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视角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

2015-09-29 06:08刘婷婷
西北人口 2015年1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居民因子

刘婷婷,吴 清,高 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1600)

互动视角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

刘婷婷,吴清,高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1600)

基于上海市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调查数据,文章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和本地居民的社会接纳度的结构及现状进行了探讨。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个人特征、经济因素及社会作用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的影响方式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居民的主观接纳意愿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影响最为显著;社会地位较高的本地居民形成了对流动人口主观上排斥、客观上依赖的矛盾现象,社会地位较低的本地居民则相反;流动人口的自身素质、经济实力以及社会参与对其社会融入至关重要;另外,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存在着流动人口既想融入大城市,又融入困难的尴尬现象。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双向的、互动的,也是漫长的、艰巨的,需要政府、本地居民以及流动人口自身的不断努力。

流动人口;本地居民;社会融入感;社会接纳度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城乡结构转变,城镇流动人口数量大规模增长。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9%,比“五普”时相增长了81.03%。流动人口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亦是我国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由于制度性因素以及自身原因,流动人口大多生活在城市底层,进而带来失业率攀升、扰乱社会治安等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便是使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因此,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如社会融合指标体系、影响因素、融合方向等。

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指标体系研究中,杨菊华(2010)指出社会融合指标体系包括四个维度,即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张文宏、周思伽(2013)将社会融合维度划分为认同融合、文化融合、网络融合以及经济融合;悦中山、李树茁(2012)将其划分为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以及心理融合。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社会维度的标准存在差异,由此得到的社会融合体系也不尽相同,但都认为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融合,代表了社会融合程度的最高层次。同时,学术界对于影响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从个人特征、经济因素及社会作用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温州综合改革课题组,2013;任远、陶力,2012;崔岩,2012;陆淑珍、魏万青,2011;童雪敏、晋洪涛,2012)。另外,有些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进行了探讨,如社会支持网络(李树茁、任义科,2008)、社会交往“内卷化”(叶鹏飞,2012)及风险社会理论(郭秀云,2008)。

关于融合方向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达成了一致认识。“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杨菊华,2009),是移民和当地居民之间相互渗透、交往,并和所在的城市相互适应,以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生活的过程 (Park,1928)。任远、邬民乐(2006)亦认为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对社会融合内涵的各种解读中,都强调了社会融合的互动与渗透,即社会融合是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双向行为。然而,纵观现有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大都是从流动人口向本地人的单向融合的研究,忽略了对流动人口感知到的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态度,以及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接纳态度(任远、乔楠,2010)。不可否认,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接纳意愿、态度以及平日里的言行举止都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考察本地人对流动人口的接纳意愿、在互动视角下研究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许多学者都以心理层面的融合作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度,笔者认同此做法。但多数研究仅以单一指标来考察社会融入感,例如身份认同、居留意愿,虽然这种分析操作容易,但却不能表征社会融入感的不同层面。因此,需要研究一个综合指标来代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

鉴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将从互动的视角出发,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及本地居民的社会接纳度进行剖析,以期得到两个能够综合反映社会融入感以及社会接纳度的指标;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个人特征、经济因素、社会作用等因素对社会融合的影响,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主客体互动的角度为促进上海市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上海的研究对东部大城市地区的流动人口发展特点和流动人口管理都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及指标设计

本文将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视角下社会融入感的测量指标以及本地居民视角下社会接纳度的测量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提取,并对提取的主成分进行命名,这些综合指标代表了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社会融合状况的大部分信息。

流动人口视角下社会融入感的具体测量指标如下:“我愿意与本地人做邻居”、“我愿意与周围的本地人交朋友”、“我愿意融入社区”、“我对目前居住的城市有归属感”、“我感觉本地人不愿与我做邻居”、“我感觉本地人不喜欢外地人”、“未来打算在哪里购房”、“未来打算在哪里养老”、“是否打算在本地长期居住”、“若无限制,是否愿意将户口迁入本地”、“未来三年是否愿意把家人带到本地”。通过这些指标,不仅能够看出流动人口主观上的融入意愿是否强烈,还能反映出其感知到的本地人对其态度以及为融入城市生活其所采取的行动及决策。

本地居民视角下社会接纳度的具体测量指标如下:“我愿意与外地人做邻居”、“我愿意与外地人交朋友”、“我觉得外地人愿意融入本地成为其中一员”、“我愿意自己或亲人与外地人通婚”、“有些本地人不喜欢或看不起外地人”、“我觉得本地人对外地人都比较友好”、“流动人口对本地社会治安的影响”、“流动人口对本地公共交通的影响”、“流动人口对本地居住环境的影响”、“流动人口对本地社区卫生的影响”。这些指标不仅反映出本地居民个人层面的接纳意愿以及群体层面的接纳程度,而且揭示出本地人感知到的流动人口对本地人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在探究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具体因素中,由以往研究可知,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户口性质)以及经济因素(月收入、主要职业、就业身份、目前居住社区类型、住房性质)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有显著影响 (余运江、高向东,2012;蔚志新,2013);同时,社会资本(主要邻居类型、社区文体活动参与情况、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情况)也影响着其融入程度(梁鸿、叶华,2009;任远、乔楠,2010)。因此,将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经济因素及社会资本等13项指标引入多元回归方程,以分析不同因素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各层面的影响状况。对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亦从个人特征(除户口性质)、经济因素及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数据来源

研究所使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课题组于2013年8—10月在上海市各区县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抽样筛选年龄在15~59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样本,以社区为单位,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PPS抽样,共收回有效问卷9040份,其中流动人口4144份,本地人4896份。由于本次问卷发放及回收数量巨大,并且范围涉及上海市各区县,调研对象既有流动人口又有本地人,因此,样本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

1.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融合结构维度分析

(1)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的因子结构

由表2可知,X1、X2、X3、X4四项指标与F1载荷因子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均是流动人口主观融入意愿的直接反应,因此,将F1因子命名为“融入意愿因子”。X7、X8两项指标与F2因子密切相关,购房地与养老地是流动人口对最终居留地的选择,反应流动人口长时间以来在流入地经历经济、文化、心理等一系列融合过程之后,对最终是否要继续融入城市的决策,因此,将F2命名为“融入决策因子”。X9、X10、X11三项指标与F3因子密切相关,反应流动人口为继续融入城市生活所采取的行动,因此,将F3因子命名为“融入行动因子”。X5、X6两项指标与F4因子密切相关,反应流动人口感知到的本地人对流动人口的态度,因此,将F4命名为“客观感知因子”。

对流动人口而言,其社会融入感由融入意愿因子、融入决策因子、融入行动因子以及客观感知因子组成。四个因子共解释了73.961%的方差变异,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4.81%、17.76%、12.13%、9.26%,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乘以各因子得分,得到流动人口视角下的社会融入感综合得分。

(2)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的因子结构

表1 样本基本信息

表2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的因子分析结果

由表3可知,Y1、Y2、Y3、Y4四项指标与F1因子密切相关,反应本地人在个体层面对流动人口的感知与接纳意愿,因此,将F1命名为“主观接纳因子”。Y5、Y6、Y7、Y8四项指标与F2因子密切相关,反应本地居民感知到的、流动人口对其生活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因此,将F2因子命名为“客观感知因子”。Y9、Y10两项指标与F3因子密切相关,反应本地居民整体层面对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因此,将F3因子命名为“群体接纳因子”。

表3 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的因子分析结果

对本地居民而言,其社会接纳度由主观接纳因子、客观感知因子、群体接纳因子3个因子组成,解释总方差的73.51%,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9.34%、19.77%、14.40%。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乘以各因子得分,最终得到本地居民视角下的社会接纳度综合得分。

2.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1)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4可知,自变量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的融入意愿因子、融入决策因子、融入行动因子、客观感知因子以及社会融入感的解释力分别为:27.0%、32.0%、13.7%、35%、19.8%。其中,对融入行动因子的解释力最小,对客观感知因子解释力最大。

统计结果显示,除婚姻状况因素外,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各变量对社会融入感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女性相对于男性更易融入城市生活;年龄越大,社会融入程度越低;农业户口比非农户口更难融入城市;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融入程度越高;随着流入年数的增加,社会融入程度提高(B=0.09,P<0.01)。

根据流动人口经济方面各变量分析,月收入对社会融入感及融入意愿因子、融入决策因子、融入行动因子均具有显著性影响。月收入越高,社会融入程度越强,融入意愿越强烈,做出决策、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越大。主要职业对社会融入感和客观感知因子影响显著,与蓝领工人相比,白领工人社会融入程度更高,感知到的本地人对其态度越好(B=0.176>0)。就业身份变量显示,雇主比雇员社会融入程度更高。

表4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影响因素分析

住房方面,居住社区类型对社会融入感影响显著。与别墅区或商品房社区相比,老城区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程度更高,而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适用房社区的流动人口融入程度更低。农村社区及城中村的流动人口融入意愿强烈,但由于经济条件受限,难以真正做出融入决策,体现在融入意愿因子系数为正,融入决策因子系数为负。企事业单位社区的流动人口融入行动及客观感知因子系数均为负,说明其受到本地人的排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住房性质对社会融入感及各因子影响均显著,并且系数得分均为负,表示与自有住房相比,居住在免费住房、租赁房和保障房内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程度均较低。是否拥有住房产权对流动人口是否能真正融入城市影响巨大。主要邻居类型对社会融入感、融入意愿因子及客观感知因子影响显著且系数得分均为负,表明主要邻居为本地人的流动人口群体较容易受到本地人的排斥,而使融入意愿不强烈,社会融入程度较低。

考察社会资本与社会参与指标发现,社会参与交流对社会融入感及各因子影响显著且正相关。

另外,为了考虑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影响因素中纳入了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的主观接纳因子、客观感知因子和群体接纳因子。分析可知,本地居民的主观接纳因子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最为显著,且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的各因子也为正向影响;其次,本地居民的群体接纳因子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以及融入意愿因子、客观感知因子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

(2)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5可知,自变量对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的主观接纳因子、客观感知因子、群体接纳因子以及社会接纳的解释力分别为:3%、2.2%、1.5%、3.2%。其中,对群体接纳因子的解释力最小,对社会接纳度的解释力最大。

本地居民个人特征方面,与女性相比,男性的社会接纳度较低(B=-0.272),并且性别对主观接纳因子影响显著,男性比女性的主观接纳因子低0.579分。与未婚相比,已婚的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较高 (B= 0.084),并且婚姻状况对主观接纳意愿和客观感知因子影响均显著,已婚本地居民在个体层面更倾向于接纳流动人口,并且认为流动人口对其生活有好的影响。本地居民教育程度越高,其社会接纳度越高。

考察本地居民经济因素对流动人口社会接纳的影响发现,社会地位较高的本地居民在个人层面对流动人口的主观接纳意愿较低,但在群体层面又认可流动人口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这形成了对流动人口主观上排斥、客观上依赖的矛盾现象。这体现在月收入指标的主观接纳因子系数为负,客观感知因子及群体接纳因子系数为正;与蓝领相比,白领员工的主观接纳因子系数为负(B=-0.015),客观感知因子及群体接纳因子系数为正(B=0.047,0.053)。住房方面,与其他居住社区类型相比,别墅区或商品区内居住的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接纳情况最差。

从社会资本与社会参与来看,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交流越多,其社会接纳情况越好。若本地居民的主要邻居类型是外地人,可以使本地居民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流动人口,并与之互动,其对流动人口的主观接纳意愿就会强烈些(B=0.041)。另外,本地居民参加更多的社区及社会活动可以促进其对流动人口的了解,对主观接纳、客观感知及群体接纳都有正向影响。

四、结语

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入是其与当地居民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相互作用后而形成的心理上的认知和判断,其结果可以通过社会融入感来衡量。这一过程不仅是个体主观情感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在居住地的“再社会化”过程。其再社会化过程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在与当地主流群体互动的前提下的双向融合,当地居民的社会接纳情况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影响显著。基于此,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本地居民的社会接纳度以及两者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以及给出的相关建议如下。

表5 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本地居民的主观接纳度对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影响显著,其次是群体接纳因子和客观感知因子。也就是说,本地居民作为城市的优势群体,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流动人口的主观态度,直接影响着流动人口的客观感知,并间接影响其主观融入意愿、融入决策以及融入行动。并且,如果处于相对强势的本地居民长期对外来人口采取排斥的社会心理,并形成群体性意识,则可能使得这种社会排斥从个体性排斥发展为群体性排斥,在群体层面大大降低其接纳度(崔岩,2012)。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弘扬平等、包容的公民精神,建设公平、自由、和谐的城市文化,使城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都以一种接纳、包容的姿态对待流动人口,创造更加和谐的融入氛围。

第二,流动人口的自身素质、经济实力以及社会参与对其社会融入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的社会融入情况比女性偏低;年龄越大,融入城市越困难;已婚流动人口倾向于将家庭迁入城市;农业户口社会融入感较差。此外,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状况越好、收入水平越高、住房条件越好、社会参与越积极,其社会融入情况越理想。因此,在政策层面,政府首先要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转变由地方政府以政策形式造成的制度性歧视和机会排斥,实现更加公平和平等的制度体系。其次,加大农村教育投资,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免费技术培训,以提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另外,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拓宽流动人口的就业渠道,开设绿色通道,为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帮助。这些政策措施都会有利于流动人口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增强其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入能力。另一方面,我们更需关注社会机制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促进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流动人口对城市公共活动以及社区活动的参与,创造更多可以使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交流的机会,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培养其相互信任和融洽的社会关系,这无疑能够有效的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第三,社会地位较高的本地居民形成了对流动人口主观上排斥、客观上依赖的矛盾现象,社会地位较低的本地居民则相反。因此,为了降低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排斥,应加大宣传教育,尤其是对社会地位较高的本地居民,使其真正认识到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正确引导舆论,避免将当下存在就业压力、交通堵塞、资源缺乏等城市病片面的归结到流动人口身上,以此来降低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排斥感和敌对感。其次,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流动人口身上的优秀品质,加大宣传其最质朴的闪光点,改变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乡巴佬”的歧视性认识。总之,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使本地居民从心理上接纳、信任流动人口,这样,后者才可能真正融入城市。

另外,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与其他中小城市以及中西部城市在人口流动上有着显著的不同(任远,2007)。根据城市社会学家费舍的亚文化理论(Fischer,1995),“人口越大的城市越容易承载起更多的亚文化,大城市在移民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冲突要小于一般城市”,正因为如此,上海对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包容性,流动人口一般不会因为文化生活的冲突及不习惯而产生融入障碍,其社会融合能力也要高于国内其他中小城市以及中西部城市。分析显示,上海市流动人口的融入意愿强烈,流入时间趋向于延长,这反映出作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上海,其亚文化的承载能力在逐步提升,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与文化认同能够使流动人口更容易对上海产生归属感,同时,上海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也能够为流动人口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在另一方面,相对较低的融入决策和融入行动因子则体现出上海生活成本的迅速增长带来的融合障碍,上海市流动人口以上班族和自主创业为主,这两者占流动人口总量的80%,虽然流动人口都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但相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相对较高的生活成本仍使流动人口望而生畏,最终造成流动人口既想融入大城市,又融入困难的尴尬境地。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双向的、互动的,也是漫长的、艰巨的,需要逐步推进,尤其作为移民聚居地的上海更要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由于本地居民的社会接纳情况影响甚至决定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因此,让城市居民逐渐从心理上接纳和认可流动人口至关重要,这需要政府、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共同努力。

[1]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J].人与经济,2010(2):64-70.

[2]张文宏,周思伽.迁移融合,还是本土融合——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二重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81-90.

[3]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1):1-11.

[4]温州综合改革课题组.社会融合的制度基础与条件——温州改革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3 (3):96-104.

[5]任远,陶力.本地化的社会资本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人口研究,2012(5):47-57.

[6]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5):141-244.

[7]陆淑珍,魏万青.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1 (5):17-23.

[8]童雪敏,晋洪涛,史清华.农民工城市融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2 (5):33-37.

[9]李树茁,任义科等.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2):1-8.

[10]叶鹏飞.探索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之路——基于社会交往“内卷化”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 (1):81-85.

[11]郭秀云.风险社会理论与城市公共安全——基于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视角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8 (11):6-11.

[12]余运江,高向东等.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1):57-64.

[13]肖索未,高颖.外来务工者在流入地的社会支持研究——基于东部四城市的实证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5):115-123.

[14]卢小君,陈慧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与测度——基于大连市的调查数据[J].城市问题,2012(9):69-73.

[15]任远,姚慧.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7(3):71-78.

[16]Fischer.The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A Twentieth-Year Assess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5:101-139.

[17]Park,Robert Ezra.1928.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881-893.

[18]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87-94.

[19]蔚志新.分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基于全国5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J].人口与经济,2013(4):12-20.

[20]梁鸿,叶华.对外来常住人口社会融合条件与机制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9(1):43-47.

[21]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2):11-20.

The Study on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under Interaction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Survey in Shanghai

LIU Ting-ting,WU Qing,GAO Kai
(School of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201600)

In this paper,we will discuss the structure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migrant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local residents’ social acceptance using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about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economic factors and social capital on social integration feelings of migrants and social acceptance of local resident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migrants and local residents in Shangha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bjective acceptance willingness of local residents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ense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The local residents of higher social status formed a contradiction to the migrants--- excluding subjectively and dependent on objectively,lower social status are on the contrary.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is two-way and interactive,also,it is long and arduous,so it needs continuous efforts of government,local residents and migrants.

migrants;local residents;social integration feelings;social acceptance

C92-05

A

1007-0672(2015)01-0001-06

2014-06-10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EGL007);大学科学术新人培育计划项目(B-8909-12-0210);教育部人文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630169)。

刘婷婷,女,山东德州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房地产、流动人口;吴清,女,浙江湖州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保障性住房、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居民因子
石器时代的居民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