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约束下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基于茶陵县界首镇的调查

2015-10-10 11:37张刘雁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界首用水量水资源

张刘雁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界首镇,位于茶陵县西南边界,历称“西乡”,也称“桥塘乡”。全镇境内地貌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形成最高海拔为351.617 m、最低海拔114.914 m、东西长12 km、南北宽约15 km、总面积为84 km2的地形结构。该镇东邻马江、浣溪两镇,西南与郴洲安仁交界,北连枣市镇接壤,是茶陵县边贸重镇以及株洲市的西南门户,S320 省道和界月公路连接106 国道穿境而过,亦为茶陵至广洲沿海地区的交通枢扭。镇政府设在白洲村毛塘下,距县城24 km,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

界首镇全镇辖18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247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9 008 人。全镇共有7 572 户,其中农业户6 713 户,人口27 465 人;非农业户859 户,人口1 543 人。总耕地面积1 739.2 hm2,其中水田1 606.2 hm2,旱土133 hm2,山林4 660.4 hm2,全镇总体为“七分半山半分水,二分田加庄园”的格局。镇中土壤结构分为2种类型,其中由红页岩风化而成的红壤粘土占2/3,由紫砂页岩风化而成的砂质土壤占1/3;地下无矿藏。镇内属热带季风气象区,热量丰富,温度偏高,雨量不足,造成森林覆盖率较差,属茶陵严重干旱区。水资源是约束界首镇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基于目前界首镇在水资源的约束下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旨在为今后界首镇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1 水资源约束下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必要性

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即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因此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为农民的经济利益提供保障[1]。在农业基本自然资源(光、热、水、气、土)的配置中,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土大量流失以及土地不断沙化均会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2]。长期以来,随着界首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界首镇域内的地表水越来越少,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从而成为界首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甚至影响到界首镇的发展和稳定。

近年来界首镇的经济总量逐年增加,经济结构也在不断的完善,第二、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愈发合理。城镇人口也在逐年提升,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也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性大幅提升,加快了全镇的城镇化进程。畜牧业也在快速发展,农业结构从单一种植业向农、林、牧多元化协调发展转变,种植业产值呈下降趋势,而畜牧业产值则逐年上升。虽然农业结构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不断调整,但调整的力度并不大,成效也并不十分明显。据统计:界首镇农业用水量已占全镇经济用水量的80%以上,这说明该镇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以及生态用水量所占比例非常小,严重影响了全镇的经济发展。从经济效益来看,农业单方水效益4.9 元,仅为工业单方水效益的4.16%,可以看出,目前界首镇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水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民增收的愿望,因此探讨在水资源约束下,如何使茶陵县界首镇的农业结构在调整后既能满足生态需求又能满足经济需求,不仅对当地的生态具有建设性意义,同时也对满足农民收入增加的心里需求,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有很现实意义。

2 水资源约束下农业结构存在问题及潜力分析

2.1种植业结构优势不足

界首镇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为1 635.94 hm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443.34 hm2,占总面积的比重偏低,仅为27.1%(表1),而茶陵县西部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61.7%,显著高于界首镇,其中马江镇粮食种植面积比重最高,达77.3%,仅次于马江镇的是枣市镇、浣溪镇,分别为68.7%、59.7%。在茶陵县只有界首镇种植棉花,棉花种植面积为330.46 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2%。油料种植面积为328.82 hm2,与全县相比,所占的比重较高,达20.1%,枣市镇、马江镇、浣溪镇的油料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7.5%、7.5%、10.5%。界首镇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也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达17.8%。界首镇瓜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及果园面积比重均高于全市整体水平,分别为3.8%和7.2%。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界首镇不但粮食种植面积比重偏低,而且其他作物在当地的优势也不明显,需进一步加强调整,突出优势,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表1 2014年茶陵县西部地区及各乡镇农作物播种面积

2.2 设施农业产业水平低,设施利用率不高

由于设施农业建造成本高,固定投资大,因此设施农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第一,政府虽然在发展设施农业上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但建设资金不足,且数量有限;第二,一些农户担心投资大,对期望收益没有信心,在建设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时犹豫不决,影响了整体项目工程的进展和产业化发展;第三,部分村存在建设分散,规模小等问题,不能发挥产业优势。有些农户虽然建设了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但只看重眼前利益,轻视产业的长远发展,随意调换种植品种或对设施不加利用,闲置不种,不但影响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影响了全镇整体规划和整体利益;第四,设施农业与普通农业相比,在农业生产的科技要求和管理水平上都有更高的要求,而界首镇各村的设施农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水平较低;第五,部分养殖户由于资金限制,导致养殖小区扩群慢,或有棚无畜,或养殖品种低劣的畜禽,造成高标准下的粗放经营,设施利用率低下。

2.3 水资源利用与现行农业结构冲突

界首镇在水资源利用上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值过高,从而严重削减了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甚至生态用水等方面的用水量。2014年,界首镇总用水量26 902 000 m3,其中农业用水量达23 539 250 m3,占总用水量的87.5%;工业用水量为295 922 m3,仅占总用水量的1.1%;生活用水量为1 372 002 m3,占总用水量的5.1%;生态用水量为1 694 826 m3,占总用水量的6.3%。从表2 中可以看出,界首镇总需水量呈递减趋势,但农业用水量在总需水量中所占比重却不减反增,至2014年高达87.5%,与2009年相比高出近6个百分点。而生态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与总用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呈减少趋势,其中生态用水量比重由2009年的14.5%降低至2014年的6.3%,降低了8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量比重由2009年的1.9%降低至2014年的1.1%,而一般情况下,工业用水的经济效益要远高于农业用水。界首镇的农业用水量比重偏高,因此需进一步调整其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表2 2009~2014年界首镇水资源分布情况

2.4 界首镇农业结构调整节约水资源的潜力分析

目前界首镇有水作农业976.67 hm2,农业用水量为11 720 000 m3,如将水作农业改为旱作农业,农业用水量将为7 222 450 m3,可节约水资源4 497 550 m3,将节约的水转移至非农业行业及居民新增生活用水上,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界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659.28 hm2,而农田总面积为1 635.94 hm2,由于经济作物效益高于粮食作物,所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如改种经济作物,如棉花、辣椒、柚子、柑橙等作物,可提高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由于界首镇属于“七分半山、半分水、两分田”的丘陵镇,因此退耕还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界首镇可退耕还林面积达267 hm2,可有效节水达1 972 000 m3。

3 农业结构调整的建议和对策

3.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界首镇水资源缺口较大,形势严峻。目前水资源可使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特别是近几年下降得更快且出现了逐年扩大的情况。目前仅有的水资源已无法满足全镇的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对镇内的农业经济发展甚至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节约用水已然成为最基本、最有可能的战略举措。一是建立必要的水权分配制度,明确各村水权分配。通过对界首镇水资源总量的控制以及限定性管理的要求,以村为单元,统筹安排各村生活、生产、生态及环境用水,通过采取科学论证和与村民民主协商的方式相结合,确保其用水权,维护农户用水量的稳定。二是加强植被资源恢复和植树造林监管力度。将界首镇农业结构调整与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选择优质林木种苗进行植被和苗木补种补播,同时加强日常养护,提升植被和林木成活率,提高界首镇植被覆盖率。三是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应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到村到户普及科学用肥、用药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民进行用肥、用药宣传培训,让农户意识到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对农产品品质及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3],从而提高用肥、用药的科学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3.2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

界首镇农村服务业起步较晚,主要是受到了当地经济、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农村服务业发展缓慢,但近几年来当地政府日渐重视,发展潜力不断增大,因此应抓住时机,因地制宜加速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商贸物流信息和政府扶持为主体的农村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挖掘改造开拓当地农产品新产品,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由于目前镇内多数农产品加工业仍停留在初级加工水平,加工水平低,产品无法进入超市等主流市场,竞争力弱,价格低廉,影响农户的收入,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根据当地不同的农产品和产业特点,通过采取政策引导,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拓宽市场空间,带动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村就业机会,达到缓解村民用水与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节水型项目、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将政府扶持项目资金用在节水技术、节水产业上,大力推动管灌、滴灌设备的广泛使用,建设日光温室,促进当地经济由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由农业型转向工业型的新镇[4]。

3.3 提升农业设施使用率,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方向

一是利用当地日光充裕的特点,加快建设日光温室,发展温室瓜菜产业。对建好的日光温室进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依靠相关技术单位和合作化组织进行订单式生产,对各村生产的产品分级收购,统一销售,最大限度的开发瓜菜产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在种植农作物时,应优先考虑选种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或选种既抗旱节水又能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在确保生态用水满足基本条件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三是将现有的养畜暖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但是增加村民收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逐步调整农业发展方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模式[5]。畜牧业一直是种植业的延伸链条产业,在不断加强农业循环过程的同时,继续延伸产业链条,达到逐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四是逐步提高农业发展现有水平。针对界首镇严重缺水、粗放经营等现状,必须将农业机械设备、农业技术、农业工程项目、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相结合,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采取建设管灌、渠灌等节水工程项目为措施,大力推广当前先进农田设备以及实用可持续的农业技术,逐步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中优质高产与低损耗的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

[1]杜青林.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5.

[2]李 曦,罗其友. 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约束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3):219-221.

[3]胡 巍,窦立宝,吴文婕,等. 甘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374-377.

[4]蒋舟文.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5]李 瑾,秦 富.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J]. 产业透视,2007,43(18):27-32.

猜你喜欢
界首用水量水资源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安徽界首:生姜种植拓宽增收路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