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风俗

2015-09-16 23:51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香包赛龙舟艾草

端午的风俗形成了端午节的气氛,经过千年的流传,端午风俗在活动、饮食、服饰等方面不断地丰富着,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亲切的文化记忆。两千多年来,我们在这时候举办着先人相同的活动,吃着和先人同样的饮食,佩戴着先人同样的佩饰,品味着节日中先人所寄托的情感与民族精神……这,就是人类的文化印记。

风俗活动

赛龙舟

赛龙舟,也叫“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一种说法为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最初将龙的图案刻在舟上,后来渐渐演变成装上龙头龙尾的龙舟。端午节赛龙舟在贵州苗族被称为“龙船节”。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赛龙舟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和寓意,从最初的祭祀仪式中娱神乐人、祈福禳灾到纪念屈原、伍子胥、近代女侠秋瑾等,寄托着普通百姓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众人的爱国情怀和仁义精神。

赛龙舟仪式繁杂又因地域的不同而异。如湖北秭归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仪式流程大致有:祠堂祭奠,即龙舟各队在巫师带领下,到屈原祠堂内祭奠屈原,并宣布龙舟赛的相关规则;游江招魂,即龙舟各队唱着《起桨》《游江》等民歌沿着江面而行,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也看作龙舟竞渡前的练习阶段;龙舟竞渡,即赛龙舟最高潮的部分,会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龙舟竞相争流,一般船头会站着一位巫师模样装扮的人。而在福建有些地方,端午节时,龙舟不是在水里赛龙舟,而是在陆上游龙舟。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龙舟竞渡在台湾出现,并延续至今。台湾赛龙舟之前不仅要“祭龙王”,还要请当地威望之人为龙舟“点睛”。如今,龙舟竞渡不仅是端午节的一项民俗活动,也成为了一项走向世界的体育项目。

驰马射柳、击鞠

与南方端午赛龙舟的习俗活动不同,北方这时的特色是驰马射柳、击鞠等竞技遗俗。

驰马射柳,据说在辽时便已出现,宋代演变成为一种游戏,到明清又有所创新,主要流行于宫中和军士之间。《金史·礼记》中描述:这个活动一般是在端午清晨时进行,在场地插上小柳树,将柳树干中上部的青皮削去,露白,作为靶心,参加比赛的人驰马用无羽横箭射柳,将柳干射断,并骑马用手接住的为胜,断柳却骑马没接住的次之,而没有射中白处或没有断柳的就是失败了。到了明代,宫中游戏中把鸟雀放在葫芦中,挂在柳树上,用弓箭射中葫芦,鸟雀从葫芦中飞出,以鸟雀飞的高低决定胜负。这种习俗延续至清末,因为其竞技方式和适应人群的特殊性渐渐消失。

击鞠,是由木杖打击球的一种游戏,分为徒步击打和骑马击打两种方式,即“步打”和“马球”,相较而言,马球可能更受欢迎,人们常用“打马球”来称击鞠。魏晋时期,曹植《名都篇》便有“连骑击鞠壤”的诗句,唐、宋、元时击鞠盛行,是端午节的风俗活动之一,称之为端午之戏之一,至清中叶后这种活动渐消失。

斗草之戏

斗草,又称斗百草,是汉族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是端午节流传的一种民俗。起源已无处可考,《物原》记载斗草始于汉武。魏晋南北朝时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有斗百草之戏。”唐后,斗百草越来越成为妇女孩童中流行的一个游戏,白居易《观儿戏》有“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的诗句。

斗百草,分“武斗”和“文斗”。武斗就是拿着车前草,或者其他花草打成结,双方将手里花草交叉“十”字状互相拉扯,花草不被拉断则胜利,这种斗法多存在于儿童群中。文斗,则是对花草名,多在成人中进行,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得花草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则胜利。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那天,香菱和芳官、蕊官、豆官等众姐妹便采些花草兜着,坐在花草堆里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众人以百草之名如“罗汉松”对 “观音柳”、“美人蕉” 对“君子竹”等如此形式便是斗草的“文斗”了。

挂艾草、菖蒲、蒜

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谚语。端午之日,在自己家门上插艾草的习俗相较比较普遍,另外还有菖蒲、蒜等,这三者被民间称为“端午三友”。人们常以菖蒲作宝剑,以艾草为鞭子,以蒜为锤子,认为以此作为武器可以斩妖除魔、退蛇、虫、病菌等。

因为端午时近夏至,多雨潮湿、毒虫细菌比较容易滋生,人容易生病。而艾草、菖蒲、蒜有避蚊蝇等毒虫、消病毒、除恶气的作用,所以直至现在,这些习俗还是在很多地方保留了下来。

沐兰汤

《大戴礼记》是汉文帝时戴德选编的研究记载端午日沐浴兰汤,这一古俗至今尚存。屈原《九歌·云中君》有云:“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文献记载所用的兰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兰花,而是属菊科的佩兰,又名鸡骨香、水香,有香气,可全草入药,有除毒之效,不过这一古俗在传播演变过程中,其沐浴所用的草药不同于古时,后来渐用艾草等具有药性的药草等作为原料。此俗流传至唐宋时期,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在端午节,各个地区和民族还有很多风俗活动,比如,据说采茶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采茶药,可治百病”。 因为在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饮食

粽子

粽子在东汉已有,至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从此,端午食粽成为为全国性的风俗。西晋周处所著《风土记》中称为“角黍”。 《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所以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说法。

粽子因地域和民族不同,其选料、包裹材料、做法等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概括来说,粽子有甜、咸两种。北方多以枣粽为主,多蘸白糖或红糖食用,个头大。南方粽子种类较多,有豆沙、鲜肉、蛋黄、火腿等各种馅料。另外粽子叶因地取材,老北京用苇叶,广州、上海等地用箬叶、竹叶等,海南粽子用柊叶。endprint

五黄

五黄,指黄鱼、黄瓜、黄鳝、咸蛋黄、雄黄酒。杭州有把五月称为“五黄月”的说法,这个时节天气炎热,所以又有“五黄六月”这一成语表示阴历五、六月天气热的时候。这时是“五黄”上市的季节。

据悉,江南之前所说的黄瓜和现在的黄瓜略不同,是称之为菜瓜的一种蔬果,因二者相似,后人混叫,后来人们就多食现在所叫的黄瓜。端午前后,黄瓜先于其它瓜果收获上市,正值时令,也被称为第一瓜果。

《本草纲目》中记载:鳝鱼能补中益血,补虚损。民间有“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支参”“黄鳝端午赛人参”的说法,据说这个时节的黄鳝肉肥鲜美,十分营养。

端午时节,长江流域曾盛行涂饮雄黄酒的习俗。清朝顾禄著《清嘉录》中说:“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头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也就是说,雄黄酒是由研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五月初一到初五要将雄黄酒进行晒制。雄黄是一种中药药材,有毒,古人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因雄黄对人体有大害,现在人们通常不会以雄黄入酒,而是以米酒或黄酒代替以庆祝节日。

端午时夏至将近,天气湿热,蚊蝇等各种毒虫滋生,小孩容易在这个时节生病,人们便将雄黄酒涂在小孩的额头、手、足等处,民间便有在小孩额头涂“王”字的习俗,希望以此辟邪驱毒,孩子健康成长。

打糕、煎堆

打糕当属我国吉林省朝鲜族的民间特色传统节日美食。端午节,也是朝鲜族非常隆重的节日,端午节吃打糕便成了当地朝鲜族的特色习俗。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

端午节吃煎堆是福建晋江地区和台湾台南地区等地的习俗。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吃“煎堆”。当地的煎堆,是将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制成一大片,和其他地方被称之为“麻团”、“糯米球”的煎堆不同。据说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认为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就停了,人们说是将天补好了,这种食俗便由此而来。

台湾台南地区在端午节不吃粽子吃煎堆,相传和郑成功的故事有关,郑成功率军队入台之初,军粮十分匮乏,端午来临之时,无米包粽子,而当时也并不十分富足的当地台民闻讯,争相送来薯粉、花生、豆类等食品,郑成功便下令将这些食物掺和一起,用油煎成“堆”,来庆祝端午节。此后,当地人便在端午吃煎堆而不是粽子。虽然现在台湾有像我国多地称之为“麻团”等的煎堆,但从原料上看,当时台南地区的煎堆更像是福建晋江地区所说的端午食品。

佩饰

五色线

五色线,又叫长命缕、续命缕、避兵缯、百索等,是端午节人们常带的佩饰。

汉·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据此,即此俗直承汉代,至今已两千年了。传统五色线由红、黄、白、青、黑五色组成,将这五色线一块儿搓成线绳,可粗可细、可长可短,样式大致相同,或悬在门首,或挂在床帐、婴儿摇篮等处,或挂在人的项颈、系在手腕和手臂上,因各地风俗不同,一般到六、七月份,把所带的五色线剪掉,投入江河中被水冲走,或放进火里烧掉,意为驱病消灾、保佑安康、延年益寿等。

健人、豆娘

健人和豆娘是旧时端午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浙一带,二者常被看作是一样的饰物。一说健人和豆娘来源于端午节的门饰“艾人”。艾人是用艾草剪作人形,插在门上以辟邪的饰物。而健人和豆娘则是用帛代替艾草,做骑虎状,戴在妇女头上的头饰。清代苏州文士顾禄的《清嘉录》记载:市人用金银丝、铜丝、金箔等制繁缨、钟铃等形状,骑人于虎,非常精细,缀在钗上等,插在妇女发髻,也可以互相馈赠,这就叫作“健人”。

《唐宋遗记》记载:在江淮南北地区,五月五日端午节时,妇女钗头等头饰奇巧多彩,是用缯、绡剪制成艾叶,或攒绣成仙佛、禽鸟、虫鱼、百兽、八宝群花等形状,便是“豆娘”,当地人也叫为“健人”。

一说,二者起源自“艾人”,意驱邪辟病的目的;一说,二者来自古时的步摇,纯属女性头饰。

艾虎

艾虎,也是端午时节的一种压胜物兼装饰物,或戴在发际,或系在小孩儿的背上,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古代多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现在多直接用丝线、布帛、香料制作而成。民间认为佩戴艾虎可辟邪除秽。

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戴香包,是端午时节又一流行的习俗。香包,或用五色丝线缠成,或用碎布缝成,香包上用丝线绣着花卉、鸟兽、鱼虫、五谷、人物等生动图案,内装香料,一般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随身佩戴,具有洁气避秽的作用,令人怡心气爽。

屈原《离骚》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之句,可知屈原所处战国之时或许就有了佩戴香包的习俗。吕宪章《滨州风俗志》记载传说端午戴香包始于宋朝,宋皇帝为崇念屈原“羡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迂而怒其志”,追封屈原为忠烈公,传谕五月五日为端午节纪念屈原,并让人们带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香溢世,流芳千古。endprint

猜你喜欢
香包赛龙舟艾草
赛龙舟
丘树宏的诗
端午香包
在每个角落都插上艾草
端午赛龙舟
艾草粑粑
艾草飘香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三束艾草(组诗)
端午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