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760)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探讨
王 娟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760)
管理工作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之一。在高校的运行中,管理不善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人力资源对高校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管理结构是否合理,人员配备是否得当,教师安排是否科学等因素均影响着高校的组织绩效。本文全面探讨高校人力资源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高校;人力资源;组织绩效;战略规划
1.1人力资源规划与学校战略规划不匹配
人力资源规划应该是高校战略规划的一个部分,也是高校战略规划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今,各大高校的组织结构都比较完善,但在实际运作中仍有些不足。如人力资源规划缺乏科学合理性,与高校战略目标相违背。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较有力的监管和控制,让人力资源规划成为纸上谈兵。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缺乏前瞻性也是其弊端之一,应科学地对未来进行规划,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合理制订人力资源规划。
1.2高校人力资源部门独立存在
高校的人力资源部门与各院级或各系部属于同级,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常独立存在,对员工的认识仅在招聘之初,对专业人员的绩效评价局限于专业以外的各种表现。在许多高校更存在院级或者系部自行进行人员的甄选和评价,高校人力资源部门成了摆设。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着与高校战略发展计划同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部门一旦独立于各个二级部门,或者职能交给二级部门直接执行,那么很有可能存在与高校的战略相偏离的人力资源规划。
1.3高校招聘缺乏针对性
高校招聘通常对招聘对象的学历和文凭有较为严格且详细的要求,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在流程上非常符合高等院校招聘的要求。但招聘对应聘者在专业上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要求。术业有专攻,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更应具备这样的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的人很多时候并不适合进行学术方面的工作,教师的精力具有有限性。高校教育本着强专业性的精神教书育人,那么对教师也应有如此要求。
1.4人力资源的培训存在局限性
培训是促进高校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高校高质量的培训大多都选择各个专业的骨干教师。同时,受到资金、时间、地域的影响,在很多学校,培训的机会仅仅在拥有学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教师队伍中。差别对待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而差距的拉大,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团结。且在培训过程中的形式和层次均显得不足,对高知识分子的培训,强调拥有更多、更深入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2.1全面深入地解读高校总体战略规划
高校总体规划是校内各个部门制定方针政策的总体依据,具有指导性、前瞻性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从校内基本情况出发,根据各部门及学校的需求,制定人才需求计划,按照高校总体战略部署,进行甄选和招聘。人力资源部门参与每个院级或系部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做到熟悉每一个员工,对员工的考核采取其隶属院级或系部与人力资源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现人力资源部门的全面参与、全程参与。
2.2完善教师选拔机制
教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对教师的招聘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对教师的甄选要与高校发展战略相一致,在教师岗位需求,教师甄选依据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规章制度,做到招聘过程有据可依,甄选方式科学、合理。教师岗位说明书是对教师行为的规范,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教师是特殊的工作者,他们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真正形成的青年,因此,教师除了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以外,道德情操要求也比较高,教书育人不仅是在知识上,也体现在德育上。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引导着学生。教师岗位说明书必须做到全面、仔细。
2.3制定合理的人才晋升和培训制度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教师福利待遇提高的一种体现。愿景激励作为企业对员工激励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员工树立与自己相符、与学校一致的职业目标。教师岗位没有频繁的晋升,主要从事学术方面的研究。因此,适宜的培训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促进教师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功。
2.4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待遇
企业文化能从根本上影响员工的思想,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绩效改革的实施,让员工对绩效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学术的研究,建立对学术的激烈机制,有利于鼓励员工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知识。员工福利待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要采用新颖的方式来提高员工待遇,丰富员工的精神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新,郑越,刘冰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09(9):49-50.
[2]刘国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2.
[3]关云飞,陈晓红.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09(4):85-8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58
G647
A
1673-0194(2015)18-0211-01
201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