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英
(上海大学期刊社《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编辑部,上海200444)
2015年我国新增SCI期刊高被引载文分析
张芳英
(上海大学期刊社《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编辑部,上海200444)
简要分析了2015年我国新增SCI期刊的概况和高被引刊文的被引频次及第一单位的分布情况,对加速我国学术性科技期刊的稳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SCI;高被引;学术期刊
中国有句老话叫“万事开头难”,也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之说。所以,任何事情在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全力以赴的。因此,深入学习创刊不久而又表现突出的期刊,对期刊的快速发展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2015年新增的SCI收录的期刊的基本情况和刊文情况,以期挖掘出对我国学术性科技期刊发展有益的信息。
对比2013和2014年JCR报告中我国被SCI收录的期刊目录可知[1],2015年我国新增SCI期刊14种,分别为Bone Research(BR)、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CJC)、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CJNM)、Endoscopic Ultrasound(EU)、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FMS)、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HKM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JASB)、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JMBE)、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JMR)、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JOS)、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JTD)、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LSA)、Nano-Micro Letters(NML)和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ED)。
表1列出了这14种期刊的基本信息。由表可知,这些新增的期刊,2012年创立的有9种,占所有新收录期刊的64.3%,从创刊到被收录共花了约3年的时间,2012年以后创刊的有2种,2012年以前创刊的3种。此外,由表1还可知道,这些期刊的刊期相对发展变化很快,目前只有EU和NML是季刊,其余期刊的刊期自创刊以来,不断缩短。BR、FMS创刊时为季刊,很快变成了月刊和双月刊。值得一提的是,JMBE、JOS和NML创刊初期的刊期没有固定的规律,而且目前这三种期刊中除了NML变成了季刊外,其余期刊仍旧是无固定刊期的期刊。表 1中的数据还表明,这些被收录的期刊在其所属类别中的排名相对比较有竞争力和说服力,与其单独的影响因子数据关系不大。这些新收录的期刊处于Q4区的有5种(属于多类的取其名次较高的),处于Q3区的有5种,处于Q2区的有1种,处于Q1区的有3种。处于Q4区的期刊,除了2014年创刊的JMR是同类期刊中最后一名外,其余期刊在所属类别的Q4区中的名次都比较靠前。2008年创刊的JMBE虽然处于Q4区,但与Q3区仅有4种期刊相隔,2009年创刊的NML和2011年创刊的FMS均处于Q3区。2013年创刊的BR和2014年创刊的JMR均处于Q4区。这说明,SCI收录期刊更看重期刊短期内的发展前景,期刊自创刊的时间越久,想要被SCI收录的要求就越高。
表1 2015年我国新增SCI期刊概况
表2列出了这些2015年新增SCI收录期刊刊文的被引情况。由表可知,这些期刊刊文的被引概率最高为82.4%,最低为15.1%,被引概率30%以下的仅2种。被引刊文平均被引频次最高16.4,最低2.1。单篇最高被引频次最高104次,最低9次。前10篇高被引刊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66.4,最低3.5,这10篇文章的总被引频次之和与所有被引刊文总被引频次之和的百分比最高85.4%,最低14.0%,具体数值与期刊的刊文数直接相关。为了确保统计的公正性,取刊文数的 10%作为统计数字,按照被引频次从高到低选择,取篇数为这个统计数字的文章作为统计样本,得到被引前 10%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和这些文章总被引频次与所有被引文章总被引频次的百分比。由表可知,这些新刊10%的高被引刊文贡献了至少41.9%的总被引频次,最高甚至达到了85.4%(JMR)。这些数据表明,新增的这些期刊单篇刊文的被引概率都比较高,且高被引文章对期刊影响力贡献很大。高被引学术论文不仅对新刊的发展影响很大,对发展中的期刊也非常重要[2-4]。有研究显示[5],某一领域的高被引论文集中体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热点,研究这些论文是了解这些领域研究现状的有效手段。高被引论文还经常被编辑工作者当做是寻找策划和组稿方向的重要信息来源[6]。
表2 新增期刊刊文被引情况
表3列出了2015年我国新增SCI收录期刊的第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表中相同数是指单位相同的刊文数,括号中的数字是指组数。2(1)指有两篇文章的第一单位相同,2(2)是指有两篇文章的第一单位相同,且这种情况有两种。
由表3可知,这些新增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单位比较集中。PED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文章中,有6篇来自于同一单位。JMR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文章中,有6篇文章来自2个单位,每个单位3篇,有2篇来自同一单位。这说明每种新刊的背后都有几个忠实的且实力很强的科研单位的支持。从这些第一单位的国籍可知,新刊高被引论文来源国主要是中国(China)和美国(USA)。黎苑楚等[7]研究发现,我国高被引作者主要集中在苏、浙、沪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缺少企业从业经历,且承担着较重的行政职务及较多的社会兼职。张晓阳等[8]研究发现,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在论文刊出后的至少5~8年内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很强。这些都说明,期刊要发展,必须注重高被引论文。
表3 新增期刊被引频次最高前10位刊文的第一单位情况
本文简要统计了2015年我国新增SCI收录期刊的基本概况和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和第一单位信息,结果表明:
(1)SCI收录新刊更看重期刊的发展趋势,创刊时间越久,期刊被选中的要求越高。
(2)少数高被引论文对期刊的影响力起到很关键的作用。2015年新增的这些SCI期刊中,前10篇高被引刊文的总被引频次之和与所有被引刊文总被引频次之和的百分比最高85.4%,最低14.0%。10%总刊文数量的高被引文章贡献了至少41.9%的被引频次,最高达到了85.4%。
(3)高被引学术论文的单位具有一定的趋同性。2015年新增的这些SCI期刊中,最高被引频次文章的第一单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少数几家单位。
综上所述,期刊要稳定地快速发展,必须重视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和单位等信息,吸引高被引单位的作者为期刊投稿。
[1]汤森路透.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EB/OL].https://jcr.incites.thomsonreuters.com/JCRJournalHome.
[2]张建合.《编辑学报》高被引论文分析[J].编辑学报,2010,22:562-564.
[3]韩维栋,薛秦芬,王丽珍.挖掘高被引论文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514-518.
[4]钱艳俊,李健梅,林军.高被引SCI/SSCI论文的成因分析[J].情报杂志,2015,34(3):107-111.
[5]崔雷.专题文献高被引论文的时间分布与同被聚类分析[J].情报学报,1995,1:54-61.
[6]关卫屏,游苏宁.高被引医学论文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90-94.
[7]黎苑楚,徐春燕,程斌.我国高被引作者群体属性研究——基于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5):150-155.
[8]张晓阳,金碧辉.高被引科学家 h指数成长性探讨——以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为例[J].科学研究,2007,25(3):407-414.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上海市高等院校科技期刊研究基金资助项目(SHGX2014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