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月仙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 400020)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是一种现代审计方法,它具体是指通过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与评价等,确定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程度,鉴定其是否有效。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认真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通过整合审计框架,合理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并制定出总体审计策略,把具体审计计划确定下来。注册会计师应针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设计、运行等进行有效测试,并实现充分获取适当的证据、发表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意见,为财务报表审计环节有效控制风险提出支持性评估结果等目标。
注册会计师在考虑高校总体内部控制审计策略时,应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首先,要确定好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本身具备的特征,划分其范围,包括被审计高校在基准日或此前的经营活动开展的会计处理业务;其次,注册会计师应确定是否要针对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实施测试工作;再次,明确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并适当考虑在初步业务活动中审计能得到的结果,考虑在执行其他的高校业务时,积累的经验与既定的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有无关联性;最后,确定执行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业务需要的资源性质,并界定审计范围,作出合理的时间安排。
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始于高校财务报表层次,以便注册会计师能了解高校内部控制整体存在的风险;然后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对高校层面的控制上,并把审计工作逐渐下移到对重要账户、列表及其他相关内部控制的识别上;之后是验证了解到的被审计高校的业务流程风险,并测试内部控制审计计划的合理性,鉴定其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否有效。
当充分了解高校内部控制后,注册会计师应继续了解被审计高校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识别高校层次的内部控制、高校重要的财务报表项目及信息披露,并依次对财务报表的相关认定、重要的交易类别与过程、高校期末财务报告流程以及测试控制等进行识别。
在了解高校内部控制时,注册会计师一般可选用询问相关管理、监督及执行人员、检查高校的相关文件、仔细观察运行相关业务处理控制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穿行测试程序等方法。了解的目的在于测试,虽然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涵盖了跟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但注册会计师应对所有的高校内部控制活动进行测试。
注册会计师测试高校内部控制合理性的程序通常包括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穿行测试程序等。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应从下列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第一,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第二,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第三,控制由谁执行;第四,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如人工控制或自动化控制)。从这4个方面来看,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在各个不同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
若被审计高校的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等相关内容都无法在日常履职中被发现,也无法避免错报,就会导致内部控制面临各方面的缺陷,其中包含运行与设计两个方面。就严重程度而言,主要划分为一般、重要与重大3个层面。一般而言,高校本身的内部控制中包含的缺陷指的是除开重要缺陷及重大缺陷外的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控制缺陷就是高校内部控制既有的、严重程度不及重大缺陷的,但又足以引起监督人员关注的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重大控制缺陷就是高校内部控制既有的,可能无法及时发现或防止财务报表中出现重大错报的控制缺陷组合。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每个单独的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识别和评价,还要关注他们组合在一起后会对高校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内部控制是否失效,二是可能造成错报金额的大小。若注册会计师能确定发现的一项或多项内部控制缺陷将导致高校管理人员在执行内部控制工作时无法严格依据高校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交易和记录,那么该现象就是高校内部控制面临重大缺陷的迹象,不容忽视。
首先,对各种证据进行评价,主要包含财务报表审计师出现的错误、内部控制测试结果及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等方面。其次,针对内部控制提出相应的意见措施。形成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后,注册会计师应评价财务报告等相关信息是否完整、真实,内部控制要求是否跟法律法规的要求相符等。
当高校能严格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后,就可以让注册会计师提出针对性建议。如果限制审计范围,注册会计师也可以解除约定业务,并出具无法表达意见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自高校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开始,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其重要的业务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应以长期发展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程序及方法促进高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使高校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并取得长足发展。
[1]郑晓.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程序、方法及思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4):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