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花
(济南柏斯艺术培训学校 山东 济南 250001)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时,邀请近代曲学大师吴梅赴北京大学任教,主讲古乐曲,使吴梅第一次有机会把中国古典戏曲搬上大学讲堂。在北大的5年间,他不仅教学,而且研究学习前人成果,并结合自己制曲、谱曲、度曲的经验,完成了他的主要学术著作《词余讲义》(后改名为《曲学通论》),引起了北京知识界对昆曲的极大兴趣,也培养出许之衡、俞平伯、钱南扬等较有成就的门生。正是由于吴梅先生及其弟子为昆曲在高校校园中的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使得北大这样一所全国最高学府里留下了昆曲传承的良好传统。1922年,由于时局不稳、思念家乡之故,吴梅离开了北大,之后便推荐其弟子许之衡在北大不间断地传承曲学衣钵。1928年,已经在燕京、清华教授戏曲小说的俞平伯等人正式组织了北京曲社“来薰社”。后在1946年,俞平伯回到北大执教,10年之后他又发起创办北京昆曲研习社,延续着昆曲与大学密切关联的传承之路。1991年,北大京昆社成立,由艺术教研室教师骆正负责组织活动,主要是在青年学生中培养京昆艺术的爱好者,弘扬传统文化。除了每周学唱外,还邀请京昆艺术名家来校讲学和演出。与此同时,他为全校学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戏曲欣赏”“戏曲基础知识”和“传统戏曲与现在审美心理”,同样为昆曲在高校校园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吴梅先生亦曾任东吴大学堂教习,东吴大学堂即苏州大学的前身,吴先生在东吴大学堂的短暂执教,也为苏大播种下了一颗昆曲校园传承的种子。在1989年,苏州大学中文系与苏州昆剧传习所联合举办了昆曲艺术本科班,尝试培养既懂表、导演等舞台知识,又懂昆曲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扎实文学历史功底的学生。在1991年初,也即昆曲班开办一年半之际,成立了“苏州大学东吴曲社”,作为苏州大学昆曲爱好者的业余社团,以推动昆曲抢救振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师生文化素养、丰富校园精神生活为宗旨,开展教唱、观摩、讲座、研讨、对外交流及组织演唱等形式多样的昆曲活动。在1993年夏昆曲班毕业以后,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转型为面向普通学生的素质教育,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开展。
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6所高校的昆曲传承情况均多以校园业余社团的形式为主,内容相对单一,以唱为主,同时兼有身段表演和戏曲史论教学,也有依托当地昆剧院团,开展传承活动的形式。
2004至2005年间,以白先勇为制作人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高校进行巡演。白先勇团队选择这8所高校巡演颇具深意,白先勇认为:苏大位于昆曲之乡,且是苏州昆剧院的所在地,在苏大演出意义非凡。而北大是中国大陆高校的龙头,自上世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是引领中国文艺思潮的先锋,人文传统深厚,在北大演出对全国文化界有指针性作用。北师大也是重要的一站,因为北师大学生毕业后多半从事文教工作,他们在推广文化事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若他们爱上昆曲,日后持续再影响他们未来的学生,观众也会一代代传下去。选择南开大学,更多的是继承传统艺术在前民国时代的一种生存发展传统,戏曲演员必须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才红得起来,由此可看出天津观众看戏的水准之高。对于选择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进行巡演,白先勇同样认为三所高校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①
2009年秋天,青春版《牡丹亭》八大高校巡演过后,在白先勇的主导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在北大设立“白先勇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计划从2009年开始,从开设昆曲选修课、举办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文化周活动、设立昆曲传承扶持基金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昆曲在高校的传承实践。
继北大昆曲传承基地设立之后,苏州大学于2010年4月也启动了“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成为国内第二个高校昆曲传承基地。不仅每月在苏州大学推出一到两个昆曲专场即小兰花班青年演员的折子戏专场,同时,每个月还有一到两个以学术讲解与剧场表演相结合的昆曲讲座,并在此基础上编辑全部演出、讲座的影像资料和文字材料,以便于推进昆曲学术理论研究。在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之外,还有一门“昆曲选修课”是由苏州大学文学院周秦教授开设,与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同时进行。
由于白先勇昆曲传承基地仅设立于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没有在其他6所高校开展,故下文以白先勇设立的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的昆曲传承实践活动为代表,来剖析当代高校昆曲传承的特点。
(一)开设“案头”与“场上”并重的选修课
北大第一期昆曲选修课自2010年3月份开始,至6月份结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每周一次,学分2分。期末考核办法论文占25%,要求能有对昆曲的独到看法和独立思考;期末的开卷考试占70%,要求对昆曲有独立思考而不是对资料进行记忆,课堂交流占5%。开课之初发放书单给同学们,并要求阅读折子戏的文本。授课的教师分别是来自两岸三地的高校教授、国内优秀的舞台设计师和昆曲表导演艺术家。课程内容是以专家学者讲解文本文字配合昆曲表演艺术家的课堂示范表演为主,同时讨论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要素:制作观念、剧本改编、导演手法、演员训练、舞台灯光设计、服装造型设计等。
从授课教师的阵容、课程内容的设置及授课方式的多样,都可以看出不同于传统(以昆曲史论为主讲内容兼有单一学唱)的高校昆曲传承方式。新的教学传承理念使晦涩难懂的文本文字,在专家学者的讲解和昆曲表演艺术家的课堂示范表演中,变得鲜活起来,拉近了青年学子们与这门古老艺术的距离;导演手法、演员训练、舞台灯光设计、服装造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更使学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昆曲艺术在内容上的尽善和形式上的尽美,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极大热情。
(二)舞台教学的引入
在课堂教学之外,为使高校学子对昆曲有更感性的认识与解读,让他们能够理解“昆曲表演适度表达”的不易之处,“北京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发起了招募在校学生,成立“校园版《牡丹亭》工作坊”的活动,工作坊在学生中寻找昆曲爱好者,从中选取演员和工作人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演唱昆曲《牡丹亭》选段,令其亲身感悟昆曲的美学精神和表演精髓。
舞台教学主要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小兰花班的青年演员沈丰英、沈国芳、俞玖林等担任指导教师,分别从昆曲的手、眼、身、法、步教起,对于出演校园版《牡丹亭》的同学,则是一对一专门教学,教学内容为身段表演、念唱表演、化妆及舞台表演等。为了调动更多喜爱传统艺术的大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让更多喜爱昆曲艺术的同学加入其中,学员们经过3个月的学习后,于2010年7月利用暑假时间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了阶段性成果汇报表演。由于学习时间的短促等原因,此次表演为半公开式带妆演出,但演出较为成功。
(一)历史意义
回顾昆曲600年发展史,不难发现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对昆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物和事件,不论是萌芽之初、鼎盛之时,还是濒临衰微时刻,正是这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才使得昆曲绵延至今,未曾消亡。正如民国初期的实业家穆藕初在苏州五亩园开办昆剧传习所,培养了昆曲史上著名的“传字辈”表演人才,为昆曲这一古老剧种的存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昆剧传习所,我们现在恐怕只能在戏本和工尺谱中见到昆剧了。于此,不得不敬佩前人对昆曲艺术的真知灼见和远大目光。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纷纷成立昆剧院团,传字辈艺人在此时期培养了新一代昆曲表演艺术家,他们成为今天昆曲舞台上的中坚力量。新时期以来,经过近百年的低迷后,昆曲在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为昆曲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提供了契机。
白先勇的高校昆曲传承计划无疑是在承前人之伟业续写昆曲发展史,他与吴梅大师因时代的不同,对昆曲进行传承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在高校校园推广传统文化、传承昆曲艺术方面却是相同的,是对蔡元培、吴梅等大师复兴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就如同《牡丹亭》被誉为上承《西厢》下启《红楼》一样,他对于高校昆曲传承史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样是继承前人启发来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搭建学习新平台,增强学习趣味性。公司打破传统的集中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宝胜文化杂志、网站、办公OA系统等媒介,建立党员微信群、党建工作交流群,实现党员全覆盖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公司OA办公系统开设“党建在线”、“党务公开”、“两学一做”等专栏,将党的最新理论、中航最新要求、党员发展等内容及时传达,让新思想新动态在指尖滑动中深入脑海。
(二)社会价值
以“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为代表的昆曲当代高校传承,对以高校教师和青年学子为主体的知识分子来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学生们通过接触昆曲、学习昆曲甚至表演昆曲,领略到了昆曲文本的华丽、表演艺术的唯美、总体美学风格的淡雅,认识到昆曲是完全不同于当代快餐文化的独特艺术样式,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喜爱与倾慕,令他们不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疏离感,并且坚信学习传统文化能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人生境界。
由于昆曲传承活动与昆曲表演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而然地,昆曲演员有了更多的表演机会,他们被推到了青年学子的面前,受到学子们的热捧,俨然有了旧时戏曲名角的待遇,演员们找回了在舞台上的自信,也不再动摇其从艺的决心,同时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钻研昆曲表演技艺和文化知识。
昆曲在当代高校的传承盛况,也吸引了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对其进行资助。有实力的企业通常有既通晓市场规律又富于文化良知的企业家,他们看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看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又了解传承活动的现实窘境,总是会鼎力相助解决资金问题,如20世纪初的实业家、上海棉纱大王穆藕初资助创办昆剧传习所。当下昆曲在高校的传承活动,同样激起了北京可口可乐公司负责人莫卫斌对保存、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大力出资相助。
政府部门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发展向来比较重视,当代以“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为代表的高校传承活动带来的新气象,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当代昆曲传承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经验。
昆曲在高校的传承还改变了普通群众对旧时戏曲被称之为“下九流”的认识,他们开始重新认识昆曲,加之现代媒体对戏曲等传统文化的传播,书籍、音像资料等出版物的发行,使得普通群众也能越来越多地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可贵之处,从而改变以往认识,增强了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注释:
①参见白先勇《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八大名校巡演盛况纪实》,载《华文文学》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