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与“无用”

2015-10-13 03:55胡智洋
求学·素材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风采支点贝壳

考生:胡智洋/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文科实考分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爱好:中国古典文学,收藏贝壳。

应考试卷:新课标Ⅱ卷

《求学》碎评:评定“有用”与“无用”,主要看人们从什么角度来看问题。读完文章,倒是对作者的贝壳产生了兴趣,小编也对海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呢。

评选时代风采人物,当然要看候选人对社会的贡献。材料中,小李是成绩卓著的科学家,老王是技艺精深的工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自然是不消多说的。而小刘就有所不同了,他只是把自己的摄影作品放在博客上和大家分享,看起来实在稀松平常,也谈不上有什么突出的社会贡献。其实这种比较已有了价值判断的成分——我们评判一个人的作为,往往是以“有用”与否为标准,凡是被认为“务虚”的事情,我们都倾向于贬低其价值。

诚然,“务实”是好的,可“务虚”对一个社会也不可或缺。非但如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其实“务虚”要比“务实”更难。说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罢,总之“务虚”这类精神需求是十分小众的。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大谈精神需求无疑是奢侈甚至迂腐的,然而问题在于,即便现在中国人富裕起来了,大多数人却已经对精神需求失去了起码的兴趣,以至于完全无法感受精神层面的愉悦。他们没钱时是“屌丝”,发迹了是“土豪”,至死不渝地做着自认为“有用”的事情。

一个不断膨胀的体系是不稳定的,它需要一个减压阀。这大概就是庄子所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吧。“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人的生命不止一个支点。对一个没有精神需求的人来说,物质层面的失败便足以摧毁他的整个世界;而在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看来,这只是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他可以随时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笔者是一个贝壳收藏者。由于软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数量相对丰富,某种贝壳(特别是一些价格昂贵的珍稀品种)贬值的概率大大高于其升值的概率,因此收藏贝壳非但不能“生财”,还很有可能“破财”。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对这种“赔本生意”乐此不疲,而我总是不知该怎样回答。仔细想来,我收藏贝壳本来就并非出于它们能够升值的希冀,更多时候,只是追求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和保持对海洋世界的好奇心。“喜欢你,没道理”,大抵如此吧。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一个只有诗人、画家和旅行家,没有农民、工匠和商人的社会是无法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该写诗、不该绘画、不该远行。面对生活,我们在追求“有用之用”这一点上不能免俗,但多点“无用之用”,生活才能显示出它相对于生存的丰富外延。缺什么补什么,我更赞同将时代风采人物的殊荣授予那位摄影家,让更多的人看到“无用之用”的价值。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采支点贝壳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关注知识贯通 再现三角风采
庆丰收 展风采
美丽的贝壳
贝壳巧变身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树枝贝壳花
难在寻找那个支点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