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承续解析

2015-10-12 12:31袁彦博
青春岁月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新文学传统文化

袁彦博

【摘要】在中国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虽然在反传统文化的情况下,有着西方人文精神的特点,但其思维方式、文学价值和历史韵味等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多相联系的地方。因此,新文学在某些层次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属性和民族文化特征,对于促进中国文学长远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承续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新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文学;传统文化;批判与承续

从五四运动开始以来,相关文学爱好者发表了多次声明,主张西方人文精神中的民主和科学,而反对传统文化中的立法、孔教、旧伦理等,给新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人陆续发表各种论说之后,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承续成为了文学爱好者一直研讨的问题,其在新文化传播和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上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文学形成前期的基本情况

由于五四运动是出现在晚清思想启蒙运动时期,通过梁启超、陈独秀等人的努力下,中国传统文化才得以转型,从而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新文学,并且,在相关研究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对当时康有为、鲁迅、胡适等人发表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新文学形成前期,具有进步思想的中国人在不断探索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他们通过学习西方的各种名思想、先进理念和阅读相关书籍等,将新的事物结合和运用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对于促进新文学不断发展有着极大影响。根据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各种言论来看,它们不仅代表着五四思想启蒙的精神动力,更是新文学现代性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是文化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必须高度重视的重点之一。

在对五四运动思想、晚清时期的新文化活动等进行分析后发现,新文学中的西化色彩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向着现代文化转变的主要特征之一,如康有为的相关代表作,将康有为生平所看到的、所接触的、所学的东西都叙述了出来,特别是中法战争以后,康有为深刻意识到大清政权已经处于激烈动荡中,必须注重制度的变更和创新,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但是,仍然有部分文学作家抱有传统文化情结,与蔡元培、康有为等人主张的思想有着相似之处,虽然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传统文化和新文学都遵循了人类文化不断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得新文学和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

二、新文化反传统的相关分析

在中国新文学的各种创作中,反传统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之一,与反封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都强烈的表现出对压迫人民的、不合理的各种制度和思想的控诉和反抗。在新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中,新文学批判的内容较多,如妇女节烈、家长专制等,特别是反对家庭专制这个内容,是中国新文学中有着较强现代性特色的标志,并且,在五四运动以后,大部分新文学作家都对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以人为本理念给予了认同观念,从而在较多文学爱好者意识到中国“家国”文化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不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着新文化方向发展。根据新文学反传统的情况来看,对礼教进行的批判是一种常用的受到,在一定程度上与婚恋自由的内涵相对应,给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但是,在新文学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对上述两个内容给予高度重视,其中,婚恋自由所代表的新文学,在某种意义上体现的是个性解放,但在创作实践方面也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特征,如西厢记和莺莺传这两个作品中,最求婚恋自由的思想非常明显的展示了出来。

根据新文学的整体发展来看,打破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的束缚,不管是思想还是行为,都是社会新思潮出现和不断推广的实际结果,给中国社会道德秩序带来了一定不良影响,使得部分文学爱好者、新文化推崇者开始自我反思,如鲁迅的代表作“伤逝”,就是对自由恋爱下遭受抛弃、被践踏的女性的真实情况的反映。由此可见,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曾一度出现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的情况,人们的人格还不够独立,根本无法支撑与自由相关的各种影响,最终造成各种人性下悲剧。因此,在新文学反传统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新女性作家所主张的观点的分析,并倾听不同女性的心声,以在对现代性追求进行反思的情况下,促进中国新文学进一步发展。

三、新文化现代性发展的主要体现

在新文学运行刚刚开始的时候,其主张的反传统思想,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强烈影响,导致新文学现代性发展有着非常大的难度。相关文学爱好者从最初就已经意识到新文学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不会像西方文艺复兴一样带来深远影响,并且新文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相比有着极大差异,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因此,在胡适和蔡元培等文学爱好者将新文学运行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的时候,他们对新文学性质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非常理性的态度。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始末情况来看,“文白”之争是其开始的导火线,也是反传统的重要体现,并且,在将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的过程中,新文学运动也被当作是语言变革和思维变革,在推动新文化现代性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语言变革期间,不同的文学爱好者之间持有不一样的观点,使得他们对白话文的运用和定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为白话文不断推广提供了参考对照。与此同时,语言变革给文字的书写形式也有一定影响,从某种层度上可以看出五四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是以白话文为主要内容,并且,中国文化内部结构也在进行自我调整,西方的思想和文学精神等并没有真正介入汉语思维。

在长期以来的各种研讨中,许多文学爱好者都将新文学反传统所主张的价值取向看作是西方文化的一种缩影,从而出现以西方文化为尺度来衡量新文学各种思想的情况。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历程中,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征,特别是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了吗必须通过语言才能完成。因此,西方文化和思想想要进入中国文学的前提是,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并符合新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模式等,才能真正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从而对新文化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无政府主义与无为而治、仁者爱人与人道主义等,不仅有西方文化中的相关概念,也有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并无两者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关联性,从而受到较多新文学爱好者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新文学现代性发展一直是以“化西”的方式存在,在与西方文化保持良好联系的情况下,也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新文化现代性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新文学各种探讨的不断深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和理念,在新文学现代性发展中仍然存在,并且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新文学爱好者可以从个人观点出发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新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获得了继承,虽然有很多内容被批判,但总体上两者有着紧密联系,是中国新文化现代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中国文学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欧阳友权. 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基点及其语境选择[J]. 河北学刊, 2015,04: 96-99.

[2] 杨庆祥. 社会互动和文学想象——路遥的“方法”[J]. 南方文坛, 2015,04: 15-18.

[3] 王万然. 追寻历史的足迹——文化之旅海丰采风手记[J]. 源流, 2015,06: 58-61.

[4] 郝 岚. 当今世界文学理论的系统论倾向[J]. 文艺理论研究, 2015,03: 124-130.

[5]尤西林. 以文学批评为枢纽的文学理论建构[J]. 文艺理论研究, 2015,03: 69-74.

猜你喜欢
新文学传统文化
语言、文学与认同:论台湾新文学的“跨语实践”
鲁迅的“立人”与中国新文学“为人生”创作理路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