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海珍+司国强
【关键词】 高效课堂;教师;误区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6—0069—01
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但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对新课程之理解,存在片面甚至断章取义的情况。反思一些优质课、观摩课,感到有很多不当之处。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滥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是新课程实施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但有些教师对此理解过于片面,好像非此就不可谓“新”,用少了就称不上“好课”。从新课导入到教学流程,从内容板书到材料提供,从提出问题到答案呈现,从知识归纳到教学小结,完全依靠多媒体,整节课无一个字的板书。学生就像看电影一样,一堂课下来,眼花缭乱,重点难点不突出,不会的照样不会。
二、表演做秀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此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很多课堂为了体现学生的“动”,热衷于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探究讨论、互动问答等。比如,进行角色体验,学生要演好,必须要具备大量的专业的功底和知识,不然很难“入戏” ;凭学生的认知水平,其结果不是羞羞答答,忸怩作态,让人感觉滑稽可笑,就是“木偶”般毫无表情地、刻板地背诵教师事先准备的脚本,只能无谓浪费时间,课堂变成一场乱哄哄的“闹剧”。一堂课下来,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倒一点没掌握住。
三、满堂发问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开放性的学习活动。课堂内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一般通过“问题”组织教学。因此,有的教师为了 “互动” 、“探究”,随便设计一些没有思考含量的问题,简单问答,满堂发问,缺乏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心灵交流,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甚至有的学校还以提问的次数来作为评价课堂优劣的标准。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发现、思考与感悟的过程,而且答案预设得多,生成得少,实际效果与教学初衷南辕北辙。
四、游离教材
新课标强调以教材教,而不再是简单地教教材。目前很多学校推广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上课全部依靠学案,学案内容也不涉及课本基础知识,忽视乃至游离教材,对此我认为不太恰当。既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即突出能力培养,也不忽视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能力不是空中楼阁。但也要忌讳只简单重述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能力的培养。
五、机械讨论
有计划地组织课堂讨论,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眼下的分组讨论,或者武断地把学生“一分为二”进行对抗,或者强制安排学生“男女辩论”,甚至有的通过“抓阄”、“抽签”等形式分组学习。因为忽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独立思维的权利。看似热烈,实则机械,因为没给学生创设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机会。我们不能死板地按空间座位、人为地按男女性别分组,而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立场观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情况。所以,在教学或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主动权,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决定,做学生思想的“独裁者”,切忌机械讨论。
六、一味表扬
激励是教育的灵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但不更正学生回答的错误、 不恰当地一味表扬,只能误导学生,误人子弟。学生无论怎样回答都嘉奖一番,甚至有“礼物”赠送: “真不错!”“你很棒!”“你肯定会成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 等等,滥用表扬,结果使得表扬失去应有的效果,学生还不知对错,心中一片茫然。
七、死守学案
学案导学不失为当前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如果单纯死守学案,课堂也会变得呆板、乏味,无丝毫教学教育机智可言,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要以学案为主,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适当时候顺势拓展和深化,用思想点燃课堂,让学生思维及时拓展、升华。这样既落实了学案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能力,还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把学案预设和课堂机智结合起来。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