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星,徐文华*,金旭生
(1.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2.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153)
氟啶虫胺腈对沿海农区水稻灰飞虱田间防治效果
孙星星1,徐文华1*,金旭生2
(1.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2.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153)
氟啶虫胺腈是一种作用于烟碱类乙酰胆碱受体的杀虫剂,作用机制独特,尚未发现与现有杀虫剂存在交互抗性。为明确其在水稻上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本研究采用田间喷雾法,采用22%氟啶虫胺腈SC 37.5、75、112.5和150 mL/hm24种不同剂量处理对防治沿海农区灰飞虱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2.5 mL/hm2剂量下防治效果与吡蚜酮相当;22%氟啶虫胺腈SC 75~150 mL/hm2剂量喷雾处理,能有效控制灰飞虱的为害,推荐在生产上应用。
氟啶虫胺腈;沿海农区;灰飞虱;防治效果
盐城市处于江苏沿海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由于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沿海农区的灰飞虱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中至高水平抗性,包括对拟除虫菊酯类(功夫菊酯)、有机磷类(毒死蜱)、氨基甲酸酯类等。根据张凯和班兰凤等人(2014年)的研究发现,盐城地区灰飞虱对毒死蜱等使用时间较长的杀虫剂已经产生了高水平抗性,但对沿海农区的走访调查发现毒死蜱仍然为该地防治灰飞虱的最主要的杀虫剂,田间的防治效果在逐年下降。因此,探索一种新型的对灰飞虱高效,对环境安全的杀虫剂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氟啶虫胺腈于2013年在我国登记使用,主要防治飞虱、蚜虫、烟粉虱和矢尖蚧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其作用于烟碱类乙酰胆碱受体,作用位点独特、高效安全、持效期长,并对人畜安全,是害虫综合防控的优秀药剂。为了明确氟啶虫胺腈对水稻灰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我们于2015年6—7月期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1.1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为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特福力,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对照药剂为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健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盐城市亭湖区伍佑镇黄巷村,水稻品种为盐稻12号,前茬为小麦,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常年灰飞虱为害较为严重。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22%氟啶虫胺腈SC 37.5 mL/hm2;处理2:22%氟啶虫胺腈SC 75 mL/hm2;处理3:22%氟啶虫胺腈SC 112.5 mL/hm2;处理4:22%氟啶虫胺腈SC 150 mL/hm2;处理5:25%吡蚜酮WP 200 g/hm2;处理6:清水对照(CK)。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0m2。小区间筑小田埂隔离,防止串水。
1.4试验方法
试验按照GB/T 17980.4-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进行。6月10日按设计剂量进行试验,用工农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用水量为900kg/hm2(每小区用水量2.7 kg);施药时田间保持3 cm的水层,待自然落干后再缓慢灌水;施药后14d内未施用其他药剂。
调查方法采用平行跳跃取样法,每小区取5点,每点20丛,即每小区共调查100丛,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和14d各调查1次残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基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虫口基数×100
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7d,喷施22%氟啶虫胺腈SC由低至高4个剂量对水稻灰飞虱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3.93%、70.51%、77.92%和80.35%;药后14d,喷施22%氟啶虫胺腈SC由低至高4个剂量对水稻灰飞虱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2.43%、70.61%、78.77%和79.78%,不同剂量水平之间,差异较为显著。同一处理剂量的氟啶虫胺腈田间使用7d和14d后效果差异不明显,表明氟啶虫胺腈的田间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十分优异。药后7~14d,22%氟啶虫胺腈SC用量75、112.5和150 mL/hm2的防治效果在70.51%~80.35%之间,与对照药剂吡蚜酮的防治效果相近。吡蚜酮是目前防治水稻灰飞虱的最好效药剂之一,本结果说明氟啶虫胺腈对水稻灰飞虱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表1 22%氟啶虫胺腈SC对水稻灰飞虱田间防治效果
处理药前虫口基数(头)药后7d残虫数(头)减退率(%)校正防效(%)药后14d残虫数(头)减退率(%)校正防效(%)1289.6104.563.9263.93a108.962.4062.43a2244.372.170.4970.51b71.970.5770.61b3277.461.377.9077.92c59.078.7378.77c4254.750.180.3380.35d51.679.7479.78c5278.158.578.9678.98c59.378.6878.71c6260.3265.4-1.96270.1-3.76
注:1.试验结果为4次重复平均值;2.表中同一列数据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盐城沿海农区作物种植模式主要为麦—稻—麦套种模式,该模式为灰飞虱提供了较多的越冬场所,也易实现灰飞虱的就地转移,因此灰飞虱在沿海农区极易大爆发而成灾。同时该地区灰飞虱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田间防治变得十分困难。本研究发现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150 mL/hm2剂量喷雾处理(用水量为900kg/hm2),能有效控制灰飞虱的危害,建议在沿海农区水稻生产上应用。
2015-07-23
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服务专项〔KF(15)2024〕;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4)4067〕。
孙星星(1989—),男,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研究工作。
徐文华(1958—),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农田环境及植物保护研究工作;E-mail:1392186562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