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成
【摘要】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对课文价值的挖掘不够深入,对教材的处理过于简单、浅薄,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浅尝辄止。就像对着一桌美味佳肴,学生还没吃饱,老师就匆匆地把它倒掉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一是积累·整合,二是感受·鉴赏,三是思考·领悟,四是应用·拓展,五是发现·创新。有鉴于此,笔者提出“把课文读‘透”的观点。
【关键词】 语文课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5-046-01
0
“把课文读‘透”的意思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把课文往纵横拓展,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从而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其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想象·再造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段文字说明,作家的创作是异常活跃的想象过程,作为再创造的文学鉴赏活动,同样需要鉴赏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主动地感受、认识、补充,丰富文学形象。再造想象主要凭借个人的直接经验,有时也借助于间接的记忆表象。比如内陆人没下过海,平原人没登过山,北方人没见过椰树,南方人没赏过雪景,阅读有关文章时,就需要借助绘画、电影或电视中看到过的形象来补充自己的想象。王国维论词有“隔”与“不隔”之说,“不隔”之境,还需想象再现,“有隔”之境,更需想象补充。读“红杏枝头春意闹”,你脑中得有“春天,红杏在枝头竞相开放”的画面;读“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脑中应补出一个“于寒秋的黎明又匆匆赶路的背影”。不经想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只是僵硬冰冷的十四个字,放飞想象,你脑中就有一幅画面:霞光万丈,天水一色,孤鹜掠过。境界何其开阔,色彩何其明丽,动静何其得宜,少年才俊王勃的踌躇胸怀自见其中。一经想象,我们就能触摸文字的血肉和体温。古文如此,今文亦然。海子的理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想象;荷塘的环境——宁静、幽美、朦胧要想象。阿Q的丑态要想象,葛朗台的贪婪要想象……
想象是经由语言进入作品形象的唯一途径,想象的过程就是感受、体验、再造的过程,即读者将眼前的、外在的读物客体内化为主体自身知识和观念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再造想象的作用不容忽视。想象丰富一些,课文就会读“透”一些。
二、归纳·贯通
归纳、贯通是把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集中并建立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就像把一粒粒的珍珠挑出,然后用绳子串起来。通过归纳、贯通可以建立一个个知识的链条。归纳、贯通以联想、比较为基础,但联想更广,视野更阔,认知更深。这正如叶老所说:“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和领会范围将扩张……”如学习《孔雀东南飞》,可以这样归纳、贯通:刘兰芝、焦仲卿双双化鸟,梁山伯、祝英台双双化蝶,《促织》中成名儿子化成蟋蟀,《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现实的痛苦是以异化的形式怪诞地显现,在于揭示人物在社会处境中的困惑与无助,反映人物对社会现实的憎恨和抗争。又如学习《孔雀东南飞》可归纳、贯通如下: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祝英台泪洒黄泉路,林黛玉魂归离恨天,琵琶女独自守空房,就连容貌一般的祥林嫂也逃脱不了被卖改嫁的命运……在文学的殿堂里一路走来,我们目睹了中国女性太多的爱情悲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女人大多没有好下场,她们未嫁要贞,夫死要节,遇暴要烈,要温良,要谦让,要三从四德。
进行归纳、贯通,学习不再囿于一课一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一课而明一类,课文再读“透”了一些。
三、探究·发现
探究能力对于学生个人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意义,我们毋庸赘言,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不够,现在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和明确的要求。“探究”一词已写进《语文课程标准》,探究能力的考查在《考试说明》中也作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抓住课文的难点、疑点、空白点主动地探究,在探究中获得发现。例如领会《祝福》的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是谁害死的呢?学生可以答出很多的答案,如:鲁四老爷、卫老婆子、婆婆、柳妈、鲁镇的群众、“我”等,然后让学生一一讨论,比较,学生很快就明白:尽管他们社会地位、身份不同,但在祥林嫂的死亡层面上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鲁迅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塑造,正是要揭示一个事实——那个封建思想充斥的社会联合起来杀死了祥林嫂。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祝福》主题。又如要领会《孔雀东南飞》结尾“双双殉情”的好处,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多采用大团圆结局,而本文却以悲剧收束,可不可以有其它结尾呢?学生可以设想出许多结局来,如“双双私奔”“兰芝改嫁”“焦母死去,焦刘团圆”等,然后让学生对上述方式一一讨论,进行比较,学生就会自然而深刻地领悟“双双殉情”这一结尾不仅提升了人物形象,而且深化了作品主题的好处。
如果说一般的学习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文的知识,而“探究·发现”已经上升到了学生主动利用课文的层面。学生不再是只获取课文已知的预设的知识,而是从课文中获得新的发现,无疑又把课文读“透”了一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把课文读“透”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