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变,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对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晋安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及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晋安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资政参考,为晋安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都市农业;发展;晋安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9.004
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经营并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农业。它是城乡统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融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产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都市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之间存在相当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是发展都市农业有利于促进种植、养殖等第一产业向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二、三产业发展,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通过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提高农民的兼业化和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及其他各方面一体化的推进,都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同时,根据《中共福州市委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可以深刻认识到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变,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对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结合晋安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1 晋安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晋安区地处福州市区东北部,现辖鼓山、新店、岳峰、宦溪4个镇,茶园、王庄、象园3个街道和寿山、日溪2个乡。总面积552平方公里,农村人口11.2万(截至2012年底)。近年来,晋安区立足本区实情统筹全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贯彻党的一系列“三农”方针政策,扎实推进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主要有宦溪镇满堂香茶艺观光园、寿山乡同乐生态农业观光园、龙晶生态农业观光园、宦溪镇快乐园艺场、彩虹小镇、钱村农业生态园、鼓岭古梅园以及日溪乡北湖畲村脐橙园、寿山乡飞云峡、寿山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同时,晋安区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和农村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森林人家”、“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桂湖生态温泉城、鼓岭休闲旅游度假区、寿山石文化城三大旅游圈,不断提升北峰山区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
1.2 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加快
目前晋安区已在日溪乡点洋村建立500亩无公害蔬菜园区,已初步形成宦溪镇宦溪村、寿山乡岭头村、日溪乡点洋村三大食用菌生产基地,拥有宦溪镇樱花公园、桂花公园、古梅园、多芬、快乐园艺等北峰特色花卉基地738亩。设施农业的发展,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对于高效农业规模化的促进、农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
晋安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积极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目前,晋安区涵盖种养加工等方面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共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满堂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仁锋种猪有限公司,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福建九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区泉头农场以及福建闻名、福州亿达、福州叶家记等食品有限公司。同时,晋安区高度重视农业专业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2013年底全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06家,注册资金2.17亿元,登记社员1056人,带动农户数3542人,有省级规范化建设单位1家,市级示范社3家,区级示范社4家。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强化
目前晋安区获得有效“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有绿茶、脐橙、桔柚、甘薯、萝卜、葡萄等,绿标认证总面积12499亩(占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以九峰茶叶基地为试点,示范带动日溪、寿山、宦溪等乡(镇),逐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有4个,福建仁锋种猪有限公司、福建满堂香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帝元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宦溪食用菌生产基地。
2 晋安区都市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2.1 对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认识模糊、思路不清
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未充分认识到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的需要,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对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缺乏总体规划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发展始终被排除在城市化发展整体布局规划之外,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配套政策。优势互补、城乡一体、统筹协调的发展机制及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2.3 都市现代农业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目前,農业产业化发展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同时,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经营规模不大;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引领带动能力不强;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产业化经营发育不充分,现有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不够完善;市场流通体制还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产品储难、动难、卖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未能发挥市场纽带作用;农业、农村管理政策与都市农业发展存在不相适应之处,例如,土地流转制度、金融信贷政策等方面需要规范和完善。
2.4 农业多功能性开发有待加强
目前晋安区农业还处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各种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不够充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程度比较有限;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前景广阔,但现有的开发力度仍有待于提高。目前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开发主要局限在休闲农业旅游领域,而其他方面的功能,诸如科普、文化、体验、养生等功能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
3 晋安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对都市现代农业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能力
都市现代农业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扶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按都市农业的要求进行工作,根据本区的区位特色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抓紧制定和完善具体的都市农业规划,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相配套。
3.2 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建设要强调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对于加工规模大、技术起点高以及发展前景广阔的外向型龙头企业,要实行重点扶持、重点突破、重点发展。一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协调金融部门的优先贷款,积极解决生产、流通、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氛围。要继续做大满堂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福建仁锋牧业有限公司、泉头农场、寿山果业有限公司、多芬园艺有限公司、柏物产有限公司等省、市级龙头企业。
3.3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辐射能力强的市场体系是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围绕晋安区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重点向北峰山区乡(镇)延伸,再发展一批农家店、农资店,拓展城乡集贸市场,培育和发展水果、畜牧、蔬菜、茶叶、花卉等一批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引导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生鲜超市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接,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
3.4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农业品牌建设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而且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鹅鼻萝卜、柳杉王甘薯等晋安本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育和打造新的农产品驰名商标和国家级的特色品牌,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民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为指引,吸引劳动力、技术、资金向品牌集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而提升品牌农产品在国内以及国际的整体竞争优势。
3.5 壮大和发展农业文化产业
深入挖掘、整合具有晋安特色的农业文化资源,打造有影响力的萝卜节、甘薯节等农业节庆品牌。改变现有休闲农业同质化、低层次、主题特色不鲜明的开发经营现状,促进农业文化产业和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相互良性互动,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意蕴和文化品位。不断丰富和扩展闽都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艺术内涵,利用农业文化资源进行文创工作。发挥本区区位优势,建设具有农业文化特色的休闲观光农场,赋予休闲观光农场农业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创新休闲农业产品,打造休闲农业精品,努力开拓休闲农业与文化创意、科普、培训及体验相融合的发展新路,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休闲农业的提质升级。
3.6 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
积极发展壮大服务型实体,强化中介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是积极筹建各类专业协会,强化产业服务功能。结合晋安区实际情况,在原有协会的基础上,创办水果、花卉、毛竹等各类专业协会,通过在重要商品集散地设立信息服务中心、办事处或举办专业论坛,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依托专业协会,联系各种合作组织,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和机制;二是积极引导发展农业合作社,上联加工企业,下联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化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公担,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平.福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3(04):31-33.
[2]张伟利,丁中文.城乡一体化视阈下福州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5):67-72.
[3]关于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N].福州日报,
2013-09-24.
[4]李勇.试论福州都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J].福建农业,2004,(09).
[5]凌耀初,张祥建.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0,(03).
[6]张人广,冯雷.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几点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黨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04).
[7]赵永胜,冀宪武,赵春.都市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03).
[8]顾海英,周小伟.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01).
作者简介:吴琳,硕士,中共福州市晋安区委党校,助理讲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经济信息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