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雅楠
历史是车轮在路上碾过时留下的一道深深辙印,是书本中用笔墨书写的一页页华丽篇章。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历史虽然短暂,却仍绚丽夺目。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更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独有符号。基于这些理念,北京市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东城区非遗博物馆于6月10日正式开馆,一时间吸引了众多目光。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东城区第二文化馆走在前端,彰显着一个民族的自觉、自信、自强。
自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亦不例外。6月13日是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大餐”,让大家通过指尖、舌尖、足尖等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在这场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中,首都北京成立了第一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东城区非遗博物馆,并于6月10日正式开馆。450公斤俄罗斯碧玉雕琢而成的菊花花熏、全部由真丝制作而成的中国五大名菊之一“十丈珠帘”、充满童年回忆的“绒鸟”“绒花”、正在微缩的四合院里大办喜宴的“毛猴”……在建筑面积950平方米的非遗博物馆内,共展出了包括象牙雕刻、景泰蓝制作技艺、雕漆技艺、花丝镶嵌技艺等数十个非遗项目的180余件展品。展厅还设置了影像动态展示区,数来宝、拉洋片、花市元宵灯会等曲艺、游艺杂技、传统民俗项目都将通过这种方式呈现。
本次活动分为“体验非遗 人人动手——观众学做非遗作品DIY大赛”,非遗展演、非遗博物馆正式开馆、非遗专家讲坛以及主题活动“京跤百年——纪念宝善林(宝三)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暨马贵保先生从艺七十周年专场演出”几大部分。开幕式上,东城区相关领导向区级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和奖牌。宝三跤场跤艺、数来宝、老北京叫卖等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进行了演出。
在采访中了解到,东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建设、资金倾斜和积极广泛的宣传推广,为传承人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2008年,东城区委、区政府在北京市率先推出对非遗项目的奖励机制,对进入国家级、市级和区级名录的项目,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截至2014年底,东城区共评选出4批区级名录项目136个。其中,31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61个项目进入市级非遗名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3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8名,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东城区的非遗保护工作多次获得文化部和北京市文化局的表彰,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先后获得文化部非遗薪传奖、北京市年度非遗保护贡献奖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收录了开展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普查、申报、论证和公布各级名录的相关资料,组织编辑、出版的书刊以及国家级、市级和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代表作品。参观者可以通过展品,了解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体验代表性传承人的精湛技艺。
突出重点 传承为先
东城区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2010年由原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而成。面积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万,是北京皇城文化和京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区域内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东城区政府认识到,非遗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自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相继出台了《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明确非遗保护中的政府职责,在工作步骤、方法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东城区在北京市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聘请了著名专家组成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聘请200多名社区普查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而又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项目记录在案,并及时汇编完成《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
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传承单位、优秀传承人评选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才和传承人培养项目实施方案》。2009年,在北京市委组织部的支持资助下,东城区开办了北京市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才和传承人研修班,78名传承人和非遗管理人才参加了学习。研修班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为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工作者进一步提高理论修养和保护传承能力提供了一条可资参考的途径。
2013年起,东城区多个非遗项目单位和多名传承人,应邀参与了故宫文物修缮工作,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得到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认可;2014北京APEC期间,众多出自东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集体亮相。其中,景泰蓝承担了APEC会议中心的工程制作项目。目前,东城区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3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26人。传承人梯队的建设已经形成。
近年来,东城区组织编写出版了《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2012)》《象牙雕刻》《景泰蓝》《前门传说》 《北京扎燕风筝》和《东城瑰宝——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编》(正在编印中)等多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使读者可以通过书籍,进一步了解东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
此外,东城区还多次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与英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使世界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些宣传展示活动,扩大了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提升了东城区的文化水平。
长远规划 创新发展
下一阶段,东城区将进行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非遗传承示范(学校)基地的命名与相关扶植工作,进一步提高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力度,在区内中小学广泛地进行非遗传承工作。
进一步推动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电脑系统,及时收集、掌握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信息动态,为科学管理和相关政策出台提供依据。将可面向社会展示的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资料和相关内容,陆续整理出版,逐步形成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藏文库。
组织制作以非遗为题材的小剧场话剧及动漫等,用新的传媒方式推广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很好的社会推广性和潜在的广大受众群。将积极探索,采用话剧、微电影、动漫等当前社会群体接受文化产品的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在前门历史文化街区建立非遗集聚区和开办小型、多类别的非遗展示、交流、销售场馆,培育非遗文化产业园区。在前门“三街三区”建设中,嵌入非遗元素。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辐射效应,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集区,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和统筹经营管理等方式,推动一批具有潜力的非遗项目的知识产权开发,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利用地区内已腾退、修缮的会馆、民居等场所,开办小型、多类别的非遗展示、交流、销售场馆,与商贸旅游、民俗体验、文化休闲等向融合,进一步完善前门地区的项目结构,增强地区文化特色。拟经过3到5年的扶持,使该地区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区域和重要活动的举办地,提升非遗项目和场地的附加值,最终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非遗生产、展示、销售地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