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紫微
摘要:《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全部音乐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抒写了他对美国新大陆的印象和感受,倾注了对祖国和家乡无法抑制的思念之情。作品的主题汲取了许多民族特色以及民歌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又具有捷克民族舞蹈歌曲的因素。
关键词:德沃夏克 民族 民歌 民间舞蹈 黑人音乐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全部音乐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抒写了他对美国新大陆的印象和感受,倾注了对祖国和家乡无法抑制的思念之情。作品的主题汲取了许多民族特色以及民歌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又具有捷克民族舞蹈歌曲的因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分析这部作品的创作来源和题材。
一、民族作曲家——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出生于1841年,卒于1904年,19世纪捷克著名民族作曲家。捷克,东欧国家,东面挨着斯洛伐克,南面接壤奥地利,北面邻接波兰,由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三个部分组成,美丽而安逸,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人民彬彬有礼,丰富的名胜特色,历史掌故和风土人情,在这样环境成长下的德沃夏克,自幼就倾听故乡的民歌,学习小提琴。他作为捷克的音乐活动家,受到民族文化影响和西欧古典、浪漫主义乐派的作品影响,为了祖国的民族复兴,为了本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并开始积极从事创作。
二、《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1891年德沃夏克获得了音乐学博士学位,1892年9月27日,德沃夏克踏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到美国三个月后,德沃夏克开始为一部新的交響曲起稿,美国音乐界的朋友希望他能够写一部代表美国精神的作品,1893年5月,《自新大陆》完成。同年12月在纽约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属于美国自己的交响曲”诞生了。
整首交响作品共四个乐章,受古典主义的影响,作品结构严谨,框架性强,由于德沃夏克具有音乐天赋,对于音乐旋律有丰富敏锐的观察力,所以作品具有很强的旋律性,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独具一格之处。作品中用的配器,对于当代潮流虽然没有强烈反映,没有华丽炫技,但是民族意味浓重,简单朴实,所以他的交响乐曲不仅能够发挥各种西洋乐器的特性,并且运用合理,有意味深长的妙味。
三、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
(一)波西米亚音乐元素
在乐曲的第一乐章中,因为是奏鸣曲式,所以出现两个主题,乐章的引子由弦乐组、打击乐、管乐组共同演奏热烈而欢快的节奏,表现出美国人忙忙碌碌、紧张的生活。这源于他刚来到美国时,有合唱团和管弦乐团共同演奏欢迎他,人数不容小觑,这让他意识到,美国的繁荣与安然闲适的布拉格形成强烈的反差。之后的一个悲伤的曲调,采用民歌惯有窄音程和曲调反复的手法,在乐队宁静的背景下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居住在匈牙利边境有一个马扎儿民族,他们的民俗音乐便是他创作的根源,他把民俗音乐巧妙地运用到作品当中,使旋律产生了很强烈的震撼效果,并且旋律的发展也是围绕着这一个主题,作曲家已经离乡背井很久,对于祖国的思念使他无限惆怅,所以引用儿时他耳熟能详的民歌,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二)《恋故乡》
第二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著名的乐章,已经被世人演奏了很多版本,主题就是表达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得沃夏克身处他乡,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木管组故意在低音位置共同吹奏出几个和弦,和弦的感觉是忧伤的,最后再选择一种独奏乐器吹出充满奇妙而浪漫的主题,这个主题是柔美的,充满无限忧愁的美丽旋律,之后被众多音乐家填上歌词,改编成了著名的歌曲《恋故乡》。
(三)美国黑人音乐
德沃夏克作为著名的民族作曲家,以民间音乐家的角度观察事物,在美国他很快注意到了黑人音乐,并且想要在这一类音乐的基础上产生属于美国的新音乐。在纽约音乐学院的作曲课上,他尽力把学生引向民族主义乐派,在第一乐章主题创作中复杂的节奏特点也是受到黑人音乐的影响。第二乐章中的旋律,源于在一次散步中,德沃夏克不经意走到了贫民窟,听到一段优美的歌声,女中音深沉而忧伤,这是一首黑人常唱的歌谣,是对家乡的追忆,优美、惆怅。
(四)“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
海华沙,奥农多加部落印第安人的传奇领袖,根据传说,海华沙教会它的族人农业、航海、医学和艺术,使用他强大的魔法征服所有自然和超自然的敌人,西方人对海华沙事迹了解主要来自于美国作家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作曲家从中选取“海华沙的婚宴”,用大量的舞蹈音乐,表现出印第安舞蹈的特点,由快而慢,又由慢而快,并且舞蹈不停旋转,音乐出现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活泼,节奏跳跃,情绪饱满,第二主题活泼,清丽,富有五声调性特点,两个主题相互辉映,交融。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欣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邵义强.交响曲浅释[M].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