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中的美学现象

2015-09-28 20:09魏宏
戏剧之家 2015年17期
关键词:解释学接受美学现象学

魏宏

【摘 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近日通报,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我国作为影视大国,影视市场已是今昔非比。本文、重点从现象学、解释学、接受美学及我国影视市场的进化这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当前影视市场现象。

【关键词】现象学;解释学;接受美学;影视市场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9-0134-01

2014年我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增长了36%,其中国产票房是161.55亿元,数据表示我国的影视市场呈良好发展势头。回顾我国(新中国)的电影运作机制。1953年到1990年,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电影管理机制。成立了制片厂、制片主任和摄像工作制度。1993年到1995年广电总局发文进一步开发出口权和制片权利。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个人可以投资拍电影,变为多渠道融资。国家可以通过设立影视基金会、影视互济金以及从进口比例中拨出一部分支持电影事业。民间也可以投资,1997年谢晋《鸦片战争》就是我国第一部民间投资电影。还有外资也可以进入我国电影市场。现在我国影视市场的多元化生机其实也是经历了层层调整和变化。

一、现象学和解释学中的影视市场

德国胡塞尔认为审美对象既是一定存在,又是不一定存在,具有很强的意向性。就是在我们的影视市场中,一部影视作品会拥有受众也可能没有受众。这就是所谓的意向性,如何去吸引受众或者稳定受众这就是市场的意义。在有买方、卖方、产品、环境组成的市场中,如何在维持四方平衡的基础下,使卖方利益最大化,一直是人们研究所向。波兰·茵加登提出了未定点理论,他认为审美对象包括了太多的潜在因素,其中与意向性相关联的事务都没有质的确定,只是一些未定点。对与影视市场来说,也是如此。一部电影制作出来,它将面临太多的问题,并不是单单用买方、卖方、产品、环境能衡量的。在任何一个环节中都包含太多的未定点,但这些未定点并不是没有规律的。这也是我们在预计市场时一个很好的经验和技巧。解释学创始人之一海德格尔,他发现了解释学和存在理论,并给现象学在存在理论的基础上赋予了解释学的维度。审美对象因自我的存在而具有现实的解释。这个理论在我们影视中是显而易见的。一部作品,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投资人可以理解为利益的转换品,导演眼中是第七艺术,观众眼里是一场娱乐,又或是一场心灵的震撼。另一位现象学家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解释了影视作品的意义,即对话理论。艺术存在于文本与读者的对话中,作品的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文本呼唤理解,读者积极应答,变形成了对话。在如今的影视市场,有些人忽视了这一点,在追求利益和市场规律时恰恰没有重视电影与观众间的对话关系。

二、影视作品中的接受美学

在艺术作品中,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都存在这样一种美学现象。那就是接受美学,它更一步强化了读者的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作者中心论的理论偏差。姚斯提出艺术作品的生命不是来自它本身,而是艺术作品与人类的相互作用。这也是影视作品带有社交性的原因。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必定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它不是由影视作品形成,是在不同的受众个人之间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文化素养、生理机制等。文学作品中期待视野存在于三个层面:文本层面(这部作品是小说还是散文,文体是什么等)、形象层面(艺术形象的期待)、意蕴层面。在所有受众面前,这种期待视野分为个人期待视野和集体期待视野。这也是为什么一部影视作品在未制作完成之前,就已经被打上了众多烙印。

伊瑟尔提出了空白点理论,也是艺术作品中未表现出来的,要读者去想象的。影视作品不应单单是叙述故事,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它应该结合试听手法,内容更应像一个“图示化”的框架。在这个框架每层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空白点,召唤受众。形成召唤机制,吸引受众介入。一部影视作品不应只是导演的一度创作,更在于与受众之间的二度创作。一度创造的第一文本是可以发展成无数个第二文本的。正如“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当下影视市场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影视行业形成了什么热门就制作什么的跟风现象。一部青春题材的作品走红,一大批青春电影就会泛滥。当下导演更应该去思考自己的作品如何能与观众之间形成对话,而不仅仅是灌输。

参考文献:

[1]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114-115.

[2]孟固.电影艺术的文学解读[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

[3]李琳琳.浅析电影的奇观本质与当代电影的奇观化[J].电影评介,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释学接受美学现象学
李永刚著《历史主义与解释学》推介
“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内在话语
学习共同体的现象学阐释与应用
朱熹《孟子》学的解释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