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里生发的诗意

2015-09-17 04:43刘潇杨国姣孙京信
青岛画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平度诗社春泥

刘潇 杨国姣 孙京信

《诗经》里的《国风》,崇尚自然、真挚,直抒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也许是从民间汲取营养的“农民诗歌”的最初作品。数千年来,多少无名的农民诗人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被誉为“庄稼汉诗派”的“农民诗歌”创作一时兴起,从此,中国文学史有了“农民诗人”这个称呼。

中国第一个“农民诗社”——“春泥诗社”兴起于青岛平度这片热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让青岛平度这片古老的土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春泥诗社”出现后,使整个平度都具有了抒情的特质。张文华、张素兰、崔瑞青、刘成爱、刘旭良、王奎高、郑书联、于兆杰……这些农民诗人创作的诗歌充满着向上的朝气,就像大地上的庄稼,自然而朴素,蓬勃而充满生机。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春泥诗社”带来的独特的文学现象曾引发诸多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务院原副总理万里曾给“春泥”致亲笔信

“春泥诗社”于1984年在平度市东阁街道东北部原崮山乡成立。最初源于两个青春年华的喜欢诗歌的女孩子,山里人喜欢把女孩子称作“妮儿”,原平度报社的编辑就把以她们为首发起的这个小创作团体命名为“春妮诗社”。这是“春泥诗社”的雏形。春,代表希望;妮,是指这群农村小姐妹。后来经过反复斟酌,更名为“春泥”。春,代表播种的时节;泥,是孕育希望的根基,是这片生养诗歌的土地。

就这样,一群热爱生活、爱好诗歌的山里青年走在一起,一个充满激情的诗歌团队在大泽山脚下书写着他们的青春和梦想,也用诗歌描摹着他们脚卜的土地和土地上劳作的父老乡亲。他们畅谈未来,切磋诗艺。诗社成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时任乡党委书记邹书良的耳中。他看着青年人写下的诗行,内心产生了一种久违的激动,他致信给《平度大众》报社:“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你们推荐这组诗,这组充满着乡土气息的习作,出自我乡青年农民创办的‘春泥诗社的社员们之手,尽管有許多不成熟之处,但诗中洋溢着他们对新生活的爱。正如他们存自己刊物的发刊词上所说:‘我们不甘沉默,不甘忍受贫瘠的痛苦。我们渴望春日,渴望金色的未来。……”

当时的春泥诗社短短几年时间内,引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30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全国文化工作会议上对“春泥诗社”予以表扬并亲笔致信“春泥诗社”,鼓励鞭策广大社员热爱生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后由于各种原因,“春泥”曾一度淡出公众的视野。直到2013年4月26日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平度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在系列活动中,倡导保护扶持这个已有30年历史的文化品牌。当日,著名诗人、《诗刊》编委林莽为“春泥诗社”成立30周年重新题写社名并揭牌复社,《诗刊》副主编商震、《诗刊》编辑部主任蓝野、平度籍著名诗人徐俊国就诗歌创作和鉴赏与平度九中、平度中及平度师范学院的学子们进行了面对面互动交流,平度春泥诗社在新一届社委会的组织领导下,制订新章程,严格手续,将春泥诗社定位于山东半岛地区的诗社,广纳平度以外的诗人、诗歌爱好者成为自己的会员。目前,“春泥”社员近百人,地域涉及平度、胶州、黄岛、潍坊、德州等地。

散发泥土气息的农民诗人

时过境迁。农民诗人与农民诗歌,成为时代变迁的一道深深的刻痕。

崔瑞青至今珍藏着当年诗刊社全国青年诗人刊授学院老师改评过的底稿。学员们寄去的每首诗歌都留下了老师的手迹。这些往来资料至今仍是崔瑞青们心中的珍宝,激励着他们沿着诗歌的道路挥洒诗意人生。

诗社的创立不仅为社员们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创作条件,同时也吸引带动了周围乃至全县许许多多青年人的文学创作热情。

各方的支持培训和鼓励让春泥诗社的社员们写诗的热情更加高涨, 首首诗歌如汨汨春泉,喷涌而出,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他们书写希望的田野,写山村的新房,写他们熟悉的人和憧憬的美丽新生活。他们以手写心,质朴中透着泥土的芬芳。

刘成爱在诗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中这样写:再也不是/让忙乱占领了这个季节//瞧,大门开着/桔红色的杏探出墙外/向着繁忙的麦田张望//谁不知晓/她是她家呱呱叫的一把手/家里家外被她安排得/妥妥当当//小叔子忙割/丈夫打场/又邀来开拖拉机的妹妹/帮送公粮//白天呢/洗罢衣服/又蒸干粮/罐中生着豆芽/锅里炖着鸡汤……//手没闲着/嘴还闲着仟脆打开收音机/溜上两句/……

社员们的作品陆续刊发,诗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诗友们的创作热情也越来越高。他们自己油印的诗集陆续出刊。十个月内,他们就向地级以上文艺刊物推荐优秀作品72件,被采用56件,收复全国各地来信3000余封。就连国防边境线上“猫耳洞”的战士,在炮火暂停的间隙中也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

“春泥诗社的农民兄弟姊妹:我叫赵习军,是战斗存老山前线的战士。前几天,我看了一份《农村青年》,知道你们办起了春泥诗社……在此,我以一名诗歌爱好者的身份,祝贺春泥诗社的诞生和繁荣。……来到绿色的军营,尤其是来到了散发着焦土气息的老山前线,战士们那种热血男儿的博大胸怀,为围吃尽千般苦的高尚品质,又激起了我写诗的热情。……我想加入你们的诗社,你们愿意接收我吗?……敌人又打炮了,就此搁笔。(1985.12.31于老山)”。

著名诗人苗得雨在为“春泥诗社”题词中写道:“诗生在泥土中,才有如此芳香。”这些扎根于泥土,生长在泥土中的诗歌又一片片熏染了这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土地。

“春泥效应”为平度文化注入无限活力

晴日敛春泥,陌上东风暖。春意复苏,春泥飘香,诗意又在这片灵秀的土地上复苏。春泥诗社——在这片土地上,诵诗的娃娃听说过,喊号的农民们也记得。三十年前,它像迎春的新芽,萌发、染绿,渐绘出一段淳朴动人的诗的记忆。

“吆牲口的嗓唱出优美的歌,拿锄的手谱出雄壮的乐章。”“春泥诗社”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平度当地,一股文学社团热也骤然兴起,继“春泥诗社”之后,“天柳文学社”、“野百合文学社”、“山菊花文学社”、“神集文苑”等30多个群众文学社团纷纷成立,社团成员达800多人。

在“春泥效应”的影响带动下,平度市的群众文化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文化队伍建设更相继取得佳绩——1985年5月,平度市在青岛地区率先成立了第个县级文联,以加强对文学社团和文学爱好者的联系、管理和辅导工作。同年,当时的45处乡镇全部选聘了文化站长,并坚持每年至少举办培训班两次。全市每个乡镇都建立并联系着一支群众文艺骨干队伍文学创作队伍、书法艺术队伍、文艺演出队伍、科技队伍和各类体育组织。直到今天,泽山脚下,沽河两岸,在这片播撒卜种子便能收获希望的春泥上,山花烂漫,文艺的硕果更是枝头满满。泽山小调从果农的口中顺畅飞出。山沟沟里的大嫂、婆婆都会唱自己编的山歌。一批批诗人、作家、画家,纷纷从这片土地上崛起。

春泥诗社到如今,已走过了三十一年的诗韵岁月。人无再少年,诗人也是。但关于“春泥”的青春记忆,却是不会磨灭的。当年的诗社成员,有的在教育岗位上发挥着光热,将诗的风采传递;有的投身艺术,延续着内心不变的诗情。“春泥”孕育的是诗歌的热潮,文学的热潮,更是平度本土文化的根基,是岳石文明的厚载和传承。

猜你喜欢
平度诗社春泥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贺澎湃诗社组建一周年
第二个“平度”在哪里
发现平度之美
化作春泥更护花
南京大学重唱诗社
“食在平度”举办美食大赛引爆全域旅游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