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抗体消长规律及仔猪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

2015-10-12 01:19:00魏春梅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母源周龄猪瘟

魏春梅

(武陟县畜牧局,河南 武陟 454950)

猪瘟抗体消长规律及仔猪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

魏春梅

(武陟县畜牧局,河南 武陟454950)

选取51窝经产母猪后代,每窝选3头健康仔猪随机将其分为L组、M组和H组,通过跟踪3组试验动物不同周龄血清中猪瘟抗体阳性率的变化,确定猪瘟疫苗的使用种类、免疫次数及首免时间。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开始下降,6~7周龄内迅速下降且离散度高。第7周时阳性率降至20%以下且离散度较高;较早注射(3、4周龄)疫苗不能改变猪群母源抗体在5~7周龄时的下降趋势;30日龄仅免疫一次进口猪瘟疫苗不能使猪群后期产生较好抗体(H组);14周龄时L组阳性率最高,抗体均匀,效果最好。免疫一次的H组阳性率最低,抗体均匀度差。

猪瘟;抗体水平;疫苗使用;免疫程序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是威胁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被国家列为一类传染病,同时也是被国家强制免疫的疾病之一[1]。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以疫苗预防为主。目前我国按农业部规定普遍使用的是猪瘟细胞培养弱毒冻干活疫苗免疫预防,但各地常出现免疫失败现象,多点散发非典型猪瘟,也常见混合感染,给养猪场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究其原因,一些规模化养殖场不根据自己猪场的感染压力,盲目地照搬现有的免疫方案,或经过不严格的科学试验来制定免疫程序而导致免疫效果不佳[2-6]。因此根据具体猪群抗体监测结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猪瘟免疫程序对防控猪瘟的发生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大型猪场和种猪场尤为重要[7-9]。该试验通过不同组别的猪瘟抗体变化,来确定猪瘟疫苗的使用种类、免疫次数及首免时间。

1 材料

1.1试验动物

2013年9月至12月,在武陟县广安万头猪场,选取51窝经产母猪后代,每窝选3头健康仔猪作为研究分析对象。

1.2主要仪器和药品

DNM-9602型酶标仪、ThermoScientificHeraeus MultifugeX1R型高速冷冻离心机、一次性注射器若干、美国爱德士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永顺猪瘟活疫苗(兔源)、梅里亚猪瘟冻干苗。

2 方法

2.1试验动物分组

选取51窝经产母猪后代,每窝选3头健康仔猪随机将其分为L组、M组和H组,每组51头仔猪,共需153头仔猪。疫苗注射日龄如表1:

表1 疫苗注射日龄

2.2试验动物血清采集计划安排(见表2)

表2 试验动物血清采集安排

2.3血清样本阳性判定

如果被检血清样本的阻断率大于或等于40%,该样本就可以被判为阳性(有猪瘟抗体存在)。

3 结果分析

3.1L组各阶段抗体水平

试验结果显示(见表3):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开始下降,6~7周龄内迅速下降,第7周时阳性率降至20%以下(抗体阳性率达16.67%)。14周龄时L组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为92%,且抗体水平较均匀,效果最好。通过试验动物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可以看到,L组试验动物经过7周龄和10周龄分别免疫永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好。

3.2M组各阶段抗体水平

由表4可知,M组试验动物在3周龄和7周龄分别免疫永顺猪瘟疫苗,从表中猪瘟抗体阳性率可知,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也开始下降,6~7周龄内迅速下降。试验结果显示仔猪首免时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69.23%。

3.3H组各阶段抗体水平

由表5可知,H组试验动物在30日龄免疫国外进口梅里亚猪瘟疫苗免疫前仔猪的母源抗体达到80%,从表中猪瘟抗体阳性率可知,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并没有升高反而呈下降趋势。另外由表5可知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也开始下降,6~7周龄内迅速下降。

3.4L组、 M组、H组3组抗体变化

由表6和图1可知,L组、M组、H组3组试验仔猪的抗体水平在5周龄开始出现下降,6~7周龄内迅速下降且离散度高,第7周时阳性率降至20%以下且离散度较高。而较早注射(M组、H组)疫苗不能改变猪群母源抗体在5~7w时下降趋势。

表3 L组各阶段抗体水平

表4 M组各阶段抗体水平

表5 H组各阶段抗体水平

表6 各组各阶段阳性率

图1 3组抗体变化趋势图

试验结果表明:免疫两次的抗体水平较免疫一次的抗体水平高,30日龄仅免疫一次进口猪瘟疫苗不能使猪群后期产生较好抗体(H组)。14周龄时L组阳性率最高,抗体均匀,效果最好。免疫一次的H组阳性率最低,抗体均匀度差。

4 讨论

该试验历时近100d,共采集检测样品544份。期待根据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仔猪猪瘟抗体变化规律,确定猪瘟疫苗首免及二免时间。

H组试验结果可看出,仅在早期免疫一次疫苗,即便是进口苗,效果也并不好。如果疫苗源可靠,该结果的出现,有可能是早期的母源抗体干扰了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而到了母源抗体较低的时候,疫苗的效果又下降了[10-13]。因此检测到该组抗体水平是持续下降的。如果坚持免疫一次,可考虑免疫日龄推迟至6周龄之后,但因无试验结果支持,也还需进一步论证。

M组及L组的结果都支持了给猪群免疫两次的观点。由M组结果可判断,在母源抗体未降到较低时注射疫苗,即便在间隔4w后再次免疫,抗体产生效果也并不理想。

L组的结果在3组中最为理想,14周龄时猪瘟抗体阳性率最高,可达92%,且离散度较低。

有观点认为,首免日龄推迟,会加重疾病感染压力,笔者没有做攻毒试验,无法下此定论,但就目前结果看,即便免疫得早,也并不会产生较高的抗体。那么,这一针,对公司而言是疫苗的浪费,对猪只而言是一种应激,影响生长。

综上所述,猪瘟疫苗应该免疫两次。一免选取抗体较低(30%)的6周龄最合适。

[1]李明义,白志娟,赵雪丽,等.猪瘟抗体消长规律动态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04,21(8):24-26.

[2]顾春海,鲍冠熊.仔猪乳前免疫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1988,14(5):8-9.

[3]罗文才,熊进士.初乳前接种猪瘟疫苗结果观察[J].中国动物检疫,1999,16(1):10-11.

[4]林毅,冯金传,张道永,等.规模化猪场4种猪瘟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比较[J].中国兽医科技,2000,30(4):21.

[5]蔡葵蒸,张明林,柴君秀,等.猪瘟威胁区猪场免疫程序的探讨[J].中国兽医科技,2002,32(2):22-24.

[6]陈祝三,何存利,谢琴,等.仔猪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J].中国畜禽传染病,1988,20(4):206-208.

[7]沈林辉.猪瘟免疫抗体效果监测[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9):43-44.

[8]蒋玉雯.猪瘟亚临床感染的发生与防制[J].广西畜牧兽医,1998,14(3):2-15.

[9]陈耀,刘用玲.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及免疫抗体监测实验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1):19-22.

[10]孙刚,杨林,熊永忠,等.黑龙江省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10):48-50.

[11]江明甫,杨红,杨晓丹.猪瘟免疫程序筛选优化研究[J].现代畜牧兽医,2008,(1):29-30.

[12]刘莉,金璐娟,杨旭,等.规模化猪场猪瘟母源抗体的消退规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10):23-25.

[13]曹剑,张磊,李岩.规模化猪场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效价动态检测[J].新疆农垦科技,2012,(2):26-28.

S858.28

B

1004-5090(2015)05-0003-03

2015-04-10)

猜你喜欢
母源周龄猪瘟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特产研究(2021年6期)2021-12-08 03:16:38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