开车玩手机违法又危险

2015-10-14 02:42张晨
汽车与安全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卡口高清驾驶员

文 张晨

开车玩手机违法又危险

文张晨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过分地依赖手机,“低头族”随处可见。走路的时候刷着微博,吃饭前要先拍照发朋友圈,就连开车的时候都没有闲下来过,他们开着车却同时打着电话或者发短信或者刷朋友圈。

开车的时候禁止接打手机是交通法规中明确要求的,持有驾照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一点。随着社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关注日益密切,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内容的宣传也越来越多,开车玩手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为非驾驶人所知晓。而现实却是依然有非常多的驾驶人“铤而走险”,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也只有在深究问题发生的原因之后才能破解难题。

驾驶人心存侥幸

通过对20名驾驶员的调查,有80%的驾驶员有过开车接打手机的经历,其中以出租车及私家车驾驶员居多。在车上接打过电话的驾驶员普遍认为,接打电话对安全驾驶有一定影响,但如果不接,似乎又矛盾重重。

“公司要求24小时开机,领导打来的电话,咋能不接?”市民李女士告诉笔者,自己是公司的业务经理,经常要与客户沟通,一旦客户的电话没有接到,有可能影响到公司的生意。”不接电话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不仅要接电话,还需要赶紧打电话。

“在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开汽车和打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与外界沟通不可或缺的方式。”私家车主杨怀全说,他和朋友平时也有开车打电话的习惯,开车时接听下电话,回条信息,或通过微信回句语音是个人需要,这种行为无可厚非,只要不出交通事故就无关紧要。

驾驶员主观上的轻视心理、侥幸心理等因素,是开车使用手机行为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

开车时使用手机虽是违法却并不一定必然造成很严重的交通事故,有的驾驶员就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小心一点就不会出事。对开车使用手机危害性的认识不足,让很多驾驶员轻视了这一行为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有的驾驶员平时太忙,又不想错过手机上的信息,就会“抓紧”开车的空档期——堵车、遇红灯,见缝插针刷一刷微博;开车时看到路上有好玩的事情,也要赶紧拍下来发朋友圈。

取证不易致处罚难

“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有现场和非现场两种,对于开车玩手机这一行为,这两种情况下的取证都是比较难的。”湖北省交通管理局执法监督科民警刘玉洁介绍,目前发现驾驶员开车玩手机的行为主要是靠电子眼抓拍、行车记录仪记录或是交警执勤时目睹。

有的驾驶员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见到交警就赶紧挂掉电话;且如今很多车窗贴膜颜色较深,从外边看不见车里边,导致开车打电话的行为难以被发现。

在平时公安机关的执法过程中,驾驶员因为开车打电话被成功“逮住”并进行处罚的违法行为寥寥可数。除非车辆刚好行驶在路口附近,并且让民警抓了“现行”,否则不仅驾驶人容易抵赖,民警也难以据此罚人。

此外,为保证路况良好,有时候交警即使在路上看到有驾驶员开车打电话、玩手机,也不一定能随时将其拦停制止,尤其是在车流量大的繁华路段或是高速公路上。

“如果是经他人举报,也十分难以取证。”刘玉洁说,拨打或接听电话尚且还有通话记录可查,若是刷微博、看短信等行为,难以确定是否是在行车途中做出的。

汽车智能化助长开车玩手机气焰

智能手机的出现培养出了“低头族”,走路、吃饭都不再专心,视线始终停留在手机屏幕上。现在,看似能够让驾驶更加安全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也正在遭受类似质疑。

由于驾驶辅助系统的不断完善,司乘人员更加依赖车辆警报系统的提示而非自己的注意力和主动判断,因此开车打电话、发短信、更新社交媒体的案例不断增加。

以美国为例,大量研究指出,因开车分心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在整体事故中所占比例高达16%,相比而言,超速驾驶引发交通事故所占比例为3%。

与此同时,部分人士认为因开车发短信而被开罚单的数量却比因超速而被开罚单的数量少10%。

来自美国移动运营商AT&T的研究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智能手机用户开车时发短信,五分之二的用户会使用社交媒体,十分之三的用户开车时上网,另外还有十分之一的用户会录制视频。

国外运营商AT&T最新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67个参与调查的人中,62%的人在驾车过程中会将手机放在能够快速拿取的范围内,包括拿在手里、放在腿上或者是扔在中央扶手上,他们在驾车过程中至少会看一次手机。

正如前文所说,人们之所以忽略分散注意力所带来的驾车隐患,是由于对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过分依赖。

以车道偏离报警系统为例。当车辆在无意间偏离原车道时,系统便会发出提示信息。也许不少人认为该系统确实能提升安全性,不过实际上恰好相反。

如今的驾驶员辅助系统本身虽归于安全系统范畴,也能自动完成很多操作,但却让驾驶员养成了不好的驾车习惯,即在开车时分心做其他事情。未来10年,自动驾驶汽车或许也将问世,不过在那之前,驾驶员自身的驾驶习惯仍然是重中之重,避免开车分心等危险驾驶行为才能真正地保证安全。

高清“电子眼”成为破解难题关键

高清“电子眼”不但能看到驾驶员的一举一动,还能看清驾驶员的长相,甚至驾驶员衣服上有几颗纽扣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高清“电子眼”除了能拍到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接打电话的行为外,还能拍到驾驶员在驾车时不系安全带、抽烟、吃东西等危险驾驶行为。高清电子眼抓拍的违法车辆的照片就能作为处罚驾驶人的证据。

2015年5月1日起,《济南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七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时,不得有下列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一)非紧急情况下急转、急停、骑线行驶;(二)吸烟、饮食、向道路上抛撒物品或者以手持方式使用移动电话;(三)赤脚、穿拖鞋。微型、小型载客汽车后备箱载物应当固定箱盖,不得遮挡车窗。值得注意的是,《条例》中规定的“开车打手机”为“以手持方式使用移动电话”。交警表示,因使用蓝牙通话不便取证,目前只能通过抓拍和人工等方式,监督处罚“以手持方式使用移动电话”行为。

据悉,在《条例》实施后的第6天,也就是当月7日,槐荫警方10分钟内开出3张“开车打手机”罚单。这是《条例》实施以来,交警部门首次对开车打手机行为开罚。“取证难”的问题一直都是开车打手机行为难以查处的主因,济南市天桥区交警利用辖区的76处高清卡口探头则让《条例》的实施变成可能。之前交警对开车打手机、抽烟等违法行为进行巡查,主要依赖于遍布各道路的监控视频。“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项视频巡检跟踪开车过程,并实时记录下违法过程,占用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也不高。”天桥交警大队信息中队民警杨春梅说。76处高清卡口系统改变以往人工抓拍的取证方式,转而给每一辆路过的车辆拍摄高清照片和视频,然后再经过人工审核,解决了取证难问题。

卡口像素高达500万,这样即便是在夜间,也能抓拍到清晰的车辆正面照片。而且卡口在抓拍高清照片的同时,也会自动留存高清视频,这也可以作为证据。天桥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还指出,卡口系统对于过往车辆的抓拍是自动的,且卡口多位于路段而非路口,因而不存在被拍时处于停车状态的情况。另外,因为卡口会对经过的每一辆车进行抓拍,想凭经过路口时放下电话,等过了路口拿起接着打的方法躲避抓拍几乎已经不可能。

猜你喜欢
卡口高清驾驶员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柳堡防疫卡口党旗飘
教你玩转AV设备(一):4K高清播放机使用指南
最广的变焦镜头
L卡口“马拉松”联盟的前世今生
摄影信箱
基于matlab的纯电动客车驾驶员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