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2015-10-09 09:25马利云
文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选词诗歌教学拟题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面对现当代诗歌,不少语文教师束手无策。如何进行现当代诗歌的有效教学,如何让学生进入诗中体会到诗人的感情,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在朦胧诗《星星变奏曲》的教学中,笔者一改传统诗歌教学讲解内容、分析意象的做法,而是巧设环节,采用活动法,搭设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唤醒学生语感,重在朗读体悟,强调“课堂活动”的趣味性,生成性。每个环节,都有新的风景;每一次朗诵,都有新的体验。

关键词:诗歌教学 唤醒语感 选词 辨句 拟题

【设计思想】

诗歌教学如何体现诗歌特点?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王家新在谈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时指出:“要引导学生关注诗的语言本身,因为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注重从审美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真正把诗歌当做诗歌来教,让教学回归诗歌本身”。诗人为我们指明了现代诗歌的教学方向。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为只有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诗歌的语言魅力,运用恰当教学手段,唤醒学生语感,使学生对诗歌产生全身心的震动与共鸣,才能把握诗歌感情,并唤起对诗的热爱。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在艺术上,《星星变奏曲》颇能体现朦胧诗的特点,它并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借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意象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另外,本诗采用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

但是通过学情调查,学生对当代诗歌接触不多,也谈不上喜爱现代诗(学生不仅对诗歌阅读不够,其它文类也是阅读不够)。为了吸引学生兴趣,笔者决意摒弃以往诗歌教学偏重“意义”分析而忽略语言本身的弊病,采用活动式教学方式推进教学,以“选词”“辨句”“拟题”三项活动,充分唤醒学生的语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内涵,把握这首诗的语言形式,体悟诗人表达的感情,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创意设计】

教学目标:多角度分层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诗歌通过变化对称的句式表达感情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共享一首诗,我们通过三个活动来学习这首诗。(教师板书:选词、辨句、拟题)

教师组织学生预习。

师:请大家用各自喜爱的方式读诗。同时把遇到的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

学生自由读诗,并圈画生字词。

师生互动,扫除文字障碍。(重点字词:凝望、朦朦胧胧、寂寞、覆盖、冻僵、颤抖、疲倦等)

二.选词

1.读诗歌,按头像选填词语

师:请大家自读本诗,把自己感觉到的“喜欢”或“不喜欢”的词语,写到黑板相应的标识为喜欢和不喜欢头像之下。

(教师张贴两个头像。学生自读,持笔圈画词语。学生自主到黑板上“喜欢”或“不喜欢”的头像之下写出选中的词语。每人书写词语的数量、内容不限。)

教学预设:

喜欢组:光明、星星、凝望、白丁香、朦朦胧胧、诗、春天、萤火虫、柔软等

不喜欢组:僵硬、寒冷、疲倦、寂寞、瘦小、冻僵、苦难等

师:请大家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感觉、试读黑板上的两组词语。对黑板上的词语进一步作出修订或补充。

师生互动,学生试读,修订、补充黑板上的两组词语。并请说明理由。

2.增语感,加前缀趣味竞读

师:请大家在两组词语之前分别加上“谁不喜欢”“谁喜欢”这样的句式,试读喜欢和不喜欢之下的两组词语,组织趣味竞读。

示例:

谁不喜欢“光明”,谁不喜欢“春天”,谁不喜欢“柔软”……

谁喜欢“苦难”,谁喜欢“寂寞”,谁喜欢“冻僵” ……

师:两组词语“喜欢”“不喜欢”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吗?

喜欢组词语让你想到什么?

不喜欢组词语又让你让你想到什么?

组织学生分享交流感受。

师:大家比较一下,选用“我喜欢”与“谁不喜欢”,这两种表达有什么不同?(为第二个教学环节“辨句”铺垫蓄势。)

学生回答:

如果是“我喜欢”,只抒发诗人自己的感受;

而用“谁不喜欢”,除了自己的感受之外,还包括别人,是指“每一个人都喜欢”。

(师生小结活动一:不同的词语,传递的感情不一样。)

三.辨句

师:这是一首有秘密的诗。为了解开这个秘密,辨句部分,我们分三步进行。

1、明辨句式,体悟思想感情

师:老师请一位同学女生用期待的语气,朗读PPT上的诗句。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一女生朗读。

师:请大家在第二节找出与之感情相悖的诗句。

学生发现:

谁愿意endprint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教师请一男生朗读,要读出悲愤苦难。

教师让学生体会这两种不同感情,并启发学生,找类似相照应的诗行。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教师启发学生,发现:诗人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不同的感情。)

预设:

“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这一句式,肯定句,表达对光明、对希望的期盼。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这一组句式,否定句,表达的对现实的否定。

2.品析词语,了解现实黑暗。

师:我们已经知道诗人表达了对光明的期盼。那么,这首诗的每一节的前四句,是否就可以删去?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每一节前四句。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找出关键词“如果”。

品味“如果”这一词语的表达作用。

“如果”表示一种假设,诗人用“如果”开头,表现了现实环境的否定!

3.深入阅读,把握诗人意愿。

师:现实如此黑暗,天上的星星都疲倦了,那即使最瘦弱的星星也被风吹落了,诗人有怎样的愿望?

学生朗读: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指导朗读,重读“升起”“照亮”等词语,从而启发学生把握作者的意愿和所表达的感情。

(师生小结活动二:利用句式变化,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

四.拟题

师:我们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为这首诗拟一个恰当地标题,并说明理由。把你们觉得合适的题目,写到黑板上。

教师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这种讨论,学生自主到黑板上写出本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说明所拟标题的原因。

(此环节,课堂生成不做预设。由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在对诗歌词语、句式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本诗所表达的感情做出自己的提炼和概括。)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五.小结、拓展

谢谢大家,在这节课上能与老师共享一首现代诗。我们通过“选词、辨句、拟题”三个活动,感受到了诗人江河在他的《星星变奏曲》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是 “最抒情”的文学样式,以后,大家若懂得运用恰当的词语,选用合适的句式表达自己感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位诗人。

(作者介绍:马利云,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仁皇山校区教师。有二十多篇教学论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之友》《中国德育》《教育探索》《文学教育》《中国教育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报》等刊物上。荣获第七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研能手一等奖;被评为第一届"语参杯"全国百佳语文教师。多次在市、区执教示范课并获得好评。辅导学生写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比赛奖项。爱阅读,乐写作,著有散文集《行走与思考》)endprint

猜你喜欢
选词诗歌教学拟题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选词写故事
选词填空好方法
读一读,选词填空
关于中学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思考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选词填空
画外音大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