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汉党锢之祸发生的原因

2015-10-13 05:07钟慧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0期

钟慧

【摘 要】士大夫集团、宦官集团、外戚集团是活跃在东汉政治舞台上的三大主要政治势力,他们对专制皇权形成制约。伴随着三大政治集团间及三大政治集团与专制皇权间的权力斗争,东汉发生了多次外戚之祸、宦官之祸。本文将从士大夫集团与专制皇权间的矛盾斗争来解析党锢之祸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东汉;党锢之祸;士大夫集团;宦官集团;专制皇权

前言

社会上甚至史学界论及发生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发生的原因,大多都站在传统立场,从士大夫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是救世的士大夫集团与祸国乱政的宦官集团的斗争。因而大都对士大夫行为加以褒扬而对宦官阶层行为极度轻视。要正确认识党锢之祸的实质,就必须先对党锢之祸发生的背景有全面的了解。党锢之祸是统治阶层内部权力与利益再分配的斗争产物。本文将从士大夫集团与专制皇权间的矛盾来解析党锢之祸发生的原因,从而全面认识党锢之祸的实质。

1 专制皇权的特征:家天下、独尊性和排他性

“皇权是在王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绝对的君主集权和至高无上权力的统称。中国封建国家的一切行政、军事、立法、司法、财政、文教大权,无不归皇权掌握运用。”[1]。因此,“专制皇权的突出特点是家天下,具有独尊性和排他性”。因为皇权不能单独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所以皇权任用各种权力集团来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而维持各种权力集团势力间的平衡是皇权的主要职责,它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国家的强盛。外戚、士大夫和宦官是活跃在东汉后期政治舞台上的三大政治势力,皇权对它们都加以重用。但是专制皇权的特点是家天下,具有独尊性和排他性,皇权致力于维持三大政治集团间势力的平衡,任何势力过分膨胀危及皇权,都会遭到打击抑制。所以在党锢之祸以前由于外戚、宦官势力的膨胀,就发生了多次外戚之祸和宦官之祸。如桓帝利用宦官铲除梁氏外戚,也采纳官僚士大夫的进谏打击宦官。

在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势力膨胀、争权夺利的过程中皇权对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最后支持宦官集团,而打击士大夫集团,酿成党锢之祸。

2 皇权对宦官集团的信任

对皇帝而言,宦官与士大夫相比更安全,更值得信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从小照顾皇帝生活起居的就是宦官,宦官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皇帝,皇帝从情感上对他们有依赖性。其次,皇帝在与外戚的斗争中能信赖的也只有自己身边的宦官,皇帝利用宦官打击外戚,掌权后对于身边的宦官更是信任依赖。如“冀代父商为大将军,再世权威,威振天下,……于是更召璜、瑗等五人,遂定其议,帝啮超臂出血为盟,于是超收冀及宗亲党与悉诛之。悺、衡迁中常侍。封超新丰侯,二万户,璜武原侯,瑗东武阳侯,各万五千户,赐钱各千五百万;悺上蔡侯,衡汝阳侯,各万三千户,赐钱各千三百万,……超病,帝遣使者就拜车骑将军。明年薨,赐东园秘器,棺中玉具,赠侯将军印绶,使者理丧。及葬,发五营骑士,侍御史护丧,将作大匠起冢茔。”[2]可以看出皇帝是非常信任优待宦官的。再次,宦官是皇权的派生物,他们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他们无法离开皇权单独行使政治权力。他们更是“刑余之人”,不能像官僚士大夫和外戚那样取皇权而代之,对皇权构成的威胁相对较小,故深受皇帝宠信。

3 皇权与士大夫集团的矛盾

与宦官相比,桓帝、灵帝时期士大夫集团势力的发展已经对皇权构成了更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士大夫集团势力发展,结成朋党,危及皇权

士大夫集团在与宦官集团的斗争中,已经形成了一股朋党势力。桓帝永兴元年(153年),朱穆任冀州刺史,到任即“奏劾诸郡”、“举劾权贵”。又恰遇宦官赵忠葬父僭制,朱穆不畏其势,派吏“发墓剖棺,陈尸出之,而收其家属”,朱穆因此被治罪而“输作左校”。太学生刘陶联合数千太学生诣阙上书,为朱穆鸣不平,称朱穆“徒感王纲不摄,惧天网之久失,故竭心怀忧,为上深计”,“处公忧国”,痛斥宦官“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并表示愿意“黥首系趾,代穆校作”。数千太学生的一致行动,使得桓帝不得不赦免朱穆。[3]延熹五年(162年)卓有战功的平羌名将皇甫规因拒绝向宦官徐磺、左馆虐行贿,被扣上侵吞军晌的罪名入狱,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又到皇宫门前为其辩护,最后皇甫规得以赦免,罢官归里。从这两次太学生运动来看,当时的士大夫集团构朋结党,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表面上看是当时的士大夫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却严重危及到了皇权,这对于皇帝而言是危险的信号,其支持宦官镇压党人也就成为必然了。

3.2与宦官集团相比,士大夫集团更难控制

与宦官势力相比,士大夫势力更难控制,更具威胁性。士大夫集团有其独立的经济基础,成为其政治活动的有力保证。汉朝选官标准是才德名望,因而受此影响,当时的士人迂腐呆板,重义轻利。在此观念影响下,他们更难控制,并常常做出一系列损害皇帝尊严和权威的事。如汉武帝在察举征召时曾说:“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但许多士人在面对皇帝征召时,多次推辞,摆足架子,却大多最后都就职。宗慈“九辟公府,有道征,不就,后为修武令”[4];檀敷“举孝廉,连辟公府,皆不就……博士征,不就,……迁议郎,补蒙令”。就是士人做官时,也是视名誉高于一切。如范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范滂就因为以公礼参见陈蕃而陈蕃没有礼让这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就愤然辞职不干,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名望是比忠于职守更重要的。最严重的是他们无视皇帝旨意,挑战皇帝权威。如岑晊“为成瑨功曹……宛有富贵者张汎,善巧雕镂玩好之物,……恃其技巧,用执纵横。晊与牧劝瑨收捕汎等,既而遇赦,晊竟诛之,并收其宗族宾客,杀二百余人,后乃奏闻”,这是明显的先斩后奏。又如第一次党锢的直接诱因:“时河内张成善说风角,推占当赦,遂教子杀人。李膺为河南尹,督促收捕,既而逢宥获免,膺愈怀愤激,竟案杀之”。对于此事,张成之子确实该死,李膺疾恶如仇,不畏强权,为民请命是正义之举,值得称颂。但另一反面我们应该看到李膺杀人是在皇帝颁布赦令之后。在封建社会,皇帝的敕令实际上也即是法令,是官吏臣民必须尊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李膺杀张成之子的举动,是对皇帝权威更为直白的挑战。

4 结语

发生在桓帝、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其实质是一场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士大夫集团势力的膨胀,与专制皇权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最终在宦官集团与专制皇权的联合打击下走向失败。

参考文献:

[1]刘国新.中国政治制度辞典·皇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4.

[2]班固.汉书·武帝纪.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160,167.

[3]范晔.后汉书·朱乐何列传.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1470,1471.

[4][5][6]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2198,2186,2190,2202,2214,2204,2212,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