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 顾 煜 王鹤寰
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的规模也迅速壮大,据国家发改委2013年2月通报显示,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77.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全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物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首先,在企业里物流大约占60%的贸易成本,从而影响财务绩效;其次,物流为大量经济交易的进行提供支撑,因此物流也是使货物和服务便利化的重要方面;最后,提高物流整体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因此,有必要对物流上市公司进行关注,采取措施促进物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和我国物流业整体的发展。
财务指标的一种横向比较方法是财务绩效评价,在这一研究领域,关于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物流理论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的指标和方法上,共同之处在于均遵循于评价完整性和有效性等原则。
(一)数据包络分析(DEA) 刘源(2001)对DEA方法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详细概述,并采用DEA方法对企业物流系统效益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其优势进行探索性研究,同时描述了运用该方法时值得注意的两个重要事项。RayC.S.(2004)运用DEA方法,并利用数学规划技术来获得个人形式的效率的措施,从其观察的输入和输出数量,得出相应结论。张宝友(2008)引入DEA评价模型,对深沪两市21家上市物流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与建议。王佟(2011)详细介绍了DEA方法,以我国19家物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和2009年的数据进行案例分析,为促进物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和我国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和指导意见。
(二)综合分析法 孙宏岭、戚世均等(2001)提出一种新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即以功效系数法为主,从客户、运输、库存、成本控制等方面入手,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对物流企业各个部门的相对表现进行考核。高梁(2008)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港口与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张仁杰(2009)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再根据马尔可夫链法对2007年江苏省某物流公司福州分公司的绩效进行预测,得出相应结论与建议。
(三)模糊综合评判法 周涛(2002)构建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物流企业的绩效。胡晓燕(2003)阐述了现代企业供应链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成本指数的新概念,并对评价指标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杨静蕾(2007)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七个港口的国际竞争力,为物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四)平衡计分卡(BSC) 庞瑞芝和李占平(2005)详细阐述了BSC理论,构建了包含四个方面的港口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该方法的提出对于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与水平也是一种突破。Amy(2008)构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BSC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用来评估台湾制造业中的IT部门。魏巍(2010)构建了与物流企业战略相适应的BSC绩效指标体系,同时描述了运用该方法时三个方面的不足。杨飞和刘刚(2011)根据BSC理论并结合物流企业实际特点建立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判断矩阵法确定权重。
(五)层次分析法 黄福华(2002)根据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实际需要建立数量分析模型,并结合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由多个数学模型构成的评价系统。陈畴镛(2003)以供应链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本思路,构建了响应型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相关应用。
(六)数学建模方法 王羲玥(2007)简要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建模过程,提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即在模型中变量计算的基础上,利用LISREL软件对7个有代表意义的主要沿海港口进行数据分析。田红英和黄远新(2010)以远成物流为案例进行分析,按照其部门设置选择重要的评价指标,基于供应链成熟度模型评价所构建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从而解释了如何基于数学模型来建立适用于综合服务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一种物流企业建立营运与管理评价体系的新视角。
(七)沃尔比重评分法 刘晓芳(2009)采用沃尔比重评分法评价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充分发挥沃尔比重评分法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邵莉(2010)以非政府组织财务绩效内容分析为基础,运用沃尔比重评分法对非政府组织财务绩效进行评价。于志超(2010)运用沃尔比重评分法以及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在可比上市公司的标准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可比指标权重的调整和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标准的构建。郑琳莎(2012)根据医院自身的特殊性设定财务指标,采用沃尔比重评分法修正方法对某三甲医院进行绩效评价。
物流业作为新兴的一种产业,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各个物流公司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绩效评价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物流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期望能对以后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一)研究方法 本文在对上述方法进行优化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指标分析法构建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财务评价。
(1)评价指标选取。根据当前流行的“四能力说”,本文将评价指标分为四个方面综合反映公司的业绩,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指标反映公司能够偿还的债务,本文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及产权比率四个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反映公司创造的利润,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毛利率两个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反映企业的发展前景,本文选择营业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两个指标;经营效率指标反映资产的运作效率,本文选择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财务指标体系
(2)评价体系构建。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层次,相互比较同一层次的各要素,计算出各方案的权重,最终选择最优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建立评价体系层次模型。根据企业特点和财务制度规定,目标层(A)是评价体系结构模型,准则层(B)是企业的偿债、盈利、发展和经营四个能力方面,指标层(C)是选定的具体财务指标。
第二,构造判断矩阵。本文构造出5个判断矩阵,即:(1)准则层判断矩阵;(2)偿债能力判断矩阵;(3)盈利能力判断矩阵;(4)发展能力判断矩阵;(5)经营效率判断矩阵。
第三,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是使用和积法计算其最大特征向量:先将每一列的数据归一化,然后求和,并将每一行和归一化,得出W。本文中W=(0.1314,0.0676,0.4005,0.4005)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的近似解。求得AW=(0.5344,0.2716,1.6645,1.6645)T
第四,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C.I.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当C.I.的值越小,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性。对于多阶判断矩阵,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Index),随机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C.I/R.I.,当C.R.<0.10时,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本文中,C.I.=(4.099-4)(/4-1)=0.033,n=4时,R.I.=0.9,因此C.R.=0.033/0.9=0.0367<0.10,表明两两对比的判断矩阵的估计基本一致,可以接受。
第五,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W1=(0.5193,0.2657,0.1075,0.1075)T,C.R.=0.035<0.10,可以接受;W2=(0.8571,0.1429)TC.I.=2.495,需要调整:设A=(ai)jnxm,诱导矩阵B:使得 bij>0,当 aij>1 时,把 aij-1当成aij`;当aij<=1时,把1(/1/aij+1)当成aij`,调整后的W2=(0.8286,0.1714)TC.I.=1.478,可以接受;W3=(0.8286,0.1714)TC.I.=1.478,可以接受;W4=1。
因此,W(C1)=0.1314*0.5193=0.068;W(C2)=0.1314*0.2657=0.035;W(C3)=0.1314*0.1075=0.014;W(C4)=0.014;W(C5)=0.0676*0.8571=0.058;W(C6)=0.0676*0.1429=0.010;W(C7)=0.4005*0.8571=0.343;W(C8)=0.4005*0.1429=0.057;W(C9)=0.401。
本文构建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系数见表2。
(二)样本选取 本文从63家物流上市公司中选取54家典型公司,剔除9个样本的具体原因如下:(1)由于综合物流服务业的主营业务复杂,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剔除综合物流服务业(4家);(2)剔除物流装备制造业(2家)和以贸易为基础的物流公司(2家),这是由于该类并不是物流上市公司中比较突出的业务类型;(3)海南海盛船务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类型过于特殊,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中未涉及该公司。然后根据相关主营业务将样本公司细分为6类,分别为港口物流运输业(16家)、航运物流运输业(12家)、航空物流运输业(10家)、铁路物流运输业(3家)、公路物流运输业(7家)及仓储物流业(6家)。
表2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系数
本文运用构建的财务评价体系,通过公司与行业平均财务指标的对比分析对54家物流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分,从而揭示出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所面临的成长空间和风险大小。首先,确定评价标准值,计算上市公司同行业、同一时期、同一指标的平均值;其次,得出关系比率(若实际值/标准值<1,关系比率=实际值/标准值;否则,关系比率=1);最后,综合评价物流上市公司,物流上市公司综合评分=物流上市公司综合系数合计×100=各项指标的关系比率×重要性系数×100。本文通过对所选择的54家公司财务指标进行计算,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2009~2013年度物流业整体财务绩效呈现先上涨、后滑坡、再上升的趋势。其中,2010年达到最高值68.1123,比2009年上升了33%,2011年出现下降趋势,比2010年下降了18%,2012年继续恶化,相比2011年下降了32%,达到最低点37.4404。说明物流业整体经营绩效不断下滑,虽然借2009年十大振兴产业计划政策之力,在2010年获得了快速增长,自身经营水平的不足被政策屏蔽,但2011和2012年却后继乏力,出现了严重滑坡。因此,政策支持所带来的短期效应很快成为过去,相关的物流企业仍需强化内部经营管理,降低成本,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不断提高经营水平,改善财务绩效。年度总绩效评分见表3。
表3 年度总绩效评分表
第二,从本文对物流行业的六个细分类别来看,不同类别物流业整体财务绩效的变化基本相同,也呈现出先上涨、后滑坡、再上升的趋势。这表明物流业整体财务绩效的波动不是个别现象或统计计算的原因,而是整体表现的共同结果(如图1)。
图1 不同类别物流企业财务绩效指标
不同类别物流企业年度绩效评分见表4。具体来看,2010年公路物流增长最高,达到38,增长率为121%,航空物流和航运物流紧随其后,分别增长了25和23,增长率分别为54%和62%。2011年,除港口物流小量增长外,其余5类全部下降,公路物流下降了20,降幅达到-30%,铁路和航空物流下降了18,分别达到了-22%和-25%。2012年,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港口物流,下降了30,增长率为-93%,其次是在2010、2011年变化并不显著的仓储物流业,下降了27,增长率为-85%,而铁路则下降了18,增长率为-52%。2013年六类物流运输业均出现大幅增长。
表4 不同类别物流企业年度绩效评分表
第三,与物流业整体财务绩效相比,六大类别物流企业在2009年的变动幅度最大,其后逐渐缩小,2012年的变动幅度最小。其中,铁路运输作为最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其历年的财务绩效均高于整体平均水平,航运物流恰恰相反,历年均低于平均数(见图2和表5)。
表5 不同物流行业年度绩效评分与物流业年度平均绩效的差异比较
(一)2009~2013年度物流业整体财务绩效呈现先上涨、后滑坡、再上升的趋势 物流业的整体发展,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才能不断提高经营绩效。不同类别的物流企业,如铁路、公路、航空等,要进一步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及其经营管理水平展开深入分析,寻找有效途径以从根本上改善经营绩效,使物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整体上又好又快发展。
(二)国家宏观政策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长期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从物流业来看,政策的作用期非常短,仅在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上能够看到其影响,而后却是连续下跌。这也说明,企业的经营绩效要依靠长期的积累和对市场的适应,短期政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一现象。因此,国家除了在政策上支持外,还要考虑在经营等其他实质性方面提供帮助,才能使政策的作用期间不断延长,使物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
(三)不同类别物流业与整体平均绩效的差距逐渐缩小,整体经营绩效趋同化明显 不同类别的物流企业要想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并获得较高的财务经营绩效,将会越来越困难。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从粗放式的经营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单纯依靠规模、区域垄断等方式获得超额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和优异的经营绩效,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流程重组,创新业务经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构建核心竞争力。
[1]刘源:《基于DEA方法的企业物流系统效益评价》,《经济经纬》2001年第5期。
[2]张宝友:《中国上市物流公司动态绩效评价及对策》,《系统工程》2008年第4期。
[3]王佟:《基于DEA的物流公司绩效评价》,《物流科技》2011年第1期。
[4]陈畴镛、胡保亮:《基于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绩效评价》,《财经论丛》2003年第9期。
[5]田红英、黄远新:《基于SCOR模型的物流企业营运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4期。
[6]邵莉、汪维力:《基于财务视角对非政府组织绩效评估的思考》,《经济论坛》2010年第7期。
[7]Ray,C.S.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Theory and Techniques for Economic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2004.
[8]Amy H.I.Lee,Wen-Chin Chen.A Fuzzy AHP and BSC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IT Depart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aiwan.Expert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