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口结构的民族差异及其问题研究
——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

2015-09-29 06:08吴良平刘向权
西北人口 2015年1期
关键词:汉族比重少数民族

吴良平,刘向权,尚 阳

(1.石河子大学 政法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民族宗教政策研究所,乌鲁木齐550018;3.西北政法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西安710063)

新疆人口结构的民族差异及其问题研究
——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

吴良平1,刘向权2,尚阳3

(1.石河子大学 政法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民族宗教政策研究所,乌鲁木齐550018;3.西北政法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西安710063)

中国人口正在经历着转型,过去单纯的人口数量问题变成了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并存的问题。新疆汉族生育率低于少数民族,人口结构问题突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问题同时存在。研究新疆的人口问题,必须考虑人口结构问题的民族差异。本文基于六普数据,从自然、地域、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考察了新疆人口结构的民族差异,分析这些差异蕴含的各种显性和潜在的社会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新疆;人口结构;民族差异;问题

人口结构是人口诸要素的重要方面,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又称为人口构成。人口结构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如年龄结构等)、人口地域结构(如城乡结构、地域分布等)、人口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等)以及人口社会结构等等[1]。人口结构的状况对经济社会以及人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人口生育的转型,出生率已经长期处于更替水平以下,过去单纯的人口数量问题变成了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问题同时并存的问题[2-3],展开人口结构问题研究变得十分必要。新疆作为多民族地区,由于生育文化、生育政策等差异,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在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结构、地域结构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民族性差异,这将影响到新疆区域人口结构的平衡和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入,影响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营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因此,新疆区域人口结构问题研究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差异性问题,这是制定有效的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参考一般人口结构的主要构成指标①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文章参考了一般人口结构主要构成指标,实际上,人口结构的民族差异或许还有其他方面。,基于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从出生率、受教育水平、年龄结构、贫困人口、城市化程度等方面考察新疆人口结构的民族差异,分析这些差异蕴含的各种显性和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新疆人口结构民族差异情况

(一)人口自然结构的民族差异

人口的自然结构是根据人的自然特征划分的,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人种结构[4],文中主要分析新疆各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比率和年龄结构的差异情况。

1.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表1比较了新疆各地区少数民族与全体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数据显示,各地区少数民族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均高于全体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从各地区少数民族与全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比较看,可以得出肯定性的结论,少数民族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汉族人口。

2.老龄人口比重

表2和图1显示了2000年、2010年新疆各民族老年人口比重。新疆汉族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少数民族,老龄人口所占比重最高,老龄化在汉族中已经到来,民族人口尚处于成年型人口[5-7]。2000年汉族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为9.00%,少数民族中,除了满族为9.11%外,其余的老龄人口比重都低于汉族;2010年汉族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到12.32%,而同期少数民族老龄人口比重都低于汉族。汉族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全疆60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达51.62%,而人口近新疆总人口半数的维吾尔族老年人口占全疆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为37.83%。

表1 2012年新疆各地区少数民族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表2 2000、2010年新疆各民族老年人口比重(%)

图1 2000、2010年新疆各民族老年人口比重(%)

(二)人口社会结构的民族差异

人口的社会结构分类有很多,主要的有阶级阶层结构、民族结构、宗教结构、文化教育结构以及婚姻家庭结构[8]。鉴于新疆的情况,文中主要讨论新疆人口的文化教育结构的民族差异。

1.受教育程度

表3 2010年新疆6岁以上未上过学人口占本民族人口比例

如表3所示,2010年,全疆6岁以上未上过学人口总数为635247人。其中汉族6岁以上未上过学人口为242254人,占全疆6岁以上未上过学人口总数的38.14%;维吾尔族310836人,占总数的48.93%;回族48879人,占总数的7.69%;哈萨克族17531人,占2.76%;其他民族15747人,占总数的2.48%。东乡族、回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民族中,6岁以上人口未上过学占本民族比例最高,依次为8.45%、5.46%、3.51%、3.5%。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民族差异

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人口的发展,而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又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众所周知,人口再生产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础,人口是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来源,劳动力资源过多或过少都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就是人口的经济结构。人口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产业结构、人口的行业结构和人口的职业结构等三个方面,它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9]。结合新疆情况,文章将考察人口产业、职业和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1.产业、行业和职业结构

表4统计了新疆各民族在职业上的分布情况。先从横向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汉族人最高,其次是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和回族,分别占到其民族人口的3.37%、2.66%、1.77%和1.35%,而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从事这类职业的比重较低,分别为0.45%、0.14%。蒙古族和汉族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3.95%、13.02%,而其余四个民族比例较低,分别为7.36%、6.31%、6.09%和4.24%。办事人员在各民族的分布也和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类似。而从事商业服务业人员中,汉族和回族比重最高,分别占到其本民族人口的23.17%和18.86%,其余四个民族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较少。在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中,少数民族比重很高,尤其是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比重最高,分别为83.01%、82.29%和78.10%。在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中,汉族和回族比例最高,分别为21.48%和12.40%。从民族内部看,可以看到各民族的劳动力转移进程,很明显,汉族人口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程度最高;其次是回族,这个民族由于有大部分的经商人员,其农林牧人口比重也较低。再次是蒙古族,这个民族从事非农林牧等职业比例都较高,因而其劳动力转移速度比较快。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则大量从事农林牧职业的人员,其劳动力转移尚不显著。

表4 新疆主要民族产业、行业和职业分布情况(%)

表5 2010年新疆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地域分布

2.贫困人口

从表5可见,2010年新疆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为50.50万。其中莎车县、阿图什县、麦盖提县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28.00万、10.80万和4.90万,占全疆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分别为55.45%、21.39%和9.70%,三县合计占全疆贫困人口比例为86.54%。有关贫困人口的民族分布没有专门的公开统计资料,但我们可以看到农村贫困人口比重最高的三个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也很高,分别为96.11%、91.66%和81.47%。

(四)人口地域结构民族差异

人口的地域结构是以人口的居住地区为标准来分析的人口结构,其主要包括人口的自然地理结构、行政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10]。文章主要比较新疆人口的自然地理分布、行政区域分布和城乡分布的民族差异情况。

1.地域人口分布

表6 北疆、南疆和东疆民汉人口比例

表6统计了新疆三大区域民汉人口比例差异及历年变化情况。从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下两点:第一,区域人口民族结构差异较大。南疆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远远高于汉族,最高年份为2002年,相差85.5%;而北疆则汉族人口比重高于民族人口。东疆民族人口比重高于汉族人口比重,但相对于南疆来说,要低很多。第二,区域人口民族结构动态变化。南疆自五普以来,先后经历了民汉人口比例相差增高,到陆续降低,从2007年、2009年后又开始回升的趋势;北疆民汉人口比例由汉族人口高于民族人口比例的人口民族结构逐渐走向持平。而东疆民汉人口比例差异,2000—2005年大致保持在8.67%-11.55%区间波动,2006—2007年比例突然上升,民汉人口差异达到31.04%,2008年后开始回落至10.32%-11.62%区间。

2.城乡人口分布民族差异

表7 新疆主要民族城乡人口数及比重(%)

如表7所示,新疆满族城市人口占其民族总人口的74.31%,汉族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0.20%;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城市人口比重仅11.16%,哈萨克族城市人口比重仅为7.81%。再看城镇人口,汉族、蒙古族、锡伯族和乌孜别克族比重相对较高,分别为20.08%、21.97%、29.15%和21.82%。少数民族乡村人口比重明显偏高,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和东乡族乡村人口比重分别为:78.03%、77.73%、57.19%、57.52%、82.19%、84.56%和86.86%。

二、新疆人口结构民族差异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融入问题

社会融入包括多个侧面的融入,包括教育机会获得、就业以及各种社会参与活动。少数民族出生率高于汉族,但是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却相对较慢。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将影响其其社会融入水平。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相对较低,这影响了其就业机会的获得,也将影响其社会其他事业的参与能力。比如各种社会事业单位中,尽管可以通过配额方式保持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但是其素质水平的低下,不仅影响组织的运行效率,也影响其社会工作正常开展,进而影响其在各项事业中的参与情况。

(二)汉族人口老龄化与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低下问题

汉族老龄化的快速到来,与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完全适应。新疆少数民族尚处在成年型,加上其人口快速增长,劳动力比重将会大幅度增加,但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却相对较低,其就业空间无法真正打开,这样势必影响其就业质量,进而影响其收入水平,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发展。这样的就业压力将可能影响新疆的社会稳定和秩序安全。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比较高,这提高了其年幼人口的抚养系数,一方面是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相对较低造成的结构性就业空间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少数民族消费型人口比重的高比例。这样结构性人口问题势必给少数民族的人口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

(三)贫困问题

新疆的贫困人口数量分布却显示了新疆贫困问题的特殊性质。这种特殊性就在于其民族性,因为其牵涉民族性问题,使得新疆的贫困问题变得非常的复杂,贫困问题蕴含了多种后果,这些后果危及新疆的长治久安。统计资料显示,新疆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而南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这说明新疆贫困在分布上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会使得原本作为一般社会问题的贫困问题复杂化,如果遇到特殊的社会形势,有可能造成各种社会后果。贫困往往还是滋生各种犯罪的重要原因。

(四)民族关系问题

城镇是各种资源的聚集地,城镇人口的生活机遇是农村无法比拟的。这种生活机遇的城乡差异如果与民族的结构性差异混在一起,将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城镇还是各种先进文化传播的集散地,文化传播如果也出现民族差异,将会影响新疆共享文化的构建和传播。而共享文化价值观的建构是实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新疆城乡人口分布的民族差异不利于共享价值观的建构,不利于新疆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城市人口分布的民族差异也不利于边疆民族关系的融合[11]。民族差异因为区域分布不同,谋生方式不同,不利于民族交往,容易形成民族交往的壁垒。

(五)劳动力转移问题

新疆各民族传统职业分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某种意义上构成民族关系融合的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很多民族的传统产业吸纳劳动能力不足。这就需要进行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同时,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具有难度,因为相对于汉族,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无法短期内实现产业间的劳动力转移。新疆的各种问题总是相互牵连的,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问题解决不好,也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的产生。比如,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进程太慢,将制约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也将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源分布的民族差异,将减缓自治区贫困战略的实施效果。增大社会保障的压力。

三、对策建议

(一)提升少数民族社会融入能力的对策

1.控制少数民族人口数量。(1)养老、扶贫以及计划生育政策之间的政策目标要进行统一,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体化的民族人口控制机制。(2)提高少数民族妇女教育水平入手来控制民族人口的生育数量。(3)建立鼓励晚婚、晚育和优生的利益机制。

2.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是发展,而教育则是推动人口素质提升的直接途径。各地市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考虑本地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教育的权利,给予各种机会,积极鼓励外来少数民族人口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

3.为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就业空间面临挑战,按照市场的效益标准,少数民族人口就业机会被挤压。市场调节失灵,政府部门应该进行积极干预,一方面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则应该创造各种就业机会。为流动人口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解决新疆老龄化民族差异问题的建议

1.加快发展经济,提高自治区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汉族老龄化的提前到来,给新疆的社会养老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全国情况类似的是,新疆也处于未富先老的阶段。这种人口转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想而知。只有加快发展社会经济,为社会养老事业提供更好经济支持,才能更好的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各种问题。

2.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实现人力资本结构性补缺。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人口结构处于年轻型,因此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人力资源还不是人力资本,现有的少数民族人口只能从事较为低端的职业。人力资源只有转化成现实的人力资本,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在汉族老龄化阶段,实现人力资源结构性的补缺。要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换,就只有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因此,应该积极采取策略推动少数民族人口的教育培训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解决新疆贫困问题策略

1.发展区域经济,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当前中国的各种问题,说到底,还是发展中的问题。贫困问题也不例外,因此,要解决新疆的贫困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应该积极招商引资,推动区域特色经济产业的发展。为区域人口的就业提供更好的机会,进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2.加强南疆少数民族受教育机会,加大文化上的反贫困。贫困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贫困,还有观念层面的贫困。后者成为影响反贫困政策的重大阻力。因此,应该同时注意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的普及,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从文化上推动反贫困政策的落实。

3.培养先进模范,小范围带动贫困人口反贫困。内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村里是否能出能人,将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是关键因素。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策略应该充分考虑到这样一点。

(四)营造嵌入式社区,改善民族关系

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生计模式的同质性增加,民族交往机会也会增多,大量新型的民族交往关系形成,比如同事关系,同学关系,邻居关系。这种交往关系的增加,利于嵌入式社区环境的营造,利于民族关系的改善。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中,加快少数民族城镇化利于新型民族关系的建构。另外,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文化共享,创造更多的互动情境也是当前民族关系调控的重要举措。

(五)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城市是各种资源的汇聚地,各种生活机会也相对较多。应该积极推进边疆城镇化进程,提高少数民族城市人口比重,改善其生活机遇。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少数民族生计模式的转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少数民族的城市化。

2.加强各类职业培训教育,增加好少民族人口的技能。通识教育的效益是长期的,而职业培训则能起到更为直接的效益。不过,职业培训的费用,国家需要做出一定的安排,才能更好的吸纳少数民族人口的积极参与。

3.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提高就业空间。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较慢,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空间有关系。只有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为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提供推力。

[1][4][8][9][10]姑丽巴合尔·阿不力米提,满苏尔·沙比提.新疆人口结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9):7-11.

[2]王建生.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研究述介[J].人口战线,1995(1):18-21.

[3]原新.对低生育率水平与人口安全的思考[J].学海,2005(6):10-14.

[5]张小雷,李国江.新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160-161.

[6]朱向东.世纪之间的中国人口(新疆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03.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新疆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82-385.

[11]王璞华.从新疆人口结构浅析民族关系问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9.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3]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A Study about the Ethnic Differences of the Demographic Structure in Xin Jiang Province and Its Problems: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Sixth Census

WU Liang-ping1,LIU Xiang-quan2,SHANG Yang3
(1.College of Political and Law,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832003;2.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ommission of Ethnic Affairs(bureau of religious)study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policies,Urumqi,830002;Public Policy Research Center,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and law,Xi-an,710063)

China’s population is experiencing a transformation.The previous problem of population number has become a coexistent problem of population size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conspicuous,as well as the issue of the minority’s population number and structure is coexistent in Xinjiang Province where the birth rate of Han group is lower than minority group.To study the population problem in Xinjiang Province,we must consider the ethnic difference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Based on the data of sixth census,we research the ethnic differences of the demographic structure in Xinjiang Province from aspects of nature,region,economy and society.This article analyzes a variety of obvious and potential social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se differences,as well as propose countermeasure and advice.

Xin Jiang;th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Ethnic differences;its problems

C924.24

A

1007-0672(2015)01-0105-06

2014-06-20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疆人口发展与长治久安”(编号:10ARK001)。

吴良平,男,重庆梁平人,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与宗教问题。刘向权,男,河南商丘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民族宗教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人口学、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与宗教问题。尚阳,女,陕西潼关人,西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猜你喜欢
汉族比重少数民族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比较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