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娜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思维的抽象性、理论的严谨性与应用的广泛性。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认知初级阶段,在他们眼中数学是抽象深奥、枯燥无味、呆板沉闷的,这正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微课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适用于各学科教学,带来了学科教学的巨大改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微课与操作结合起来,可以解决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突破传统教学中重要瓶颈问题,为学生营造愉悦而欢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更加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思维的培养,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与操作的结合谈几点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有兴趣的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形成更为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反之,学生对数学学科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高,那么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只能是肤浅而机械的死记硬背,无法灵活运用所学来解决各类现实问题。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而让学生更加厌恶数学学习,如此恶性循环,势必会将学生推向学习的对立面,对数学学科彻底丧失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快乐学习,这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不会随着教学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微课与操作的结合实现了演示与操作的结合,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征。小学生天真浪漫,活泼好动,对直观而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正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以微课来吸引学生,用动手操作来将学生与数学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不再是枯燥而机械的听与记,而是将学生带入生动的情境之中展开积极的动手操作,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借助一些教学具(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来进行更为直接的观察与操作,学生就可以通过直观的演示与亲身的操作来获取更为直接而丰富的感性信息,有效地弥补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失,让数学学习活动变得加生动、快乐。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数学的重要目标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表象的积累与动手操作。将微课与学具的操作结合起来,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与亲身的操作,将学生的手与脑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及画法”来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但这样学生所掌握的三角形高的画法只是局限于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而对于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学生脑中一片空白。此时学生自然就会产生疑问: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如何画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在小组内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
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非常高,积极地参与到绘制与讨论中来,从而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欣赏一段微课视频。这样的活动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将以学生为中心,借助微课与操作所展开的主体探究,体现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自主探究——不断验证”的过程,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定理,更为重要的是手脑并用,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会了数学思维。
又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观看微课视频,带给学生直观的认知与感受,从而让学生对公式的推导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来准备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等高以及不等底不等高的四组圆柱与圆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进行直观操作。这并不是微课实验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在学生的亲自操作中来加深对于抽象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与思维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而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操作,掌握操作这一学习数学的重要思维与方法。
学生不是工厂的零件,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而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很难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有了微课,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来自主地控制微课视频的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数,通过放慢速度、暂停、重复等,展开独立的思考与思维活动,并通过亲自操作来将视频中所得到的理论认知上升为实践层次,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学生基于自身基础展开主动的思考与积极的操作。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基于自身的长足发展与提高,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同时还可以鼓励优生来观看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或是趣味数学题目的微课视频,为优生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更能让学生享受到智力角逐的乐趣、探索的乐趣,更加利于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将微课与操作结合起来,更能化解数学教学的枯燥与抽象,通过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为数学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1]梁培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2-54.
[2]斯苗儿.基于教学设计,把微课融进日常课堂:关于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4(11):5-8.
[3]田晓凤.“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4(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