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敬
秋风起,肺燥猛,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入秋后常常会出现咽干口渴、皮肤瘙痒、眼睛干涩、咽喉肿痛等秋燥现象。应该怎么办?
咽干口渴煮点沙参麦冬汤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农历九月初不仅有些热,有些湿,还有些燥。肺主呼吸,与大气相同,故燥邪之气易伤肺阴,人就容易出现口燥咽干、咳嗽少痰,所以日常可以吃点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银耳等。而临床上常用沙参、麦冬、百合、玉竹等药材以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现在常会看到一些人在秋天有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黏,或发热的表现,可试试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治燥名方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各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叶、生扁豆、花粉各4.5克,用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也可代茶饮。方中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之功。这些药物多来源于日常饮食,可在生活中服用。
皮肤瘙痒用沙参玉竹炖汤
国医大师禤国维: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对人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虽南方一些省份的人然生活在多雨的地区,但到了秋冬季节仍然会感觉到皮肤有些干燥,甚至瘙痒。这时可煲点汤喝,像沙参玉竹汤就不错。沙参30克,紫苏叶、陈皮各10克,麦冬、玉竹各15克,甘草5克,猪皮一块或猪瘦肉150克,把它们与适量水一起放到沙锅里煲汤,快煲好时再加点盐调味。也可以把它们与大米一起煮粥喝。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皮毛的干燥与肺燥有关系。沙参能润肺清心,益胃生津,而玉竹可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所以这款汤非常适合秋冬季食用。加猪皮或猪肉一起煲,滋补而不留湿,有虚可补,有热可清,有燥可润,口感也更好一些。
咽喉肿痛,用荸荠芦根煮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肖臻:秋季极易肺躁、肺热,最容易发生的病就是咽喉肿痛了。小儿属纯阳之体,更容易耗伤阴津,所以这尤其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比较多,也表现的症状比较严重。平时可以多吃点芦根、荸荠。
中医认为,芦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其味甘多液,善滋阴养肺,对咽喉炎症、声带疲劳以及口腔炎、牙周炎等有良效。素有“地下雪梨”之称的荸荠也是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的好东西。荸荠和芦根一样都带点甜味,所以很适合小孩食用。
吴鞠通另有一个药方,叫五汁饮,就用到了芦根、荸荠。这个方子主要成分是梨汁、荸荠汁、藕汁、鲜生地和麦冬。就是把梨、荸荠、藕、鲜芦根各100克,麦冬50克,用布拧汁或榨汁,生津止咳的作用非常好。平时也可以把它当成饮料,没事儿就喝一喝。
如果嫌麻烦,也可取芦根、荸荠各5克,玄参或太子参6克一起煮水喝。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子咽喉肿痛很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如果有发烧还是要去医院看。
(摘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