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我尊重玻璃材料本身,并不想控制它,而只是尝试着与它对话,理解它,融入它,使玻璃的物性和我的心性得到充分和谐。”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见到王沁的玻璃作品,第一个在脑海立刻冒出的,是这画面。这精致的花窗、亭台、假山、枯树,昭示着曾经的绚烂,这淡淡的黑、浅浅的白、朦胧的景,也让人叹息,一切都已经过去。果然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从未想过,玻璃也能如此冲淡、清透、见素抱朴。
乌有
这套园林系列名为“乌有园”。“灵感大约是源自童年记忆的‘地主情结’。”王沁的祖父在景德镇的佛印湖边建有一个“隆昌瓷庄”,宅子很大,两层楼,还有天井。小时候,他就在湖边玩耍,那些波光水纹、微风细雨、亭台楼阁、烟柳画桥,深深地留在他记忆深处。
2013年,这段记忆被唤醒,他想要营造出心中的园林。亭台楼阁、路廊岛桥、墙垣门窗、木石花草,充分发挥玻璃的“透”,聚隐透借,幽曲疏漏,似而不似,不似而似。这便是儿时的家园么?王沁摇头,“这是一场空想的美梦,所以才叫‘乌有’。”因为造梦,所以似真非真,令人迷惑。不过,那份恬静却是真实的,有一丝禅意,更多的是平淡,毕竟,这是他营造出来安顿心灵的地方。
“玻璃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很容易使艺术家迷失,过于强调视觉愉悦。”所以他弱化玻璃的浮艳和锐利,并转化玻璃的透明和折光特性,让材料和心性契合。
非书
“我尊重玻璃材料本身,并不想控制它,而只是尝试着与它对话,理解它,融入它,使玻璃的物性和我的心性得到充分和谐。”这是王沁工作室个人简介栏唯一的一句话,可以看做是他对玻璃的理解。
作为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他理所当然地学了陶瓷,之所以会“跑偏”,是因为一次展会。2000年,在上海做陶艺老师的他,无意间跑去看国际玻璃艺术展。“被震撼到,没想到玻璃也可以这么美。”从前对玻璃并无好感的他,开始觉得这个材质也挺有意思。2004年,他考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玻璃工作室读研究生,专业学习玻璃。
《非书·非非书》正是读研期间的作品,透明的玻璃上,满是浓重的泼墨,似乎有一些疑问。“这个名字源自《金刚经》,那时对我的研究方向有很多疑问。”有疑问必然想要寻找到答案,他便用玻璃来回答,用书法来阐述,挥洒自如的墨迹书写于冰冷的玻璃中,黑白交融,冷静、淡然。
“玻璃和陶瓷都只是材料,关键是找到这个材质跟心性最相符合的点。”也许陶瓷出身对窑始终有种牵挂,他选择的玻璃工艺是铸造,也要放入窑炉中加温。相比吹制,铸造工艺更为复杂,制模、翻模、灌蜡、精修……足足20多道工序,损耗率也更高。“刚开始要废一半。”
随着深入了解,他逐渐走出玻璃绚烂的光与色,开始沉静在玻璃单纯的“玉质”中。
文房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卧云观石”是王沁用清瘦的石头为原型烧制而成的一套文房器物。玻璃文房,是王沁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
为了做好文房系列,他注册了“沁”品牌,专注于文房器物。“我想通过‘沁’品牌营造一种安静优雅的生活方式,让人在使用过程中,相生相惜,在喧嚣与浮华之外的书房意象中,重构避俗尚雅的文人器韵,在格物怡情中禅意地栖居。”
“卧云观石”系列中,湖石式香炉很符合“禅意地栖居”这一点。“颇多嵌空洞穴,宛转相通,不假人为,至有中虚可施香烬,静而视之,若烟云出没岩岫间。”点燃卧香放入,烟云会从香炉顶部的石缝间飘出,山顶云雾缭绕,空灵、禅意。
文房器物全部纯手工制作,“不过,文房器物创作的核心并非在工艺技术,而在文质。”之所以选择文房,他也是想把自己从“雕虫小技”中解放出来,通过玻璃表达深层素朴的品质,通过赏物、品物、造物来修身养性、涵养身心。
“我是一个随性的人,因为生活真的充满了偶然性,很多东西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做的只能是享受当下。”对于玻璃,他的态度也是如此,有条件创作就继续走,正如工作室中那句总结:这里是关于玻璃艺术的实验场,记录了我们在创作实践中对观念、材质、工艺的探索、发现和超越。玻璃是一种丰厚的媒介,熔铸时的一瞬,能开启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