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扇骨艺术的独立与发展1

2015-09-27 08:19杨祥民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5年2期
关键词:扇骨头型竹刻

文/ 杨祥民(南京邮电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古代扇骨艺术的独立与发展1

文/ 杨祥民(南京邮电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187.2015.02.012

中国传统扇子的扇骨,扇骨的制作一向十分考究,材质上多采用竹、木,也有名贵的象牙、牛角、兽骨、漆雕等。即使是竹、木所制扇骨,也常用到棕竹、佛肚竹、湘妃竹等名贵竹品,以及黄杨、紫檀、鸡翅、楠木等高档木材。再结合阳雕、微刻、烫花、髹漆、镶嵌以及手绘等精工制作,让扇骨发展成为可独立于扇面之外的重要的艺术形式。

总体来看,扇骨可分素骨和有工的两类,所谓素骨就是纯竹木类扇骨,不加任何装饰和雕刻,欣赏的是扇骨优美的造型,竹子的肌理和木质的天然花纹,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美。相对素骨,施以工艺的称为有工的扇骨,就是在素扇骨上运用种种装饰手段,例如雕刻、镶贴、镶嵌、髹饰漆骨、镂空透雕、烫花、手绘,金属扇骨还有錾刻等。扇骨的艺术有时还能与扇面的艺术鼎足而立,成为赏析和估价的重要因素。一把雕琢精美的扇骨,确实可称为一件完整的工艺美术作品,所以民间也不乏扇骨收藏者。

扇骨艺术的主要形式还是指雕刻艺术,它以扇骨为载体和表现形式,与扇面艺术交相辉映成趣:或形制古朴优美,幽雅别致;或用材奇珍异宝,光鲜亮丽;或装饰素净淡雅,赏心悦目;或雕刻巧夺天工,独辟蹊径。扇骨的自身材质和加工工艺,是构成扇骨艺术的两个重要方面。

历史上团扇雕柄很早就出现了,唐李肇《翰林志》记“每岁内赐”之物中,端午节有“青团镂竹大扇一柄”,这应是一种具备竹刻艺术装饰的团扇。但由于团扇的特殊形制,带给雕刻艺术的施展空间非常狭小,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雕刻艺术只是团扇的附属之物,仅仅具备工艺美术的装饰意义。扇骨艺术的独立要晚于扇面艺术,宋代时折扇出现,这对于扇骨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扇骨艺术自身的觉醒。

在折扇出现之前,团扇、麈尾扇的扇柄装饰已走向奢华。如麈尾扇一般是竹木柄,这种材料俯拾皆是。但发展到后来,王公贵族使用的扇柄变得珍奇富丽,如玉柄、犀角柄、象牙柄、玳瑁柄、鎏金柄,这类扇柄在所使用的材质上可谓登峰造极了。

最初折扇出现时扇骨也很普通,一般就使用松木、桧木等木料。后来扇骨的材料变为以竹为主,最常用的是玉竹和白竹,另外还有棕竹、乌竹、梅鹿、湘妃、方竹、佛肚、老松竹、樱桃红等名贵品种。

也有扇骨使用上等的木料,如乌木、紫檀、白檀、楠木、鸡翅、黄杨、桃丝木等。其他的材质如象牙、兽骨、玳瑁、牛角甚至黄金,也用到了扇骨的制作中来。宋代的扇骨材质有的就已经非常华贵,据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记载:“今人用折叠扇,以蒸竹为骨,夹以绫罗,贵家或以象牙为骨,饰以金银……”1[宋]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8页。在后来长期发展中,扇骨从未间断对珍贵材质的追求,如清代王廷鼎《杖扇新录》所言:“骨用湘妃、桃丝、乌木、檀香、象牙、玳瑁,一切珍奇之品。”2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第九册,神州国光社1947年,第221页。

科研是现代高校与教学并列的目标之一,而科研的专利化又是对科研最有效的利益保护机制。在高校内部,大都建有一些独立机构,负责高校的技术转移、投资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但各机构运行机制不健全,人事关系复杂,缺少相关方面的人才以及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很好地为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目前大部分专利技术的申请、保护工作主要由教授或团队负责,也由此导致没有系统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专利转化工作得以实施。

明代是折扇发展空前兴盛的时期,也是扇骨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类的时期。明代折扇势压团扇,使扇骨的地位更为凸现出来,扇子的雅俗优劣,取决于扇面和扇骨两个方面。折扇平时呈折叠之状,首先示人以扇骨的形象,扇骨成为折扇的一个门面。扇骨艺术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扇骨无形的艺术价值远远高出了扇骨自身有形的材质价值,即精神价值超过物质价值,而且前者成为决定扇骨价值的首要因素。

明代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记:

“今吴中摺扇,凡紫檀、象牙、乌木者,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惟骨为时所尚。往时名手有马勋、马福、刘永晖之属,其值数铢。近年则有沈少楼、柳玉台,价遂至一金,而蒋苏台同时,尤称绝技,一柄至直三四金,冶儿争购,如大骨董,然亦扇妖也。”3[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折扇》,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63页。

从这段文字我们了解到,材质贵重的扇骨如紫檀、象牙、乌木之类,反而被当时人们“目为俗制”,恰恰廉价的棕竹、毛竹等竹制扇骨被视为“怀袖雅物”,“惟骨为时所尚”。那些著名的制扇家如马勋等,其实主要是在制作扇骨方面术业专攻,他们所制扇骨的艺术价值,已经远远高出扇骨的材质价值,精湛的技艺是造就扇骨艺术独立价值的主要因素。晚明文人喜以“妖”字来指斥当下的流行时尚,“扇妖”之称谓,正反映了扇骨的文化艺术价值在社会大众中受到的普遍认同。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另有记载:

“姑苏最重书画扇,其骨以白竹、棕竹、乌木、紫白檀、湘妃、眉绿等为之,间有用牙及玳瑁者。有员(圆)头、直根、绦环、结子、板板花诸式。素白金面,购求名笔图写,佳者价绝高。其匠作则有李昭、李赞、马勋、蒋三、柳玉台、沈少楼诸人,皆高手也。纸敝墨渝,不堪怀袖,别装卷册以供玩,相沿既久,习以成风,至称为姑苏人事,然实俗制,不如川扇适用耳。”4[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七,《长物志·洛阳名园记·艮岳记》合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7页。

文震亨所记载的扇子制作精致而奢华,扇骨尤为考究。“别装卷册以供玩”,“不如川扇适用”,则说明苏扇之制大抵已脱离实用价值。这些制扇高手所制扇骨的风格特点,当时大收藏家汪砢玉另有一些更为详实的描述:

“吴中刘永辉用刀削骨而不打磨;李昭惯作爪子十三骨;马勋善圆头,棕竹尤精;蒋苏台兼善直根,其巧在销;沈少楼善仿马勋、柳玉台,技兼蒋、李;闵二舍稍次沈、柳,近金陵荷叶李,开合如川扇之便。”5[明]汪砢玉:《珊瑚网》卷四十六《名画题跋二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中国竹刻艺术于明清时期臻于完善,三四百年间见于论著、有姓名可考的竹刻家就有两三百人,而从事竹刻者无不雕制扇骨。例如李昭、刘永晖、沈少楼、蒋苏台、柳玉台、马勋、马福、方氏艺人等,他们都是以制扇和刻骨闻名于世。明清江南一带的竹刻艺术,还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竹刻、以上海嘉定为中心的嘉定派竹刻。金陵派创始人为李耀、濮仲谦,《竹个丛钞》称李耀“善雕扇骨,镌花草皆玲珑有致,亦能刻牙章,尝为文三桥(文征明之子)捉刀”;濮仲谦治竹不耐精雕细琢,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凿磨即已成器,与“三朱”风格迥然不同。金陵派比较著名的竹刻艺人还有李赞和蒋诚,清代中前期这一流派的代表为潘西凤等人,直到清末南京竹刻业仍很兴旺。嘉定派的代表是“三朱”,即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代,继之有秦一爵、沈汉川等人,自明正德、嘉靖至清嘉庆年间传承有序,仅《竹人录》所载嘉定刻竹名手就有六十七人,可谓人才济济。

初期扇骨的制作主要由民间艺人来完成,多是在小作坊中快速成型,被归为“作家货”的范畴,即现在所称的“行货”、“大路货”。因其艺术水准确实不高,只能是工艺品而非艺术品。扇骨真正登上大雅之堂和显著提高地位,则是由于书画家、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他们推动了扇骨的艺术化、文人化、高档化发展,终于进化成为独立的艺术品。这也符合中国艺术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从民间艺术的母体上生长出来,经由上层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推崇而身价倍增,成为高贵的独立的艺术品。

刻竹艺人或工匠是用刻刀在竹上“绘画”,但刻竹绘画与画家绘画仍有巨大的不同。至清末民初,众多书画家参与了扇骨的创作,如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就曾刻制扇骨。书画家参与扇骨的创作,使扇骨雕刻多了些书卷气,大大提高了扇骨的艺术水准,并且增加了诸多雕刻艺术品类。

竹刻家与书画家的关系,也因扇子艺术而彼此密切起来,这有助于提高竹刻家的地位和声誉。明代有些著名的书画家如文征明,非方氏制的“方扇”不书,非名手李永辉、李昭、马勋、曹大本的制扇不画。也有文献记载,周臣画扇喜用曹大本制的,陈淳喜用马勋制扇,仇英喜用柳玉台制扇等。

扇骨雕刻艺术还有些类似于中国的篆刻艺术,其难处不在于刀法,而是要求刻手具备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综合文化造诣。竹刻与篆刻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例如要求古雅,追求文逸超俗的效果,以体现文人气息为上,崇尚具有书卷气息的文作,对有官宦气、富贵商廛气的匠作则不以为然,这正对应了中国文化的一贯品格。清乾隆、道光年间的杨聋石,在篆刻艺术上有“江南第一名手”之誉,其刻骨制扇亦是十分精到。杨聋石竹刻善摹金石文字,刀法深圆,风格独特,上海博物馆还藏有他的一柄竹刻“梅花”扇骨。

清代 乌木阳刻荷渚凫鹤图扇骨

扇骨雕刻在清末和民国更是呈一时之盛,亦可看作扇骨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扇骨的雕刻越来越精细,表现的手法也越来越多,在前人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清末民初以前,竹刻和扇骨雕刻盛于江南,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扇骨雕刻艺人在北京大量涌现,大有雕刻艺术重心北移之势,呈现出中国扇骨雕刻南北全盛的面貌。一时间名家辈出,如金绍堂(东溪)、金绍坊(西厓)、高心泉、白铎斋、张志鱼、张家秀、余伯雨、吴迪生等。民国时期人们还能看到扇骨在店铺中单独出售,独立标价,而且扇骨的制作也像书法、绘画作品一样,可以提前订做,可以提出有关式样及内容要求。今天人们所能看到存世的优异扇骨,也大都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作品。

扇骨艺术运用了雕刻工艺的全部手段,在中国书画、民俗吉祥图案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对扇骨进行装饰美化,使其呈现出赏心悦目的艺术色彩,并具备较为浓厚的文化趣味。扇骨雕刻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别:一类是书画;一类是图案;一类是金石文字。应该说,书画类题材是扇雕跻身于艺术品领域的一个重要阶梯。在折扇边骨上雕刻,大多一侧刻字,一侧镌画,相互配合辉映成趣。有时扇骨雕刻的内容与扇面内容相关,两者相辅相成,不仅更加丰富了扇子的文化内涵,而且大大提高了扇子的艺术审美价值。

在扇骨上作书画类雕刻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以别人完成的书画作为粉本,移植到扇骨之上。这种方法难度很大,因为扇骨较窄,形状也难于处理,移植时雕刻家还要有再创作的成分。第二种是请书画家在扇骨上起稿,然后由雕刻家奏刀,这种组合常常产生扇刻中佳作。第三种是集雕刻家与书画家于一人,直接在扇骨上施雕,或自作稿自刻。如果刻手本人就是书画名家,如清代的杨聋石、赵之谦等,自然会有佳作问世。

中国文化里竹子素有“君子”寓意,扇骨的雕刻主要是施于竹类扇骨。而那些名贵的紫檀、玳瑁等其自身材质本就非常精美,且天然生成,不宜再进行深度的雕琢加工。在竹类中自身装饰性很强的凤眼竹、湘妃竹、佛肚竹等,也不常用来进行雕饰。唯有玉竹,晶莹素净,易于精雕细琢,使之身价倍增,成为主要的雕刻对象。

对于扇骨来说,首先是取材,而关键是精工,要经过打磨、髹漆、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流程。若是竹料,还要先经过选、煮、晒、劈、成型、烘烤等一系列工艺,然后才进行打磨。除竹材外,其余如乌木、牙、骨、角等也需打磨,然后髹漆。打磨、髹漆这两步主要完成骨子的光色之美;而雕刻、镶嵌是为了对骨子的装点美饰。各方工艺协作配合,共同推动了扇骨的艺术化进程。

扇骨雕刻大都属于雕刻中的平刻,即平面雕刻,又可分为阴刻和阳刻。阴刻类似篆刻中的白文,阳刻类似朱文。一般而言,阴刻更讲究刀法,贵在用刀如笔;阳刻注重布局构图及造型。阴刻可分单刀和双刀,这也与篆刻相仿,单刀有深刻浅刻之分,明清时浅刻颇受欢迎,民国以后颇重深刻。浅刻不是用针在竹子上划道,它也是有笔锋的,但它的笔锋刀法都要在很浅的刀刻中体现。因刻痕很浅,往往需在高光下才能看清刀痕。“毛雕”就是浅刻中的一种,竹刻中难度最高的工艺之一,这种雕刻既要显示出雕刻内容的清晰,又要显现出雕刻的功力,民国后基本上已失传。深刻是阴刻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常见的阴刻深刻一般是树木山石、人物,刀法犀利,笔锋毕现。

几种常见的折扇扇头类型示意图

阳刻与阴刻一样,是竹刻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阳刻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留青,二是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三是透雕。留青,又叫皮雕,是利用竹子表面的青筠的颜色,与竹肌颜色形成差异。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是指阳文雕刻程度的差异。透雕应用在扇骨上并不少见,但扇骨透雕与其它竹刻中的透雕不同,多是一些吉祥图案或是几何图形。硬木中的透雕大概和减轻扇骨自身的重量有直接关系。在扇骨中,因受材质所限,高浮雕基本没有。扇骨的雕刻主要集中在玉竹上,但也有在其他材质上施刀者。如象牙扇骨上的微雕和浮雕、透雕,乌木、黄杨木扇骨上的透雕,竹扇骨髹漆后的雕漆、剔漆等等。可以说,在扇骨的装饰中,用尽了不同门类的雕刻工艺。

折扇扇骨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扇骨底端的头型上,即扇骨聚头处的柄部形状,又叫做端型,这是折扇十分具有特点的一个部分。扇骨的头型在折扇初兴时仅有几种,例如方头、圆头以及从日本传入的“和尚头”。后来扇骨的头型发展到一百多种,有平头、鱼尾、椭圆、葫芦、雁首、梅花、花瓣、如意、橄榄、云头、垂露、瓶口、鸭头、尖头、玉兰头等众多样式。古代一些制扇名家制扇,还将扇骨头型置于名前,独具风格,如乾隆年间《吴县志》卷七九《人物•工伎》载:“马(勋)圆头、李(昭)尖头、柳(玉台)方头、蒋(苏台)沈(少楼)方圆并精,各擅其巧。”

总体来看,扇骨的头型主要分为五大类:方型,圆型,尖型,曲型,其他的类型可另外归为一类,这五大类是扇骨款式的一个总体表现。方型扇骨头型的代表是直式方头扇,它也是折扇扇骨的原始式样,形态较为简单质朴,类似一长而窄的梯形。圆型扇骨头型的代表是和尚头型,这种扇骨在聚头处以扇钉为圆心呈一圆状,其圆而光亮的式样如同和尚的光头,故俗称“和尚头”,根据扇头的大小,具体又能分为大圆和小圆。尖型扇骨头型的代表是明代称为“尖根”的扇骨,扇头尖如矛头,这种扇骨不太常见,多用于十六档大扇,外观有剔透之感。曲型扇骨头型的代表是波浪式扇骨,头型为一弧形状,其大骨小骨俱作弯曲如水波蛇行状,相邻两根扇骨的波峰波谷交错成趣。另外也有方头型的波浪式扇骨。其他类型扇骨头型为形状较为特殊者,例如燕尾式是扇端处中间凹进,似燕尾形状;如意头是指扇骨的大骨整体似一柄如意;葫芦头型是扇头像一只葫芦;玉兰花头型是形如玉兰花状的头型,等等。

几百年来,制扇艺人殚思竭虑,用平生之艺在这小小的扇骨上极尽能事,使之新意迭出,数不胜数,呈现出精彩的艺术气象,这些都有力开拓了中国扇子艺术发展的广阔天地。

(责任编辑:姥海永)

The In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Shan Gu Art

中国古代扇子的扇骨,独立和发展成为一种可与扇面并列的艺术形式,在历史上还涌现出一批重要的扇骨艺术家。扇骨艺术不仅非常重视扇骨材质,而且以雕刻、烫花、髹漆、镶嵌、描绘等精致的制作工艺,塑造出丰富的外在形式,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扇骨艺术与传统文人的关系也很密切,浸渍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可谓是一种意蕴甚丰的文化器物。

In ancient China,the in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Shan Gu art☒and become a kind of art form juxtaposed with the fan painting art.It has emerged a number of important Shan Gu artists in history.Shan Gu art is not onl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aterial,but also with engraving,hot flowers,painted,mosaic,dep icting other fine craftsmanship,create a wealth of external form,produce unique artistic charm.At the same tim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n Gu art and traditional literati is also very close,dipping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ideas. So,the Shan Gu can be described as a rich connotation cultural artifacts.

扇骨;竹刻;折扇;扇头

Shan Gu; Bamboo carving; Folding fan; The fan head

杨祥民,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研究方向:艺术史论。

1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2SJD760049)和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金项目“中国扇文化研究”(项目编号:NYS21400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扇骨头型竹刻
竹刻扇骨,方寸间的素雅精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头型吸能试验方法分析与研究
某轻型客车行人头型碰撞保护研究
浅析现当代嘉定竹刻的发展与传承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
高速列车头型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
当代竹刻 百花齐放
摺扇收藏成新寵 亦賞玩亦升值
折扇收藏:扇骨渐成市场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