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柳华芳
用人海战术或复制模式是无法真正挑战三星、LG这些巨头公司的,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元器件掌握在谁手里,谁就更容易成为产业链的最终赢家。
小米、乐视大战已经告一段落,谈到互联网电视大战,有人评论说:“中国企业就是这样恶性竞争,多少年了还是这样,争来夺去,最后老大还是人家三星。我纳闷为什么三星这么安静却总是这么强呢?原来元器件都用的是人家的。”
其实,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智能电视,在元器件层面还是离不开韩系老牌巨头,国产厂商往往在一次战斗中激情碰撞,甚至取得一些优势,但是却赢不了整个战争。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用人海战术或复制模式是无法真正挑战三星、LG这些巨头公司的,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元器件掌握在谁手里,谁就更容易成为产业链的最终赢家。
在智能电视市场里,小米电视率先挑战乐视,自然是小米电视份额不如乐视,小米电视的尺寸选择太少,两家打得火热,甚至产生做空效果,海信还挤进来揩油了一把,但是,三星、LG们却一声不发。市场上的挑战通常有一个规律,老大不会主动去挑战老二,如果单从互联网系厂商抛出的互联网电视概念来看,乐视、小米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一些优势,但是,放在整个智能电视市场里,老大既不是小米,也不是乐视。
事实上,互联网电商渠道只占电视销售的18%左右,2014年的总销售量大约4300万,而且在小幅下滑,所以,乐视说的是自己在互联网电视概念的品类里是第一,当然,创维、海信等一波国内厂商也纷纷跳出来说自己是XXX第一。不过,在智能电视行业里,真正的老大是三星,三星已经多年盘踞全球电视行业老大的位置,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014年三星全球电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9.2%,这意味着全球每卖3台电视,就有1台是三星。
三星在全球市场里毫无疑问是老大,在中国市场则重点推动自己的超高清电视(特别是曲面电视)占据更多的高端市场,而创维、海信、TCL等老牌电视厂商在不同的省份区域各自有自己的势力范围,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市场地位。在中国市场,三星更看重的是利润较高的中高端市场,国内厂商则厮杀在相对利润率更低的中低端市场,国内市场的销售量第一的名分似乎一直在换来换去。
三星厉害之处在于产业链优势,在高端电视面板、芯片等方面都有大幅优势,这是国内厂商多年来一直无法触及的天花板,所以,国内厂商的激烈竞争主要密集在拼中低端的销量上,厮杀之后再厮杀,杀来杀去谁也没有成为真正的大赢家。
曲面电视是三星把控高端市场的产品,三星已经抢占了曲面电视的80%以上的市场份额,利润率自然很可观,由于面板优势摆在那里,国内厂商短时间内根本追不上来。三星SUHD系列在高端电视领域抢占了市场先机,LG保持追赶姿势,国内大多数厂商保持瞪眼姿势,量产曲面电视是一件有挑战的事情。
业内人士认为,曲面是一个分水岭,高端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会是曲面的天下,然后,接下来是超高清、高清的平面电视,在中等尺寸的平板电视领域竞争会非常激烈。国内大多数厂商会密集在中等尺寸的高清电视领域,乐视TV、小米电视也在这个区间里,所以,乐视、小米之间的争夺不会影响到三星的高端市场,却会在国产中端市场里掀起风暴。
如果用乐视的话说,互联网电视是智能电视行业的一个品类,那么,互联网电视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会对三星这样的巨头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国内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视频内容行业不可能出现绝对垄断者,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不需要形成垄断,乐视TV、小米电视的玩法也能取得自己的一份天地,服务自己的用户。但是,乐视或小米很难颠覆整个电视行业,因为中国的视频网站实力越来越平均化,三星、LG等国内外老牌厂商并不需要像乐视、小米那样去建设内容生态,开放给内容合作方就可以了,会有专门的企业来做这个接入服务。
电视,这个产品往往出现在家庭客厅、会议室、酒吧、办公室、酒店等场景下,不同场景下需求不尽相同,不同家庭成员结构的观看习惯也很不同。在不需要太多智能和内容生态的场景里,三星、LG、创维、海信等这些老牌厂商有绝对的优势,他们之间比品牌和产品品质,而乐视和小米也可以服务好自己的粉丝群体,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的市场格局变动。
未来内容产业的专业分工会做得越来越好,视频内容产业的企业会主动争夺三星等巨头的互联网电视内容入口,可以采取预付费或分成等多样化合作模式,产业链会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智能电视行业也需要更理性看到互联网电视的问题,因为多屏时代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屏,在电视屏看影视只是选择之一,电视节目需求还是核心内容需求,做好电视系统体验和开放性变得更加重要。
中国广电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智能电视市场的复杂性,线下渠道为主的趋势短期内也不会改变,但互联网电视概念和一些理念对于行业是很好的启迪,不能忽视。中国的Netflix(一家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也许还很遥远,但是,即便是Netflix模式在中国流行,打败的会是电视台,而不是电视机,否则,三星也不会在欧美市场称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