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维忠 易 尧
(花垣县边城镇中心小学 湖南湘西州 416400)
11月3日,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基于融合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混合研训暨教学点资源应用课程开发活动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边城小学举办。活动围绕如何通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创新教学点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农村教师培训方式提升参训实效两条主线展开。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来自湘、黔、渝三省市的五位教师分别教学三堂音乐与两堂美术课。首先,由教师在自主备课的基础上开展常态化教学。课后,执教老师与指导专家、学科团队一起进行现场磨课,并围绕“融合”的理念开展研讨交流。各位专家结合课例,对观课教师就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带领观课教师和执教教师一起进行现场创课教学活动。最后,五名教师吸纳专家现场诊断、同行现场研讨提出的教学建议,就同样的教学内容,再次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新一轮的现场创课教学活动,高质量完成二次教学,创造性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与任务,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参训学员的高度评价。下面笔者就本次活动中执教的美术课《各式各样的鞋》进行案例分析。
(一) 教材分析:《各式各样的鞋》是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11课,这是一节“设计·制作”领域的美术课。课文既介绍了古人的鞋,也展示了今人的鞋,还有学生制作的鞋。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简略了解鞋的历史、鞋的发展变化,并向大师们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这一学龄儿童是探索创新与动手实践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简略了解鞋的历史,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大胆进行创新,动手完成自己的创作。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鞋的文化、发展和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色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使用各种方法制作出有趣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动手能力和体验创造美的乐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能尝试制作出有趣的鞋。
(五)教学难点:能制作和装饰出造型独特有趣的鞋。
(六)教具准备:课件、实物鞋等。
(七) 学具准备:各种彩卡纸、双面胶、剪刀、彩泥、画纸等。
(八)教学过程:
●原生态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
(1)猜一猜:出示谜语(稀奇古怪一条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边)。
(2)出示鞋,对话:
师:鞋有什么作用?(鞋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它能保护我们的脚,冬天还能够保暖,穿上一双漂亮的鞋能使我更美丽。)讲述鞋的发展史,引出课题。
2.欣赏图片,了解各式各样的鞋
(1) 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古代的鞋和不同民族的鞋(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等进行欣赏)。
(2) 出示现代各种不同类型的鞋,让学生说说各种鞋子的不同材料、不同适用场所等。
(3) 欣赏外形夸张的鞋,进一步了解鞋造型变化的趣味性。
3.观察探索制作方法
(1) 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这些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怎样制作?
(2)它由几个部分组成?
(3)鞋底和鞋面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
4.制作示范(看视频)
鞋子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1) 制作鞋底(任意变形)
(2) 制作鞋面(任意变形)
(3)粘贴连接并装饰(绘画、剪贴装饰等)
5.欣赏同龄人作品,打开创作思路
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每双鞋有什么不同(鞋面、鞋底、装饰、颜色等有变化)?
6.学生制作
(1)提问: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打算设计一双怎样的鞋呢?小组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那我们的想法能不能变成现实呢?比一比哪个小组制作的鞋子最有创意?
(2)提醒学生制作时要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和教室卫生习惯。
(3)教师巡导协助学生解决在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7.作品展评
(1) 学生评价。
(2) 教师小结。
总结:今天呀!同学们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做出了自己喜欢的鞋子,我想只要同学们平常勤动手、肯动脑,就会做出更好更有趣的鞋。
●课堂成功之处:
1.本节课最成功处便是在学生的创作中,整个教室里呈现出积极的创作激情,大家兴致很高。
2.学习目标明确,充分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资源。
●不足之处:
师生互动不够深入;教师讲解过多,使学生制作的时间没有掌握好,需要压缩;评价过程没有到位,要通过评价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加入学习;课堂练习有半数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改进设想:
1.将课程的时间掌握得更加精准。
2.评价机制落到实处。
3.对于数字资源包的素材要学会取舍,取其精华,融合本民族特色的元素。
4.让更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各式各样的鞋。
●磨课后教学过程
1.导入
(1)观察学生脚上穿的鞋直接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课堂就在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直接进入主题,不浪费时间。
(2) 出示鞋谈话。
师:观察凤凰县天下第一大草鞋,谈鞋有什么作用?
2.欣赏图片,了解各式各样的鞋
(1)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古代的鞋和不同民族的鞋(重点突出本地区苗族的绣花鞋)。
(2)出示现代各种不同类型实用的鞋。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鞋的发展及鞋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广泛的文化浸染,感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厚重,同时也为制作鞋子做铺垫。
3.观察探索鞋的组成
(1) 借用学生脚上穿的具有代表性的实物鞋,让学生观察鞋由几个部分组成?
(2)鞋底和鞋面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
4.视频制作示范
鞋子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1) 制作鞋底。
(2) 制作鞋面。
(3)粘贴连接并装饰。
【设计意图】用大屏幕动画向学生展示拖鞋的制作过程,简约而不简单的方法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意愿。
5.欣赏同龄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每双鞋有什么不同(鞋面、鞋底、装饰、颜色等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同龄学生创意鞋作品的欣赏,给学生以更多的启发,也使学生感到创意就在自己身边。
6.学生制作
(1)提问: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打算设计一双怎样的鞋呢?
(2)提醒学生制作时要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和教室卫生习惯。
(3)教师巡导协助学生解决在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意图】播放背景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7.作品展评(教师先提出评价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审美)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同时互相进行启发,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心理素质。
8.总结
师:(看贴满黑板的创意鞋)同学们多了不起呀!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做出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鞋。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富有创造精神。我相信,同学们将来肯定有人会成为鞋子的设计大师!
【设计意图】用激励的语言对学生的才能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将来可以走上设计师之路。
●课堂成功之处:
1.教学设计更加精炼。
2.课件精简,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有民族特色。
3.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展示评价到位。
●不足之处:
1.学生动手制作速度有点慢。
2.教学语言要精简,不可太啰嗦。
总结这两堂教学案例,我认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美术课堂要创新教学,至少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资源应用宜简不宜繁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每一课中都有许多资源供我们参考、利用。就课件来讲,有的教师在对多媒体教学方法不熟悉的情况下,看到现成的资源,不加思考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就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应用。这样的课件往往与教学现实相差甚远,有的则只追求好看花哨,达不到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要制作课件,使课件符合实际教学需要,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如本节课的课件由第一次的29张锐减至第二次的18张,同时更换添加了最具地方苗族特色的绣花鞋、凤凰县天下第一大草鞋等。
(二)时间安排宜松不宜紧
要将整堂课所有的要点贯穿起来,就要注意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时间的分配与控制。要把主要的时间用在审美、技能教学环节上,用在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交流讨论等互动活动和对学生的学法引导上,时间长短反映出教学内容的量是否过多或过少,是否需要调整。量大了,学生学得很赶、很累,效果也不见得好;量少了,学生“吃不饱”。学会调控时间,这是作为教师的一门基本功。教学内容安排要详略得当,分重点,分主次。
(三)表现形式宜多不宜少
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那就得给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空间。如在《各式各样的鞋》的教学中,执教老师在学生制作前,先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则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提取材料,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有了自信,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用泥捏出的各式各样的鞋中,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造美好未来的豪情。
(四)课堂评价宜褒不宜贬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对于画得特别好的学生,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于画得差的学生,则要发现他的“亮点”,表扬他“敢于创新”“线条流畅”等等,从而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教师要给孩子评价自我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课外,在优秀作业上写“大家风范”“惟妙惟肖”等褒扬的词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相信下一张会更漂亮”等激励性语言,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五)挖掘资源宜有不宜无
我们使用的美术新课程教材,较之以前的教材有很大改观,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上下了功夫,但仍存在着某些缺憾。作为农村的美术老师,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往往受到条件的限制,比如学生颜料和画纸的缺乏等,资源的匮乏常常影响教学的正常展开。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环境资源,指导和带领学生根据季节和地域特征,就地取材来拓宽美术的课程资源。农村环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美术课的内容,如玩泥巴做雕塑、把茅草杆作成工艺品等等,让农村的美术课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谛,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