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霞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6150)
在医院中,普外科作为比较重要的科室,在临床上的工作量比较大,并且比较繁琐,尤其在护理中存在较多的不可预知因素,风险性比较大[1]。伴随着不断提高的医疗水平,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水平也趋于增高的趋势,在医疗的活动中,护理工作是比较重要内容之一,其治疗的效果也直接受护理工作的影响,所以要及时的采用有效措施对影响护理安全因素给予处理,促进护理工作质量上的提高,在避免发生医疗纠纷的事件上意义重大。本文对普外科护理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选取我院在2014年月至2015年4月普外科收治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45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年龄在20岁与60岁之间,两组患者在疾病的类型、性别及年龄上均无明显的差异。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普外科的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护理安全的影响分析,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护理人员缺失职业的道德素质;护理的监督机制相对薄弱;护理人员在专业的技能上缺乏;护理人员在人员的配置上不足。针对上述对护理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对护理人员职业的道德素质进行提高;对护理的监督机制给予完善;对护理人员专业的技能给予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所在科室给予优化。
观察两组患者在给予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及事故的发生几率与护理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的状况给予HAMA进行评估,焦虑评分大于14分;焦虑可能存在的评分在7至14分;无焦虑的评分小于6分。
本组的实验数据采用的是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护理的事故发生率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在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的事故发生率与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在护理事故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使用HAMA进行评分,实验组的患者心理健康的状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的健康状况比较(n,%)
医疗水平的转变与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护理服务的广泛关注,对于医院中的人员来说,不仅要对自身的操作技能及专业的知识水平提高外还要对护理的风险降到最低,保证护理的安全性,同时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2]。
在本文的实验数据中表明,实验组的患者在实施护理(普外科)的安全管理之后,在护理的满意度上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的高,在护理事故的发生率上也要比对照组低,在心理的健康状况上也优于对照组。因此,在普外科的护理上实施安全护理的管理有利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的状况改善,促进护理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上与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上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普外科中,影响护理的安全因素主要是护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上不科学与不合理、自我的保护意识不强、护理人员对法律的意识不强及医院中确实安全的管理制度等[3]。由于护理及医院的工作性质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临床的护理人员在法律的知识教育上存在普遍缺失的现象,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是以护理的得到医疗服务为重心,对于相关的法律问题却忽视了,如果遇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的认识,再加上本身患者的心理素质比较差,焦虑、恐惧等负性的心理在患者身上很容易出现,从而导致人为不安因素的出现。另外,在医院中,由于缺失安全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容易导致护理的安全监控与制度的执行上出现不利因素,对于那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上缺少预见性,由此也就导致护理的安全事故发生[4]。所以,在普外科加强护理的安全管理,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及法律的意识,建立护理的交接班制度与人性化的服务提供,对护理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将护理人员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对护患纠纷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与可能发生的护理事故进行及时的解决,为患者在护理上提供更优质服务,以保证护理的安全性。
人们对自身的利益保护观念在近几年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经常会因为操作规程等问题受到患者的投诉,因此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对影响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给予相应解决的对策,提高护理上的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事件发生。
[1]王玉容.浅谈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87-88.
[2]刘秀红.浅谈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184-185.
[3]郑炜.浅谈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285-286.
[4]崔英玉.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3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