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情感与理想图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景观教学探讨

2015-09-29 03:38李万洪赵华岳子煊
文艺评论 2015年8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图式园林景观

李万洪 赵华 岳子煊

地域文化情感与理想图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景观教学探讨

李万洪 赵华 岳子煊

在中国高校风景园林一级学科设立的大背景下,构成中国园林景观事业中坚力量的艺术院系,专业教育如何继续深入与拓展,与建筑院系和农林院系里的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形成优势互补,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不可忽略的问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园林教育发展的现状简述

在传统园林环境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生活需求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园林教育相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之处。

首先,培养目标不明确,学习内容广泛,短时间内形不成高精尖的行业精英;其次,在继承、发扬传统园林文化教育上创新不足,与社会文化园林的需求脱节;再者,课题训练不重视文化核心思想,一味强调技术层面的表达,作品生命力弱。

二、地域文化情感在园林设计创作中理想图式建构的具体解析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

艺术设计学生群体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性格特征,其思维活跃,充满了想象力;人文课程的熏陶,又增强了其文化敏锐的感知能力;而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则锻炼出较强的造型能力。通过这系列的培养,造就了典型的情感性特征,为本教学方法实施的主体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理想图式在园林设计中的建构途径

1.设计立意,激发地域文化中的情感种子

第一,地域文化情感的概念。中国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文化构建了人们的感知和思想,塑造了个人、群体心理认同上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研究地域文化,“应该研究相关地域人群的饮食、建筑、服饰、器物,以及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内容,但是更应该研究观念层面的内容:体现‘地方性’和‘民族性’”。①每一个体都是在一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着、生长着、活动着和发展着的,具有原生性、成长性和迸发性,只要条件适合,就会星火燎原般地生长和迸发出来”②,笔者认为这就是地域文化中的“种子文化”现象,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前提就是必须拥有炙热的地域文化情感,从而形成一种精神性的体验。

第二,地域文化情感的梳理。大学本科阶段学生的年纪尚小,文学积淀不足,但却熟悉、了解身边的一切文化现象,并对之萌发了情感,这就包含了语言、饮食、建筑、信仰等各方面的地域文化,这是学生创作潜力的重要源泉,将其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中去,则是创作的主要目标。

激活学生的地域文化情感方法之一,就是将学生按省份进行分组讨论,给予每个学生表达“家乡美”的机会,并制作PPT,促进方案汇报能力的提高。在此环节中,每组学生应抓准关键词,以便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地域文化研究小组本阶段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对家乡地域文化的概括能力,为构建园林设计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础做铺垫。

第三,地域文化情感的理论表达。中国传统园有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等派系,根据地域文化的特点可知,每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包含着众多专业性极强的子系文化,将子系文化赋予未来的园林建设中,主题文化园林的出现则成为必然。如蜀文化中包含的川菜文化、川剧文化、蜀锦文化、川茶文化、川酒文化等,细分的这所有文化现象都有可能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着眼之处。专项子文化知识面相对窄小,在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领域之内。学生在这诸多的内容中选取个人最“得意”的,即最有感情的文化信息后,便可进入到具体课程设计的文化策划与创作中。以学生选择的川茶主题的地域文化为例,和茶有关的采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茶马文化)等现象,形成重点研究的内容。在文化理论表达的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茶的分子构成、茶的文学故事、有关茶的文化差异、国外的茶文化现象等绘出分析树阵图,以促进了解和建构在这一领域的领先性,达到培养善于着眼全球视野的民族文化性园林景观设计的行为习惯。这种训练方法要求全班范围内不得重复,避免雷同,影响彼此思路的发展和后期文化景观的创作。

2.设计表达,理想图式的形成

园林景观要创作出新时代的优秀作品,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园林景观的社会使用功能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

第一,理想图式的概念。“理想图式就是指导实践的观念,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之初已经观念地存在着的作为活动结果的表象。”③而“理想图式的形成是知、情、意多种意识因素、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认知功能综合作用的结果。”④理想图式的实现,因主体情感意识的不同,其产生的认知结果也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

通过前文地域文化情感的分析可以得知,不同的学生群体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且经常犹豫不定,只有反复推敲,掌握文化现象不确定性规律之后,最终才能形成一种形象。以成都为例:提到成都,就会联想到天府之国;提到“变脸”,就会想到四川,这实际上就是文化在支撑着这个地域的形象。

第二,理想总平图式的转化。培养学生在园林设计上的创新观念,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形象思维在总体布局上的艺术创作能力。学生最初选择出来的文化图形一般都很具象,是形而下的,所以要求他们必须提炼文化特征,尽量做到文化符号化。充分理解了文化的形象之后,在文化布局、落地的这个过程中,要使总规构图言之有理,而又避免低端的形式化,抽象则成为了重要的突破手段。如学生在以戏曲脸谱文化在园林总平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三,理想空间图式的表达。创新性文化主题节点空间的创作,是理想图式建构的最后完成阶段。创作新形式的文化细节,往往是灵感的忽现。当进入到这个阶段时,目标则是强调设计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表达。空间的趣味性是地域文化景观特征和场地环境特征结合时的基本要求,将地域文化的风土人文价值加以传承和适当的张扬,这样创作出来的意识空间才能自然地融入到地方生活中去。当地域文化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线变得模糊后,理想画面就逐步的显现出来,于是反映出景观塑造生活的价值与功能。这样的文化园林景致让参观者和使用者置身其间时产生无穷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如学生在深化戏曲脸谱文化主题节点的不同空间表现。

3.设计总结,情感与图式的验证

地域文化通过情感的梳理与理性的定位后,理想图式得以建构和完善的过程,是形象思维联想和创造性想象驰骋的个人意识领域的我向思维过程,它与客体中且善且美的性质是否相符,必须通过后期成果的总结来加以验证。

完整的设计思路必须遵循信息联系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梳理信息、制作文案最终到汇报的过程。学生设计成果的表达,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帮助分析,最终促进作品的完善。当作品汇编成册后,便可以促成更广范围内的学习与交流,进一步的激励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上的创作能力。

三、本教学模式的规律

“地域文化情感与理想图式”的教学模式强调设计思维的训练,弱化具体表达基础与技法的讨论,是在高年级阶段提升园林设计文化策划思路的训练方法。教师上课过程中必须紧紧以情感为线索,控制“激发(地域文化的感情)---思考(理想图式的转化)---激发(创作成果的自信)”几个典型阶段。本教学计划的实施,要有以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源为基础,因其不同地域文化造成的差异,才能使其在整个过程中充满激情。

艺术来源于生活,有生命力的园林景观设计更应该源于对地域文化生活的感悟。将地域文化通过情感的梳理与沉淀,转化为有效的理想图式的教学探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有益于创新素质的形成。该方法的实施,可以丰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并形成有益补充。

【作者单位:李万洪、岳子煊: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610059);赵华: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景观院(610017)】

①涂云球《地域文化与赣商成长环境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3页。

②周正刚《论文化创造活力》,《湖湘论坛》,2013年6期。

③④张光成《理想图式简论》,《求是学刊》,1988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图式园林景观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