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权
一、“学为中心”语文学习活动,从“学情”了解出发
“学为中心”的语文学习活动,应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学情”是指学生当前阶段在知识上、心理上、生理上所处的实际情况。教师开展学情分析,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学生掌握的知识、发展能力的客观情况,以及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对教学影响的情况。根据学情调整教学内容,调整课堂设计,调整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务实和高效中开展学习活动。
1.关注学情,从关注“学习起点”出发
教学新课之前,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起点也是教学的起点,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我们在每堂课的上课前,都应关注选择好学习的起点,学习起点要紧扣住学生的学情。学习起点一旦过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快消失;学习起点过低,学生会觉得缺少挑战性,在教学中选择适宜的“学习起点”也就显得非常重要。讲授《社戏》一课,笔者在课前备课预设时先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本学期第一单元,学生刚刚学过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对鲁迅的作品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本课一开始,笔者就抓住一个起点较低的问题来引导学生:
师:读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有何感受?
生1:百草园是个乐园,三味书屋是个枯燥的地方。
生2:作者用三味书屋的枯燥来反衬百草园的快乐,我读出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师:说得真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社戏》,你也会读到其中的快乐。
这篇课文导入的设计就是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情,学生会有话可说,又能巧妙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去。“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教师在关注“学习起点”时,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伊始,学生的学习状态应该是活跃的、开放的,而不是冷却的、死板的。可见教师在新课开课之前,就要精心去设计“学习起点”的问题,设法做到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的状态。
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态度等。每一个年级段的学习起点各不相同,每一篇文章的学习要求也各有各的不同。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充分了解学习起点,选择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主动开展学习探究,进行新知识的有效建构,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我们教师要对学生每一种文体的文章学习起点了如指掌,精心制定“学习起点”计划表,学习起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关注学情,从关注“学习问题”出发
阅读教学以问题探讨为引导,其主要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要仅仅扣住学生在学习前或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习的原动力。关注学情,从关注“学习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笔者在执教《社戏》前,让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学习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有的问题价值不大,有些问题难度过大,也有的问题交叉重复。笔者收集这些问题之后,进行研读和筛选整合,最后学习活动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问题一:本文以“社戏”为题,为什么写社戏的内容很少?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问题三:你怎么看待“偷豆”这一情节的安排?这三个问题把小说教学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同时也涉及到了小说主题的解读。这些问题就成了学生课堂中的学习内容。
教师对于学生问题的选择和整合,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要素:一是体现学生意识。问题来自于学生,又是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教师就能适时地抓住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我们的学生对于自己精心思考过后所提出的问题,会投入更多的关切。二是体现文本意识。学生的问题要能切实地体现文本的特质,要能充分展现出文体的特点,让语文学习活动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三是体现探究意识。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和难度较大的问题都不适合开展学习活动,而具有探究意识的问题倒是有利于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比如执教《社戏》一课时,学生所提出的“文章为什么写社戏的内容很少”的问题,就有很强的探究价值,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究、反思等能力。
二、“学为中心”语文学习活动,从“抓手”确定展开
“学为中心”的语文学习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学为中心”的语文学习活动需要有活动的抓手,通过活动抓手的落实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往“教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一般由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即“整体感知、文本研读、拓展延伸”,这三部分教学问题的落实也是由浅入深的。“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和“教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最大的区别是课堂的三个环节是以学习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面会更广,积极性会更高。以下是笔者之前设计的以“教为中心”的《社戏》课例教学设计简案: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本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小说写了哪些故事?
(二)细读文本,分析人物
学生读部分内容,仔细阅读“看戏前的波折”和“偷豆”两部分内容,思考问题:从以上情节中概括一下小说中的“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的形象,并简述理由。
(三)深读文本,解读主题
细读小说结尾部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这个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提问”贯穿始终,学生有读,也有思考,然而学生的学习欲望没有得到激发和点燃,课堂是沉闷而缺乏活力的,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会不会的。就是学生不喜欢的让他喜欢,不知道的让他知道,片面的让他全面,肤浅的让他深刻。语文学习活动就是通过学生活动,来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喜爱上不喜欢的内容。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把《社戏》的课例设计成了“以学为中心”的语文学习活动案例,重点确定了学习活动的抓手。
1.抓手之一:自读课文,梳理情节
笔者导入课文后,要求学生在已有的预习基础上,快速阅读小说内容,标上每段的序号,并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
设计这一学习活动,我的教学目的在于着力培养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和快速阅读文章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小说三要素的知识。课堂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书本上圈点勾画,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故事情节,并适时地进行方法提示,比如情节概括的方法:人物+细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分别筛选出与“社戏”有关与无关的故事情节。学生结合表格提示,梳理出了主要人物有阿发、双喜、六一公公;环境描写的内容,学生找到了两处,一处是出发前乡下的夜景,另一处是看完戏返航途中的月景,学生结合写景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出了看戏前的兴奋、喜悦之情和返航时的留恋、不舍之情;梳理情节内容,学生概括情节难度不大,学生大致概括出这些情节,一是平桥村钓虾、放牛的快乐生活,二是看戏前的一波三折,三是看戏途中的活动情景,四是返航途中偷豆情节,五是六一公公给我们送豆情节。以上学习内容都是学生根据表格要求自主回答出来的,笔者把更多的课堂话语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说得透彻、说得明白。
整体感知部分学习活动开展,要体现出活动的整体意识,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有目标地阅读,这是为学生提供了快速阅读的平台。教师设计学习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课文内容,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可以设计故事情节的梳理、作者情感的把握、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也可以设计有关文本文体内容的筛选、文章结构的分析、事物特点的概括等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和阅读体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整体感知部分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活动便于学生有话可说。活动要有较大的开放度,同时也有较大的层次性,每一个学生都能说出其中的一点,不同的学生会说出不同程度的答案,教学的起点较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活动便于学生了解文本的文体知识。比如小说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小说的文体常识形成初步的认识,为小说主题的解读打下基础,这样课堂的学习内容就更加明确了。三是活动便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每一堂课的学习重点,都需要教师在整体感知部分中做好铺垫,为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蓄势。总而言之,整体感知部分学习活动设计是浅进深入阅读的开始,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开始。
2.抓手之二:分角色朗读,品读人物形象
本环节笔者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局部阅读。课堂上邀请几位同学分别读阿发、双喜、六一公公、“我”和叙述者的相关内容,开展分角色朗读课文活动。朗读的内容是小说后半部分内容,第24段至结束。其余学生进行阅读体验写作。笔者要求学生按照相应的句式完成学习活动任务。笔者在多媒体上展示下面问题:
我喜欢文中的 ,从 等内容中,看出了他是一个 的人,读出了 之情。
这一活动设计,笔者在课前备课时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以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笔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美好的心灵世界,体验小伙伴之间纯真的友情和乡村那种特有的乡情,理解小说最后一句的含义。学生分角色朗读完毕,课堂中就有学生开始回答问题。有学生喜欢阿发这个人物,因为阿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让人记忆深刻;有学生喜欢双喜这个人物,喜欢双喜的为人聪明、事情考虑周全;还有学生喜欢六一公公这个人物,深深地被他的善良、好客所打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人物个性特点,学生就有话可说,也能把话说好。
文本研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还要防止以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我们要提倡的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两个“防止”和一个“提倡”,都需要学生做到充分阅读,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阅读,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这样学生的学习经验就会有充分的表达和交流,在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中,既有学生共性的阅读解读,也有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阅读。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活动的主体也是学生。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开放的,也是灵动的。文本研读中设计的学习活动在更大程度上要体现文本意识和学生意识。文本意识要立足于文本的特质,文本特质是指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文本特质决定了该文本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及在教材内容中的特殊位置,也就决定了围绕该文本应采取的独有的教学策略。小说有小说的文本特质,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解读便是其中主要的特质;散文有散文的特质,品读作者的情感和感悟生活是其中的主要特质;诗歌有诗歌的特质,想象和意境是其中的主要特质。抓住文体特质,开展学习活动,是语文课堂“语文味”的一大体现。学习活动中学生意识的体现,就是学习活动设计要真正体现学生的意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课堂要借助学生的智慧来开展富有活力和张力的语文学习活动。
3.抓手之三:拓展延伸,解读主题
课堂拓展是语文学习的延伸部分,是对课文研读的提升,教师巧用拓展资料,可以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为文本的深度解读做好铺垫。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探讨课后练习四的问题,并结合小说《社戏》的全文,开展问题探究。为了便于学生探究,笔者在学生讨论前发放鲁迅《社戏》全文,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第三个学习活动,多媒体上呈现活动内容:
文章中直接写社戏的内容太少,把“社戏”改为“平桥村之夜”是否可以?请简述你的理由。要求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几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笔者设计这一学习活动,旨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好现有的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积极探究问题的习惯。学生讨论交流后,纷纷发言:
生1:我认为不可以改,如果改成“平桥村之夜”的话,小说开头的几件趣事跟“夜晚”这个时间不合拍,同时与后面“六一公公第二天早上给我家送豆的情节”也不能联系起来。
生2:我们也认为不可以改,“平桥村之夜”为题只能写平桥村的生活,而“看社戏”的情景不发生在平桥村,具体地点在赵庄。
生3:我们同样认为不可以改,小说《社戏》的全文,是以“社戏”为线索的,分别写了在北京看戏和家乡看戏的几个情节,文章是围绕“社戏”来写的,所以改成“平桥村之夜”就非常不妥了。
生4:我们觉得改成“平桥村之夜”是不好的,原因是小说写的是看戏的前后过程,即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以及看戏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兴奋和快乐、自由和幸福,都跟“社戏”有着密切关系。
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大家的讨论交流很有价值,大家从时间、地点、线索、主题等角度来考虑问题,并能结合小说内容自圆其说,我为你们的精彩发言而鼓掌。
拓展延伸部分的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合作中学习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了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能培养质疑、反思能力。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合作研究,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学生的探讨和研究有了深入,有了创新的表达。语文课因为有了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不再是教师枯燥乏味的传授,而有的是学生生动的表达,表达中处处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语文课真正地活起来了,动起来了。那么如何寻找每一篇课文中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可以发动学生课前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整合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学生通过文章学习,与同学思想交流碰撞后,就会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其次,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课后练习,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并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学习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然后,我们也可以结合文体特质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比如小说教学,可以让学生探讨小说主题多元解读的学习活动;比如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境美;比如散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探讨作者和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倡导真阅读、真体验、真探究,让学生在每一堂课的学习中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