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2015-10-13 01:06:11胡同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育人核心

胡同祥

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怎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中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话题。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四个基本途径,即“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在实践育人方面,《意见》要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学校落实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背诵核心价值观、歌颂和赞美核心价值观,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视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并主动服膺和践行的合格公民。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如何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达到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的教育境界。在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设想和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沿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都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也是学生所期待的。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牢牢抓住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人的教育目标。在施教的过程中,用教师的人格力量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的形成,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自己的学生。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高雅、文明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产生教育作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语言亲切,循循善诱,创建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切和友善;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要以道而弗牵的授业态度、强而弗抑的激励态度,开而弗达的评价态度,不断地吸引、感染、激励学生,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就会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数学史料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一类拓展性内容《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面的拓展等方面。在这些阅读材料中有一些是关于数学史话方面的内容,如数学家们的成长故事,引人入胜的数学典故、耐人寻味的数学趣题……,特别是, 数学家们的成长故事,在任何一个数学成果的发现并不是我们在教材中看到的那一条条完善的数学定理、公式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自然与完美 , 他们从萌芽到成熟再到广为流传的过程是曲折而又布满荆棘的。在这过程中数学家们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有的甚至不惜生命为代价,支撑他们的正是他们心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孜孜不倦的数学精神。比如七年级上册《华罗庚的故事》、《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史话》等内容,都承载了一些中国数学家艰苦的探索精神和不菲的研究成果,挖掘其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利用数学题中的背景材料,编制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背景题目,利用学生在的平时学习或考查的契机,让“诚信、爱国、友善”等情感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数学活动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数学教学从关乎知识的教学向关乎学生的生命教育转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单纯的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这是当下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己认为,可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适时渗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比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a(b+c)=ab+ac,教师强调:乘法分配律不要漏乘。其实,“不漏乘”就是对人要公平和友善。我在教学这里时,编了一则故事:一个人去探访一家人,这家人中有两个成员b,c,作为客人到了这家时,对家中的两个成员b,c都应该打招呼,这个打招呼,就是对人要公平,对人要友善的教育。反之,漏乘,就是一种不公平,不友善的表现。又如在教学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y=-x2+2x+4的最大值时,解答过程为:y= -(x2-2x+1-1)+4=-(x-1)2+1+4= -(x-1)2+5,最大值是5.其中在配方的过程中,结合配方中的加1,减1,进行诚信教育,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有借有还”,这样一来,一方面传授了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也很自然。

四、数学本身的特征和属性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源泉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想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数学学科自身的特征和属性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源泉,表现在:

(1)结合数学的公理化意识培养学生公正、规则以及法制意识。数学上的公理、定理和法则就是数学规则,可以是数学规定,如a0=1(a≠0),0的相反数为0,也可以是数学公理、数学定理,如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还可以是法则,如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等,这些结论就是数学规则。在教学中可以将数学规则的教学类比到社会公民的规则意识的教育,如交通法则中的“红灯停路灯行”这就是规定,也是规则,是交通规则。结合考试可以提醒,“考试时不能作弊”,因为这是考试规则的要求告诉我们。同时,在教学中根据数学中的有关内容,结合法制中国的建设,将公民规则意识、规矩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数学学习内容中去,让数学的公理化意识渗透到品德教育中去。

(2)结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蕴藏着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如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发展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未知中的已知观点、抽象中的形象观点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这些数学观点的教学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在教学初中教学函数概念时,抓住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事物联系方式的数学模型,因此在教学概念和应用概念时强调生活中普遍联系的观点,再如: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时,让学生体悟通过论证说明结论的存在的科学性,实质就是实践第一的观点。

(3)利用数学的美感渗透和谐、平等、友善等教育。数学蕴藏着自身的特性,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教育重要源泉,俗话说的好:“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因此,数学教学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条重要途径。数学中的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结构美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和谐统一。当学生在教师、书本的启迪下,领悟到数学之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对于他们从理性的审美视角去观察世界,明确美丑界限,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比如在教学《圆》的特征时,除了圆的对称美以外,还可以根据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然圆上的若干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蕴藏公平的思想。同时,圆是一个封闭图形,圆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一来,“公平、友善、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田。

总之,利用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善于挖掘学科的特性、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有目的、有策略、有程序地进行,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石中英.中小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J].人民教育,2014(18);

[2]刘 坚. 数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3]冉 伟. 浅谈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读写算,2014(8)。

猜你喜欢
价值观育人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