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人力资源与人均收入适配度实证分析

2015-10-12 02:10良,仲
关键词:人均收入变动关联度

单 良,仲 声

(1.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9)

我国区域人力资源与人均收入适配度实证分析

单良1,2,仲声1

(1.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9)

新形势下,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已突破5000美元大关,人力资源配置也逐步合理,总体上体现出人均收入对人力资源配置影响的相关性法则。但结合全国大陆各省数据会发现,这种对于这种适配关系省际间有很大差异。基于此背景,以“配-克定律”为基础,建立人均收入变动阶段和人力资源配置阶段两套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系统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关联度分析,以期发现二者间的关联程度和匹配规律,以此来分析“配-克定律”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评价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源配置关联度的局限性,并因此得出运用“配-克定律”需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的结论。

配-克定律;人均收入;人力资源;中国

一、研究背景

人均收入集中体现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是评价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它也作为一个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对区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带动作用。人力资源是指区域适龄劳动力总和,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资源之一。[1]综合这两个指标,收入与人力资源二者互为因果,联系紧密,共同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纵览国内外相关研究,国际上关于人均收入变动方面的研究以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H.B.Chenery)为代表,他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将各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划分为六个变动时期,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2]此外凯恩斯(J.M.Keynes)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也对人均收入做了相关论述。而在人力资源研究方面,道格拉斯(G. Skuofis)提出了“劳动力需求函数”,[3-4]可用来预测区域人力资源需求。雅各布·明瑟尔(J.Mincer)在其著作《劳动供给研究》中提出关于人力资源配置的模型与方法,并以此来指导就业。从国内来看,人均收入方面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和指标核算为主,[5]定量和系统化分析的较少。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对人力资源概念的界定,分类标准的划分,区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等几个方面,[6-8]涉及人力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收入变动与人力资源配置的耦合关系更是鲜有涉及。因此在配第-克拉克法则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人均收入变动与人力资源配置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发展规律。这不仅对了解和判断区域人力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且对于优化区域人力资源配置,乃至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对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表1 全国大陆各省市区人均收入变动情况

二、数据基础与指标架构

(一)数据基础

(二)指标体系

在理论和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两套指标体系。

人均收入的指标体系以人均收入变动理论中六阶段划分为依据,[9]分为六个阶段:

(1)初级产品生产阶段(364~728美元);

(2)工业化初级阶段(728~1456美元);

(3)工业化中级阶段(1456~2912美元);

(4)工业化高级阶段(2912~5460美元);

(5)发达经济初级阶段(5460~8736美元);

(6)发达经济高级阶段(8736~13104美元)。

其中人均收入是按其与人均GDP的弹性关系计算的估计值。[9]公式如下:

人力资源配置的指标体系则在人力资源发展及配置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其发展阶段并对应人均收入变动阶段,也分为六大阶段:

(1)原始型阶段(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70%以上);

(2)过渡型阶段(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50%~70%);

(3)发展型I阶段(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40%~50%);

(4)发展型II阶段(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30%~40%);

(5)成熟型阶段(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30%以下);

(6)现代型阶段(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70%以上)。

三、数据处理与内容分析

结合数据,可以分别划分出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所处的人均收入变动阶段和人力资源配置发展阶段(见表1)。

从全国各省份人均收入变动情况来看(见表1),31个省份的人均收入变动有17个省份跨入了工业化高级阶段,6个省份跨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4个省份跨入发达经济高级阶段,处于这三个阶段的省份数量已占了全国省级单位总数的八成,而在这以下的仅有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贵、甘、云、藏四省区。

表2 全国大陆各省市区人力资源配置发展情况

从全国31个省份的人力资源配置阶段情况来看(见表2),其中有5个省份跨入过渡型阶段,11个省份跨入发展型I阶段,7个省份跨入发展型II阶段,7个省份跨入成熟型阶段,另外北京跨入现代型阶段。

在架构人均收入变动与人力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分析理论及分析技术来具体验证和分析省际间人均收入变动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关系,并探索其关联程度及相关规律。分析步骤如下:

(一)确定分析序列

根据灰色关联系统分析理论,在进行关联分析时首先要选取反映系统特征行为的参考序列以及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序列。

选取各省人力资源配置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作为反映系统行为的参考序列:

选取各省人均收入作为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序列:

(二)对所取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所取数据,或者说系统中各因素的物理意义不同,导致数据的量纲也不一定相同,无法进行比较,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10]因此在进行分析时,需将所取各序列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选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三)求关联度

将无量纲化后的数据分别进行计算,算出各个省份人力资源配置相对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联程度:

式中εij(k)为全国各个省份人力资源配置指标与人均收入变动指标的关联系数;Xci(k)和Xcj(k)分别为全国各个省份人力资源配置指标(本文选取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人均收入变动指标的标准化值;σ为分辨系数,起到一个提高关联系数之间差异显著性的作用,一般取σ=0.5即可满足计算。

四、处理结果与分析

根据计算,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

关联度越高,说明人均收入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越大,促进作用越明显。相反,关联度越低,说明人均收入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越小,促进作用越不明显。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按照关联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分为三阶段六区间。

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关联度的浙、苏、粤、津、闽、京、沪、辽八省,其人均收入变动阶段均在发达经济初级阶段以上,人力资源配置阶段也均在成熟型以上,关联度高,匹配程度大,人均收入增加对人力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明显。相比之下,低关联度的贵、甘、云、桂、陕、藏、新、琼、宁九省,其人均收入均已达到工业化中级阶段以上的标准,但其人力资源配置阶段却均在发展型I阶段以下,其中最典型的陕西省,其人均收入至2012年已达4804.3美元,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但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高达51.3%,还处于过渡型阶段,体现出极不匹配的发展状况,人均收入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非常不明显。为了更直观的观察各省人均收入与人力资源的关联程度及变化,并探索其规律,分别进行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具体分析。

表3 各省人力资源配置相对于人均收入的关联度及分布情况

(一)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指分析全国各省(2012年)人力资源配置相对于人均收入变动关联度的分布区域,因此根据计算结果(见表3)可以作出各省人力资源配置相对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联度分布图。

图1 各省人力资源相对于人均收入变动关联度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份,高关联度的省份集中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从分布区域来看,均处于我国三大经济中心:京、津、辽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沪、浙、苏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粤、闽处于珠三角经济圈。由此可以看出,这八省之所以高度关联度高匹配,是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中自身经济发展的贡献额度大,因此人均收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力资源的转移配置影响大,符合“配-克定律”中收入与就业人口比重的相关性法则。

而低关联度的省份则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内陆地区,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多以第一产业为主,或者第一产业仍占有相当地位,[11]且人均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比重来自于劳务输出,据统计这个比重可以达到35%以上,[12]因此虽然近年西部各省人均收入增长较快,但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还是较小,或者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总的来看这九个关联度低的省份均体现出了这种不十分符合“配-克定律”的收入与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匹配现象。

可运用变异系数来直观的体现这种人均收入变动与人力资源配置关联度的省际间差异。变异表示数据的相对变化(波动)程度,公式如下: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人均收入变动与人力资源配置关联度省际间差异,究其原因,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其一是从外部因素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政策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因此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各经济要素向沿海地区集中,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应的人均收入也逐步提高,并进一步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人力资源的转移配置。而相反西部内陆地区则发展较为迟缓,改革之初西部地区主要是为东部沿海地区提供原料、能源和劳动力支持,为东部地区的优先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时至今日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水平发展也较为滞后,而相比之下由于西部地区人口总量小,且由于向东部沿海地区输出原料、能源和劳动力,因而人均收入相对较多,处于相对较高的阶段,但自身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却并没有因此有太多提升,出现了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收入发展不匹配,人均收入发展又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匹配的现象,甚至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趋势。[13]

其二是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区域自身的区位条件。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力资源集中,这些都是经济腾飞的前提条件,在此前提下,才有了“配-克定律”生效的基础—自身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说人均收入的增长量中,自身经济发展的贡献占主导地位。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人均收入的增长才会对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源的转移配置起到相应的作用。反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自身区位优势不足,人力资源不集中且易流失,因此自身发展缓慢,发展水平低,人均收入增长中自身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均收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源转移配置的作用不明显,或者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综合来看,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力资源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因而东部地区在人力资源迁移过程中的收益最大,[13]这些都是经济腾飞的前提条件,在此前提下,才有了“配-克定律”生效的基础—自身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说人均收入的增长量中,自身经济发展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反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自身区位优势不足,人力资源不集中且易流失,因此自身发展缓慢,发展水平低,人均收入增长中自身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均收入增长与区域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源转移配置的联系不显著,或者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进而导致了区域间人均收入与人力资源配置匹配程度的差异。

(二)时间分析

在时间上主要是分析历年全国人均收入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平均关联度,通过观察历年全国平均关联度,来分析其变化规律。取2003到2012年十年间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图2 自2003至2012年全国人均关联度变化图

图中可以看出人均收入与人力资源关联度的全国平均水平呈现一种波动中略有下降的趋势(见图2),特别是从2006到2010这五年间下降的幅度较大,从2006年的最高点0.6308,降到2010年的最低点0.5008,这与省际经济发展差距逐年扩大有关,例如2008年全国四大区域的经济总量比重为东部地区54.3%、中部地区19.3%、西部地区17.8%、东北部地区8.6%,差距明显且在进一步扩大,[14]这种区域间不断扩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再加上自身区位条件的限制,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力下降,人力资源不断流失,向东部地区集中,据统计向东部地区流入的人力资源比重可以占到2/3,[15]使人均收入中劳务输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自身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则越来越小,导致了这种关联度整体略有下降的状况。但可以看到的是,从2011年开始,关联度有小幅抬升的趋势,可以初步看出在国家三大地方经济扶持政策(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带动下,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这种趋势能否延续,或者能否更加显著,还需要经过时间的验证。总体上来说,我国人均收入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平均关联度在0.5~0.65之间波动,处于中度关联偏上的水平,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与人力资源配置较为匹配,也基本上符合“配-克定律”,但总体符合程度并不高,省际区域间的符合度差异较大。

五、结论分析

结合数据处理结果和分析内容,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人均收入变动与人力资源配置总体上较为匹配,基本符合“配-克定律”的相关法则。但在局部有人均收入相对于人力资源配置超前发展的情况。

第二,省际间人均收入变动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匹配程度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关联度较大,匹配程度高;西部地区关联度较小,匹配程度低。因此对于“配-克定律”的符合程度区域间也有较大差异。

第三,近十年基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人均收入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关联度呈波动趋势,总体上略有下降,这与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有关。

第四,“配-克定律”生效的基础是区域自身经济水平的提升,因此“配-克定律”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来指导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源配置。

总体来看,“配-克定律”是体现收入与就业人口比重相关性的法则,对指导区域就业、人力资源转移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都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状况,对于“配-克定律”的符合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因此说“配-克定律”并不能完全概括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耦合关系。在运用“配-克定律”指导和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源配置时需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发展现状。

[1]徐斌,马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人口学刊,2000(04):43-45.

[2]CheneryH,RobinsonS.SyquinM.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3]童玉芬.北京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求是学刊,2007(05):49-54.

[4]管怀鎏.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劳动价值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1):10-15.

[5]刘伟,蔡志洲.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及展望[J].经济纵横,2014(01):23-29.

[6]王金营.区域人力资本积聚和开发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8]李中斌.区域人才资源开发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9]陈彦光.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2010(12):2109-2120.

[10]郭慧芳,莫连光.灰色关联理论运用于农民收入分析的研究[J].财贸研究,2007(1):31-37.

[11]杨美沂,李兴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分析[J].特区经济,2004(1):170-173.

[12]韩丰.关于发展劳务输出产业的研究报告[Z].发展劳务输出产业研究课题组,2007.

[13]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1(1).

[14]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05):784-789.

[15]刘洁,王宇成,苏杨.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基于发展方式角度[J].人口研究,2011(1):14-28.

F240

A

单良(1972-),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变动关联度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的实证研究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变动的是心
沉香挥发性成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