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5-10-08 15:46:38杨勇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构成要素体育文化影响因素

杨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建设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大学体育文化已经是校园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历史法以及逻辑分析法,拟在分析大学体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探讨大学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结合历史的变迁历程,探讨大学体育文化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 体育文化 构成要素 影响因素

一、研究目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正成为高等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是体育人文领域探索的永恒话题[1]。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大学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分析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的特征,进一步地说明影响大学体育文化的因素。

二、大学体育文化内涵

体育称之为文化已形成了共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指通过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之间的双向融合与渗透,依托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因素,并由大学师生在体育教育、学习和其他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大学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文化是校园中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就像校园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等一样,均从属一个整体的校园文化。

(一)大学体育文化物质层构成要素

大学体育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是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校园里的雕塑、设施、体育建筑、场地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外在形式,它的形成凝聚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价值观。大学体育文化的物质层要素主要有体育场馆器材、体育雕塑、体育口号、体育歌曲和体育图书音像资料和体育宣传媒介等。如:耶鲁大学很有特色的体育吉祥物牛头犬。

(二)大学体育文化行为层构成要素

大学行为文是大学体育文化实践主体行为的直接体现。包括师生课外体育锻炼、社团体育活动、校内外体育竞赛和体育节等。如:耶鲁大学一年四季的学校各个项目的联赛,清华大学的“马约翰杯”,浙江大学的“三好杯”。

(三)大学体育文化制度层构成要素

完善强有力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健全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是大学体育文化建立和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是学校体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是一切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准则,约束着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3]。制度层要素主要包括大学管理制度和体育组织机构、体育目标等。

(四)大學体育文化精神层构成要素

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大学人的体育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具有深刻的内涵。体育精神是借助社会和体育活动来实现和传递某些特定人群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与信念。良好的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氛围,能让环境中每个个体在观察、模仿和熏陶的过程中获得有益信息,从而养成体育习惯、运动思维等习惯,最终形成大学特定的体育传统文化。

三、外部环境对大学体育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任何历史事实和社会文化变迁都是复杂的,经济是基础,科学、技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传统的价值观念等都是交互发生作用的。因此,作为亚文化的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变迁注定非常复杂,它不但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且受体育文化及校本文化的影响。

(一)国家政治形势影响我国大学体育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概自汉代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重文轻武的思想就逐渐影响着中国体育的发展道路。到了宋明以后,社会上出现了“羞与武夫齿”的文化现象,使文弱之风盛行。进入20世纪以后,这个时期由于国家和民众浓重的“强国”、“求富”和“强兵”情节,高校体育作为体现这一情结的重要手段便应运而生了,可以说近代高校体育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二)经济环境影响大学体育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生价值观念、体育行为都发生了变化,生生对体育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政府对高效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建设社会化、产业化的逐步推进,大学的体育文化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的加大,这种差异表现得也来越明显。

(三)教育影响我国大学体育文化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及哦啊与振兴行动计划》,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力求全方位地增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并强调了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21世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提出,对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改变传统的体育观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人文体育观在学校确立,为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人类的体育情感、体育认识、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理想、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等。

2.学校体育精神文化构成体育文化物质层、文化行为层、制度层、精神层构成要素。国家政治形势、科技因素、经济环境、教育影响我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变迁。

(二)建议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善体育器材设备,优化大学体育文化物质层。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大学运动队建设,增强大学之间体育文化交流。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活动,发挥社会文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广.文化多样性语境下对大学体育文化的解读与反思[J].怀化学院学报.2009 (5):104-106.

[2] 汪焱.“人文奥运”理念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07-110.

[3] 周征.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体育学刊[J].1997(3):60.

猜你喜欢
构成要素体育文化影响因素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2016年32期)2016-12-20 15:46:22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及生成路径分析
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8:29:40
食品质量安全公众参与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形成机制研究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45:48
浅议数字融合视角下的体育文化创新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27:59
影响成都市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及措施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11:30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