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在备课上多花一分精力,在教学中就能多一分收获。教师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吃透所教的教材。备课时,教师要思考教学目标、原则和方法,分析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并准备各种应变措施。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周密思考和合理预设,就能在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一旦出现问题,就可随时灵活应变处理。那么,英语教师应如何备课?如何备好课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备”课标
1?郾熟悉新课标的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是英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它在教学目标上,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整合;在课程要求上,结合学科特点、知识点,明确提出了一系列经验性、过程性目标,期望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郾掌握科学的教学过程。
科学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学与策略的有效统一,教学智慧的充分展示,教学情感的最大化调动。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教学过程,学生就能在主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感知语言,在生活化的语境中运用英语,最终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3?郾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理想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的和谐统一。其表征是,师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情绪状态,学生的思维状态被激活,教师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最终达成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效果。
二、“备”教学
1?郾备素养,潜移默化。
备课时,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语言学习目标,并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1)知识素养。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必须充满激情,热心于教学,让学生愉快学习。
(2)人格魅力。教师渊博的知识,新的思维理念,豁达的胸怀,乐观的心境,不断追求的人生态度等会直接感染和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教师淳厚的人格魅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磨砺学生的意志,规范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的一生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3)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时,要表现出智慧、技巧和应变能力,要有驾驭、掌控课堂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自身语言的表达,力求语言精练、风趣幽默,从而使学生“动”在课堂,“乐”在课堂,“醉”在课堂。
2?郾备教法,把握方向。
备教法就是如何教的问题。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贯彻教学原则,选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等。
(1)分课时。即确定一课书要用几课时授完,每一课教什么内容,用什么课型,解决什么问题。在确定教学进度时,既要有一定的进度,又要保证质量。须注意,在打基础的阶段,宁肯教得少些,也要教得到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适当分散到每个课时,需考虑在最后一个课时里上一次巩固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订得具体、明确,这样才能通过实施有效的方法和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
3?郾“备”内容,运筹帷幄。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力图做到“备活课,备课活,活备课”。
(1)“备”透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它只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并不是教学的全部,备好教材对上好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备教材基本是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懂。教师对所讲授的教材内容明白,但缺乏钻研,目的不明确,上课前心中无数,课上得平铺直叙。遇到有人听课,心里就发慌。
第二层,熟。教师对教材的体系编写和知识结构很熟悉,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到位,教法选择科学有效。
第三层,融。教师对教材熟而精,最终达到豁然贯通的地步,教师、教材融为一体,并内化,进而“摒弃”教材,这是钻研教材的最高层次。
(2)“备”畅环节。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对话、交流的过程,因而会出现一些与预设不一样的情况。教师备课时,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弹性的、可供选择的教学路径及教学方案。目标要有弹性,环节要有选择性,过程要有可变性,状态要有不确定性,方法要有灵活性,使教学现场活而不乱,充满活力。
三、“备”学生
教学活动是双向的,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体。教师备课要关注学生,以“学”定“教”,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要心中有数。通过已知推出问题,再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新旧知识交替,学生的认知能力将得到提高。教师要有计划、分阶段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郾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乐观、豁达、勤奋的心理品质是强大、持久的学习原动力。学生越有良好的学习品质,课堂参与度就越高,情绪就越稳定,思维就越活跃,学习效果也就会越好。
2?郾良好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成功的一半,有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就会对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学习分“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几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勤思善问,对知识点懂得融会贯通。
3?郾科学的学习模式。新课标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实践去实现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要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准备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新课程改革融会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成果,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新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使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责任编辑:庄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