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海燕,黄国勇
(1.蚌埠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安徽 蚌埠233030;2.新疆农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52)
贫困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学者和专家长期研究关注的重点课题。贫困发生的原因很多,传统贫困理论研究中主要表现为物质生活的匮乏。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由单纯物质缺乏的贫困研究向综合贫困研究转变。综合贫困理论指标体系结合地域指标的方法促使了贫困地理研究的产生和发展。空间地理位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贫困的发生,相比较城市贫困来说,农村贫困更容易受到空间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许多文献就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和农村贫困的联系,提出了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发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的早期空间经济学理论,后来又有学者融合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了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融入到贫困地区居民收入落后和贫困产生分析的空间贫困理论与贫困地理学[1]。同时也有相关文献进行实证分析,世界银行相关研究对我国南方四省1985—1990的面板微观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证明了一系列自然地理指标合成的地理资本因素在农村贫困家庭消费的增长过程中的影响是显著的,这表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造成了“空间贫困陷阱”[2]。
从空间贫困理论的部分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世界上大多数贫困居民都是分布在自然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同样也包括了我国边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在我国自然地理环境较差的地区,特别是在边疆自然地理环境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分布“面上”仍然呈现连片特困区的“大分散”和“点上”的“小集中”局面[3]。通过对西部环境脆弱程度、环境脆弱带和贫困县的分布特征、贫困地区的经济情况和人口密度的分析,发现西部环境脆弱与贫困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双向因果关系[4]。
在当前世界各国不同发展水平、国情制度、资金运作以及扶贫模式下,仍有一些地区不能摆脱贫困状态。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仅从宏观分析上讨论所有地区贫困发生的影响因素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微观层面上,有针对性地定量研究区域间的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的基本特征。本文以新疆自治区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tata10.0软件分析,从空间贫困理论的视角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对边疆贫困发生的影响。
空间贫困理论更好地分析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贫困发生之间的必要非充分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一,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5]。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区域间生产和收入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会出现明显的贫富差距,这样,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人口分布都会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区域地理环境必然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区域贫困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自然地理环境及资源禀赋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国务院2006年扶贫报告指出:我国2005年长期贫困群体中76%的人口生活在环境恶劣、资源匮乏干旱区、高山区或黄土高原地区,世界银行1997年政策研究报告指出空间地理的因素会导致居民面临的风险展现出来,而自然地理环境主要通过交通、农业生产力及气候三个方面影响社会的发展,空间地理的风险因素也会从这三个方面乃至更多的方面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资源条件对区域贫困发生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制度经济学角度的引入,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社会法律以及制度建设共同作用下能够打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魔咒”,同时,政府通过合理运用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可以缓解当地的贫困状况[6]。
本文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贫困发生之间的关系,并假设贫困发生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采用面板数据的回归实证分析,验证如下两个假设:假设一,在一定的区域生产力水平下,贫困效应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假设二,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让贫困发生摆脱自然地理环境的约束。从而通过设计一定的扶贫开发措施,适当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降低贫困的发生。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但贫困的发生并非只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还包括外界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等多种因素。因此讨论贫困问题应该包含这些因素的作用,以验证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措施多大程度上对贫困减缓产生影响。
本文采用的模型为:
式中,i代表个体,文中为边境重点贫困县,i=1,…,17;t代表时间,t=1,…,7;yit是因变量,Xit和Zit分别为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β和γ是待估计变量的系数,ei和εit为观察不到的扰动项,ei与时间变化无关,是i个体观察不到的特有效应,εit为随时间和个体变化的扰动项。
模型中的因变量是农村贫困发生率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时间的变化,文中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以2006年为基准,运用新疆农村生活品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然后取对数以消除不平稳性,农村贫困发生率为边境贫困县贫困人口的比重,真实含义为收入水平在平均线以下的古典概率,理论上满足正态分布。
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依次使用自然地理条件指标(模型Ⅰ)和自然地理条件指标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模型Ⅱ)两个模型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贫困的舒缓效应。即模型Ⅰ不使用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只使用自然地理环境指标自变量来验证假设一,模型Ⅱ同时使用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自变量来验证假设二。
文中13个自然地理条件指标中,除道路条件,其余都是明显的外生变量,即使是公路密度也与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在9个社会经济发展变量中,除了自来水受益村比重,其余也都是外生变量。自然地理条件变化缓慢,甚至不随时间而改变,如海拔、距离最近城市距离等,这些变量的系数无法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在模型Ⅰ分析中,模型选择的豪斯曼检验结果分别为p=0.167和p=0.054,在p<0.0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两种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即H0:的原假设,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模型Ⅱ同样适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
本文整理了新疆17个重点边境贫困县2006—2012年连续7年的数据,样本总数为119个。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和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减贫效应。
1.因变量的选择
以县域为研究样本,把包括政府扶贫策略、经济发展等因素的边境县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各县市的农民收入和贫困率为因变量,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影响农民纯收入变化的因素。
2.自变量的选择
模型中选取了表1中第1—13个反映自然地理条件8个方面13个变量及第14—22个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4个方面9个变量,如表1所示。
通过软件Stata10.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图1和图2反映了2006—2012年连续7年新疆17个边境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贫困发生率的发展趋势。总体看来,人均纯收入呈整体上升态势,从2006年的1 620.35增长到2012年的2 789.21元,增幅为 72.69%,年均增长率为10.38%。同时可以看出,边境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是起点低,还容易受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与之相对应,农村贫困发生率也在稳步下降,平均值从2006年的44.05%下降到2012年的40.01%,降幅为8.27%,年均降低率为1.18%。
表1 自变量解释
1.边境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为基准)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模型Ⅰ中,无霜期、年降水量、亩均可用水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草地面积、受灾面积比重、县域公路密度、距离最近城市距离等8个指标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随机效应模型显示:相对优越的气候生长条件(无霜期更长、亩均灌溉用水量更充足)、人均拥有更多土地资源(人均拥有更多耕地和草地面积)、相对较少的自然灾害以及良好的地理区位(公路密度更大、距离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更近)会使人均收入水平显著增加。
表2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
模型Ⅰ中,无霜期、年降水量、亩均可用水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草地面积、受灾面积比重、县域公路密度、距离最近城市距离等8个指标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随机效应模型显示:相对优越的气候生长条件(无霜期更长、亩均灌溉用水量更充足)、人均拥有更多土地资源(人均拥有更多耕地和草地面积)、相对较少的自然灾害以及良好的地理区位(公路密度更大、距离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更近)会使人均收入水平显著增加。
无霜期的长短对作物的生长、收割有着显著的影响,模型显示无霜期每增加一天,能增加6.2元的人均纯收入,新疆地处干旱区,农业用水亩灌溉量对作物的生长亩均增加1立方米,增加2.6元的人均纯收入。
农民拥有的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着正向的影响,模型显示:农民人均每增加1亩耕地或林地面积,其人均纯收入会增加76.34元和3.12元,居民的地理区位和交通状况也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表2显示,县域公里密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应增加46.05元,地理区位中,农民离区域中心城市越远越有负面的影响,回归分析显示,距离城市每增加一倍,收入将减少23.16元,这是因为远离城市意味着远离了市场。
模型Ⅱ显示,地理环境条件指标中,无霜期、人均耕地面积、受灾面积比重、距离最近城市距离、县域公路密度仍然对农民的收入增长有显著影响,但是系数绝对值要小很多。劳动力素质变量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回归分析显示:农民平均每增加1年教育,会增加84.4元收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新疆边境居民在生产的同时还要承担守边的责任,数据显示:一线居民守边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其收入水平会减少2.036元。
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民人均粮食产量的上升每上升1公斤,农民收入会增加1.63元,这也说明了第一产业对于农民的增收效应还是比较低的。
农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效果也是显著的,农村通电话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的收入会增加2.73元,效果还高于农业产值的增加。政府人均扶贫资金的增加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效率不高,模型显示农民人均扶贫资金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才增加0.417元。
模型Ⅱ与模型Ⅰ相比较,年降水量、亩均可用水量、人均草地面积对农民的人均纯收没有显著影响,旅游资源等级、矿产资源等级变量指标具有显著影响。显然开发利用新疆优势资源是当前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2.边境贫困县农村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这里进一步通过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两类指标考察验证上述两个假说,估计模型Ⅰ和模型Ⅱ来分析影响边境贫困县贫困发生率的因素,如表3所示。
表3的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受灾面积等7个指标对贫困发生率的发生有着显著的影响。
新疆作为干旱区,气候条件中水资源对农村贫困影响是最大的,同时边境地区交通设施的落后,对水资源利用的灌溉设施更加少,数据表明,边境县市年降水量和亩均可用水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贫困率就会分别降低0.762和0.917 0个百分点,这基本反映了边境县市农村还是靠天生产的现状。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新疆干旱的气候条件,而且,这样的地理条件下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同时,自然灾害作用在新疆边境县市弱质的产业基础上,每年给新疆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模型估计显示:边境县市受灾面积比重每增加1%,贫困率就增加0.815%。
其余的农业生产条件对农村贫困率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农村居民的地理区位距离如最近城市距离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这可能与最近城市的本身区位也有一定的联系,即使最近的城市也地处边陲,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同时,边境县市县域公路的密度变量也不显著,这也表明了边境县市自然地理环境本身的恶劣。
模型Ⅰ的回归分析表明:耕地和草地资源对贫困率影响显著,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亩,农村贫困率就会降低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草地面积每增加1亩农村贫困发生率会降低0.64个百分点。
在模型Ⅰ中,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虽能显著影响农民的贫困发生率,但模型Ⅱ中这两个变量却不能影响农村贫困发生率,这表明边境县市的资源开发还处于初期开发阶段,也可能暂时影响当地的GDP,还没有给当地的农民带来多少直接的经济收入。
表3 农村贫困发生率为因变量回归分析
模型Ⅱ同样增加了9个社会经济发展变量,模型估计表明,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农业产值比重、农村人均扶贫资金3个变量对农村贫困率的变化有显著影响,农民教育水平年限每增加1年,农村贫困发生率就会降低2.47个百分点,这与模型Ⅰ中是相同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不仅会增加其收入,更是对农村整体的贫困率都有显著的影响。模型显示农业产值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贫困率降低0.758个百分点。
与模型Ⅰ比较,由于政府社会经济的发展措施,模型Ⅱ中自然地理环境变量中,仅亩均可用水量、人均耕地面积、县域公路密度等3个仍具有显著性影响,而其他诸如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都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了加大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可以克服自然地理条件的农村贫困不利因素,也昭示了政府仍然可以在兴修农业灌溉设施、改善边境贫困县市交通状况以及保护农业基本资料等方面投入物力和财力,切实降低边境贫困县市的贫困状况,维护边境的长治久安。
第一,未引入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与传统农业生产相连的自然地理条件贫困效应突出。现阶段,边境县市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尤其对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严重依赖,依旧是靠天吃饭的状况,因此,无霜期、年降水量、自然灾害的发生、亩均灌溉可用水量、耕地和草地的面积等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强的约束,而对农村贫困发生率作用上,年降水量、亩均灌溉可用水量、自然灾害这3个气候条件都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了边境县市贫困发生主要是灌溉设施的匮乏,严重依赖天然降水进行农业生产。
第二,引入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收入减少和贫困发生的效应减弱,但影响仍存在。平均海拔、无霜期等都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年均降水量、亩均可用水量等农业生产条件变量仍然还有很强的约束效应,这表明政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边境县市农民增收和农村减贫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变量引入分析后,自然地理条件中资源条件变量的影响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旅游资源等级、矿产资源等级两个变量在引入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分析中,对农民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是对农村贫困率的影响仍不显著。
第三,地理区位条件与交通状况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影响,而自然地理环境的效应分析中,对农村贫困率作用不显著,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量的引入分析,公路交通状况对贫困率的减缓效果显著,综合起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缩短农村与城市间的经济地理距离,增加农民的收入,特别是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可以降低农村的贫困发生率。
边境县市社会经济发展变量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贫困率的降低都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也应该看到,无论哪个模型中自然地理环境对边境县市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以及贫困率都有相当的制约机理。
如果政府大力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资源的建设,将会有效缓解边境县市干旱区水资源缺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大力加强边境县市社会公共安全、教育、交通以及通讯设施等农村公共品的提供,减少边境县市农民守边任务,加强农民文化教育培训,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和通讯设施的状况,充分利用边境县市的特色资源,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模型分析还显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贫困率的减低有显著性影响,当前边境县市农民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种植和畜牧业,同时边境县市农业生产还很落后,投入产出的边际弹性还处于递增阶段,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仍然还是消除中国西部农村农民贫困的重要手段。
[1]Barbier E B.Poverty.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J].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0,15(6):635-660.
[2]Jalan ,Rvallion M.Geographic poverty traps?A micro model of consumption growth in rural China[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02,17(4):329-346
[3]曲玮,涂勤,牛叔文.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2010(1):103-106.
[4]曲玮,涂勤,牛叔文.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检验——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村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2):21-33.
[5]张东海,任志远,冯雪铭,等.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时空变化[J].干旱区地理,2013(3):545-552.
[6]陈全功.空间贫困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扶贫问题[J].中南 民族大学学 报:社会 科 学版,2011(1):58-63.
[7]刘小鹏,苏晓芳,王亚娟,等.空间贫困研究及其对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启示[J].干旱区地理,2014(1):145-152.
[8]程宝良,高丽.西部脆弱环境分布与贫困关系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2):198-202.
[9]王圣云.空间理论解读:基于人文地理学的透视[J].人文地理,2011(1):15-18.
[10]陈斐.区域空间经济关联模式分析: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3-120.
[11]曹清华.英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反贫困效应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85-88.
[12]陈全功,程蹊.空间贫困及其政策含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0(8):87-92.
[13]张晓旭,冯宗宪.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年 [J].经 济 学 术,2008(2):399-414.
[14]范柏乃,段忠贤,江蕾.中国科技投入的经济发展效应区域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3(12):10-15.
[15]杨丽.自然地理条件对西汉并州农业发展的影响[J].农业考古,2009(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