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呵护之心期待新三板崛起

2015-09-20 04:22蔡恩泽
产权导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三板资本企业

◎ 蔡恩泽

(作者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今年以来新三板乘着主板和创业板不断涨停的大势,制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几乎是一夜爆红。奇迹伴随着挑战,火爆中也难免出错,但我们应以呵护之心期待新三板的崛起。

火爆

新三板火了,先是春节后新三板首只百元股——麟龙股份诞生,一部分新三板公司股价飙升,动辄翻倍的股价让新三板热火朝天;继而是新三板基金供不应求,多只新三板基金开售当日即销售一空,有的甚至是按小时计售罄。滚烫的新三板产品发行热度不仅带热做市成交市场,定增市场也同样火爆,其中私募产品无疑是新三板定增的重要力量,从不久前杨丽萍旗下的云南文化二度定增,逾20家PE鱼贯进驻就可窥一斑。

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的“股权代办转让系统”,俗称“老三板”。新三板的官方名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驻后,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成长性企业而区别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中国证券交易系统(NET)挂牌公司,故被称为“新三板”。

几年过去了,由于投资者准入门槛高,相关交易制度又尚未完善,新三板长期处于低迷不振中。2006年至2011年,新三板每年新挂牌企业数量只有二十家左右,截至2011年底,挂牌企业总共只有95家。来自华融证券的统计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新三板市场成交额不足2亿元,仅为A股总成交额的0.0006%。

沉寂过后是喧腾,在扩容、新交易系统上线及做市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活力四射的新三板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14年,新三板终于开始步入快速增长阶段。至2014年底挂牌公司增至1572家,成交量由2013年的8亿元增至130亿元,2014年更是产生了71只涨幅超过10倍的牛股。进入2015年,新三板火爆之势不减,截至2015年3月20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为2131家,超过了沪、深任何一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挂牌公司覆盖证监会18个一级行业;市值高于1亿的公司达到614家,占比为28.83%。而4月份新增挂牌企业达到193家,基本等于2006年到2012年7年挂牌之和。新三板如此迅猛发展,得益于起点公平的注册制、点睛之笔的做市商制度、自成体系的分层管理等三大推手,其主导支持如定海神针。

新三板作为创业者和资本之间的桥梁,意义不同凡响。对创业公司而言,意味着进入资本大门只有一步之遥;而对投资者而言,则是与早期创业公司的初恋。一旦两者找到了感觉,开始轰轰烈烈的情场游戏,故事必定异彩纷呈。

乱象

新三板毕竟还很稚嫩,在各类先知先觉投资者蜂拥而至、新三板的财富效应瞬间带动人气的同时,各种乱象也频频发生。

不切实际的虚假宣传误导投资者的热情。一些对新三板的报道错误百出,违反了基本事实,导致了对普通投资者的误导。譬如说,有些报道没有从新三板交易制度的实际出发,任意夸大相关股票的涨幅。新三板公司在挂牌时并没有发行股份,其价格基数是以面值来计算的,这样如果股票价格是10元,那么就显示上涨了900%。但很明显这种涨幅与主板市场上新股上市时的涨幅是没有可比性的,以挂牌上涨900%来说明新三板的赚钱效应显然是不妥当的。

拖拉延宕的信息披露掩盖企业的软肋。挂牌公司随心所欲,年报披露可以三番四次变更时间。2013年年报预约披露在2014年4月30日以前的公司共714家,其中113家公司存在一次延期披露年报,4家公司两次延期披露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最终有7家公司未能在4月30日之前发布年报。

不合规范的市场交易隐藏定增套现的漏洞。截至4月30日,参与新三板市场的“一对多”专户产品备案数量达到119只。其中,前海开源资产以10只的发行数量排在首位,财通基金及财通资产管理一共发行了9只,九泰基金发行了8只,南方资本发行了7只。不过,新三板产品也存在一个隐忧,由于现在这些产品周期多为三年,三年后投资经理为了兑现收益,很可能会出现集体抛售潮,变现绝尘而去。

鉴于此,5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时还披露,涉嫌操纵“华恒生物”、“中科招商”、“国贸酝领”等股价案,涉嫌违规交易“奥美格”案,涉嫌利用内幕信息交易“宏泰矿业”案等多起案件展开全面调查。其中,“中海阳”异常交易案等违法违规案件调查已取得重要进展。

呵护

有着中国的纳斯达克之称的新三板寄托着中国人太多的希望和期待。且不说它是资本市场的重大补充,是释放流动性的重要渠道,就眼下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大势而言,新三板肩负着创业者融资的历史使命。

新三板的新使命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广大小微企业虽为草根企业,却深深扎根于市场经济的土壤之中,承载着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具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成为构筑中国资本市场金字塔的坚实塔基,有利于防止中国资本市场沦为大企业圈钱的空中楼阁。基于这样的认识,要从顶层设计上规制新三板不要走主板和创业板的老路,要在A股市场的场外光荣绽放,恪守品格,坚定定位。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不仅国内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认识到新三板上市融资功能的益处,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很多通过VIE上市的中国企业从纳斯达克退市,开始回流,投身国内新三板。一时间,中国的新三板成了全球资本市场的焦点。

2014年10月出炉的《关于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在创业板设立专门层次,符合一定条件但尚未盈利的新兴互联网企业,可在新三板挂牌12个月,即可登陆创业板。这对在海外上市后日子不太好过的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福音。

而对新三板来说,也是向海外上市公司伸出橄榄枝,尽管只有12个月的挂牌时间,但其意义不可估量,至少是海外上市公司回流的中转站,有个栖身的遮避风雨的港湾。截至2014年2月底,相继有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成功转板至主板或创业板,包括世纪瑞尔、北陆药业、久其软博晖创新、华宇软件、佳讯飞鸿、东土科技、粤传媒、安控科技,他们通过 IPO 合计募集资金44.17亿元。

值得警惕的是,很多既得利益者往往用“中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作为借口,阻挠新三板的创新性融资安排,对新三板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横挑鼻子竖挑眼,放大其负面影响,必欲置之绝境而后快。

我们必须认识到,如今无论是主板市场,还是创业板市场,抑或是新三板市场,云蒸霞蔚的景象来之不易,尽管宏观经济基本面呈下行趋势,但火爆的资本市场至少可以让资本有一个落脚处,而且可以为科技、消费等新兴行业提供融资渠道,这些轻资产的行业往往缺乏抵押物难以获得贷款。

资本市场火爆总比冷清要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以呵护之心期待新三板崛起,只要监管跟进,功能复位,交易合规,新三板必定不辱新使命,呈现更新的气象。

猜你喜欢
三板资本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PE为什么要上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