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洪林++张靓新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教师说话学生要会听;板书、放映PPT学生要会看;提问学生要思考和表达。根据学习过程图,可以发现“看能力”“听能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这些能力得到很好的配合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进展会变得更加顺畅,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鉴于目前教育政策的减负措施,重庆市涪陵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于2013年引进了“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下文简称“学能”)项目。该项目由北京译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应用自我参照模式,促进区域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通过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初、高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回眸:“学能”数据的现状
2013年9月,通过项目组专家的指导,涪陵区100余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1300多个班级共计60000多名学生参与了小学生学习能力测评,主要进行“视动统合能力”“听能力”“看能力”“视听综合能力”“注意力”“检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七个模块的测评,建立评测数据库。一方面通过提供第一年人工测评,后五年软件复测的原始数据和报告分析,展现本地区学生学习能力现状、提升幅度及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与跟踪,数据化展现教学行为变化。
评测数据显示(见表1):7项能力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变化。从各年级各项能力发展的轨迹来看,涪陵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凸显;经过一个回落阶段,随着年级上升而提升的能力有视听综合和检查能力;保持相对平缓然后排序下降的能力有看能力和注意力。
反思:数据凸显的问题
项目组基于数据反馈给涪陵区的四级评估报告显示,涪陵区在教研教学方面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没有建立分类表,有待进一步明确,如明确在小学阶段应该形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有哪些(可以参考测评指标),并关注学生的这些习惯和能力与学生学业质量之间的关系;二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欠缺积累学生形成习惯、能力、提升学业质量的方法;三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较少;四是学生视听综合能力、注意力、检查能力相对薄弱。
这些存在的问题,引起教科所教师们的集体反思:哪些关键词是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要素?我们想到“思维发展”“思维训练”“视听综合能力、注意力、检查能力”“教学目标”“教师行为”“教学方法”等。这些要素有何内在联系?开展工作时应孰轻孰重?经研究,教师们做了这样的排序: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其次研究“思维发展”“思维训练”“视听综合能力、注意力、检查能力”与“教师行为”“教学方法”的关系。这样排序是基于目前涪陵区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线教师缺乏教育目标导向。在教学设计时通常不是先研究课标和教学内容,而是大多参照现成的教案或课件研究怎样教学。“布鲁姆在认知目标分类手册中明确提到,一旦将目标置于分类表中的特定单元格内,我们就能系统地开始解决帮助学生达成目标这一问题”。以语文教学为例,长期以来,语文课一直把围绕思想内容理解作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这种模式很容易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比如《太阳》研究自然知识问题,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太阳的属性、运转规律等知识,还应该包括它的功能以及我们对它的感恩。简言之,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授内容,还应该包括知识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前者是路标,指明教学方向和内容;后者是工具,合适的方式、方法更有助于教学。
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量,忽视了学生的听、说、写、看、注意力、思维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才是影响学生知识获得的重要因素,是支撑学生攀爬知识高峰的拐杖。“学习能力”应该是“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任何教材知识的掌握,都只是阶段性的目标任务,而学习能力获得才是终身受用的。再从学生成长规律来看,任何能力的习得,都存在阶段性的特点。换言之,学生没有被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来对待,如此立德树人,岂不是舍本逐末?
转型:基于数据的行动
学能测评项目组首年对涪陵区所有学生实行地毯式测评,根据反馈给涪陵区的“个体”“班级”“学校”和“区域”四级测评数据报告,涪陵区通过具体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的测评状况以及学习优劣的原因,针对具体问题转变教学教研观念、方式和方法,并在随后五年的跟踪复测中及时调整策略。
1. 梳理学科核心能力:从模糊走向清晰
“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学习能力测评体系,结合教学实践,涪陵区分别梳理出了语文和数学学科核心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核心学习能力:①归纳、概括能力;②词汇理解能力,特别是对具体语境中词汇、短语内涵的把握;③阅读时体会、发现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能力;④理解能力,对语言材料做出清晰而严密的逻辑推理。小学数学核心学习能力:①概括抽象的能力;②基本运算能力;③逻辑推理能力;④空间认知和想象能力。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涪陵区出台了《涪陵区小学语文学科能力及教学建议》和《涪陵区小学数学学科能力及教学建议》,细分为内容标准、学科能力水平描述、教学建议等三个部分。
2. 数据分析与运用:从经验走向理性
根据测试的数据分析,可以做如下引导。以测导学:引导学生学习的重点方向,明确学习难点,帮助确立课外兴趣发展方向。以测导育: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与做法。以测导教:引导教师课堂教学的正确方向。以测导研:引导教育科研的方向与做法。以测导培:引导教师培训的方向与做法。以测导评:引导教育评价的方向与做法。以测导管:引导教育管理与教育决策的方向与做法。
3. 基于数据的教师培训:因材施“培”
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试卷分析、学能项目等测试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改变“由上而下”的只对教师学员的“单向性”评价,增加对培训课程、培训教师的“双向量化”的评估体系。
同时,邀请教育专家深入课堂当中关注教师的“课堂行为”,比如“录像微格评课”“专题研修”等。请专家引导教师要逐渐从对教材讲解与传授的关注过渡到对学生本身的关注,特别是对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关系的关注,将观察对象分配到了每个听课者。
涪陵区教研部门牵头,逐渐将涪陵区中小学、幼儿园分成片区教研联合体的组织形态,构建片区专家团队,实现培训从“单向性”走向“双向量化”,观察课堂从“观教”走向“观学”,评课由“专家讲”走向“大家评”。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生成了一些新的范式:比如由项目组和教研部门、学校等组成专家“团队观察”,录像、录音的“个人观察”,前后的或者同课异构的“对比观察”,三次“跟踪观察”等。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译泰教育评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