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互补的“三杨内阁”

2015-09-16 08:02赵映林
唯实 2015年9期
关键词:朱棣太子皇帝

赵映林

每一种社会、每一个单位、每一级组织、每一届政府,都需要人才能力互补。中国一部二十四史,可以列举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然而,我认为能力互补的最佳组合是明仁宗、宣宗时期(1425~1435年)的“三杨内阁”。考诸史籍,“仁宣盛世”的出现,与这三个人之间的能力互补有很大关系,“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

“三杨”其人

杨士奇(1365~1444年),名寓,江西泰和人,少时家贫,却自幼好学,曾在湖广做塾师多年。建文帝修《太祖实录》,非科举出身的他受王叔英推荐入仕,后进入翰林院,充编纂官。明成祖好《周易》,巧的是杨士奇精通《周易》,凭着给皇帝讲《周易》受到信任,先任左中允,后进左谕德,地位渐高。明成祖北巡,常留京辅佐太子朱高炽,渐成重臣。1424年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他任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明宣宗和明英宗初年,他长期任首辅,能容人。杨士奇为官谦逊谨慎,在家中不言公事,再亲近的好友,也从不谈公事,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很有组织纪律性的官员。

杨荣(1371~1440年),原名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安人。明惠帝建文二年进士。初任翰林院编修,明成祖时,入文渊阁,个性强而幽默,不善与人相处,这是一对矛盾他却集于一身。杨荣以多谋善断、擅长军事谋略而为明成祖所器重,常随明成祖朱棣北征。后升至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宣宗时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朝政。

杨溥(1372~1446年),字弘济,湖北石首人。他与杨荣同科进士,初任编修,明成祖时侍皇太子,为太子洗马。仁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宣宗时任太常卿、礼部尚书,入阁与杨士奇、杨荣等共赞机务。英宗初年,进武英殿大学士。杨溥的廉洁奉公是有明一代公认的,即使他的政敌也不得不敬佩他的一尘不染。明英宗信任的宦官王振掌权,首先要扳倒的就是内阁“三杨”,对杨溥,王振就始终未能找到其任何一方面的腐败。时人评说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即个人道德品质好,“皆人所不及”。

《国榷》作者谈迁认为,“三杨”的成功之处,不只在于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才干、长项,而是彼此优点能够互补。三人中的杨溥是个老学究,善于抓文化工作;杨荣多谋略,擅长赞画军事工作,性格虽然幽默却是个强硬派,处理问题是疾言厉色;杨士奇的长项是行政管理。明宣宗的胡皇后没有生育,“无嫡立长”,宣宗立了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为皇太子,接着就想立其母孙妃为皇后,皇太后与杨荣等大臣们都同意此事,为此,杨荣还列举了胡皇后20条缺点作为废后的理由,连宣宗都觉得过分了。但如何安置现有的胡皇后,宣宗也犯难,就找杨士奇商量。杨士奇本不同意这种做法,但看到太后与朝中大臣们的一致态度,自己即使反对也无济于事,于是问宣宗皇后与孙妃之间的关系如何,宣宗说她俩关系很好啊,前一个时候皇后身体不好,孙妃还去探视了。杨士奇听到这里,有主意了,说既然皇后有病,莫若引导她自行辞让。宣宗大喜。此事就这样顺利解决了。杨士奇处理政事的能力与巧妙往往就在这不经意间妥善解决了难题。英宗时胡氏逝世,孙太后让大臣们议定治丧仪式,杨士奇力主按宣德皇后的礼节下葬,算是对委屈了的胡氏的一个交代。

正是这种能力上的互相搭配,加上皇帝的“清醒”,造就了仁宣盛世。史载“三杨”辅政期间,“凡朝廷大事皆自三公处分。数年间,政治清明,为本朝之极盛。”

能力互补1+1>2

“三杨”中杨士奇乃首辅,建树颇多。他能得到成祖、仁宗、宣宗三代祖孙帝王的宠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特别能揣摩皇帝的心思。如靖难之役后,朱棣成了皇帝,按惯例,得修撰皇帝《实录》,杨士奇修《明太祖实录》,自然要碰到如何看待靖难之役以及一批拒绝与朱棣合作的建文臣子,尤其是牵涉到拒绝起草即位诏书的方孝孺。然而,杨士奇在这部严肃的史料著作中,不惜歪曲历史,诬陷建文忠臣方孝孺,说他在朱棣入宫之时,向朱棣磕头求饶。当然,这不能由此得出杨士奇个人道德有亏。为什么这么说?这就是克罗齐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理解了这一条,也就不难明白杨士奇的行为了。再就是在“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体制下,你能或敢不按皇帝的旨意操作?抵制这一体制的有几个不是家破人亡的?似乎历史上还找不到几个抵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得善终的例子。魏征与唐太宗的君臣契合,两千年的中国出了几对?即使为后人讴歌的这对君臣,在魏征死后,唐太宗不也是派人推倒魏征的墓碑并悔婚(原定公主下嫁魏征之子),差点还要对其剖棺戮尸!

另一件事,也颇能说明杨士奇处理事关全局政务的能力。明宣宗继位后,其叔汉王朱高煦谋反,明宣宗御驾亲征,迅速平定了一场为争夺皇位的叛乱。在回师京城的路上,有消息称,宣宗另一个叔叔赵王朱高燧也图谋叛乱。消息传来,大臣们一致主张立即挥师征讨。可宣宗不想落个诛杀叔叔的骂名。面对一片汹汹喊剿之声,宣宗一言不发,杨士奇明白了,遂竭力劝阻。事后,宣宗对杨士奇说:“你保全了我叔叔一家性命。”言外之意是你“保全了我皇帝的仁孝名声”。

揣摩皇帝的心思,实际上就是“吃透上头”。试想,一个连上头精神都吃不透的人能把工作做得符合上级要求?秦桧能杀一个手握十数万大军的岳飞,是因为秦桧摸准了宋高宗的心思:倘若岳飞北伐成功,将徽、钦二帝迎回来,置高宗于何地?对皇帝的这种心思,不可言说却要不动声色地去做。这就是秦桧杀了岳飞,不管大臣们怎么反对、天下人怎么骂,都能受到君主信任稳坐宰相之位的道理。

杨荣多谋善断,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朱棣进入南京后,连续几天群臣劝进,到第五天,朱棣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如再固辞不就,反不好下台了,于是,便准备登基称帝。正当朱棣喜气洋洋地进宫登基时,时任编修的杨子荣迎谒于路上,对朱棣说:“殿下先谒陵(孝陵)乎,先即位乎?”一句话惊醒了一心要做皇帝而几乎忘乎所以的朱棣,原先是直奔皇位而去的,倘如此,那这几天的谦意推辞的戏,不是告诉天下人——全是作秀吗?惊出一身冷汗的朱棣立即命令车驾掉头往孝陵拜谒。表面上这似乎不是件大事,其实,它有着不可忽视的政治影响,绝非小事。拜谒父皇朱元璋的陵墓,再登基,表明自己继承的是明太祖的皇位,而不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对通过三年战争夺得皇位的朱棣来说,实在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在天下臣民的心理上,至少可以增加一些自己是合法继承人的色彩。这就是政治!杨子荣在此关键时刻为朱棣挽回了面子与可能导致的重大负面影响。朱棣登基后,杨子荣顺利入阁,朱棣亲自给他改名“杨荣”。杨荣的这个本领是杨士奇、杨溥所没有的。

杨荣因长于军事,明成祖北征,经常让他参预军机大事,不过,杨荣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他经常受贿,即使是守边将领给他送礼他也来者不拒。如他家里的马匹就是守边将领送的。只不过他做得很隐蔽。据万历时状元、翰林编修焦竑说,杨荣将受贿财物用来接济一些穷困乡人,并不是全落在自家腰包了。但在反贪问题上,杨荣又与杨士奇、杨溥保持一致,不因自己屁股上有屎而反对。如刘观在朱元璋时,任监察御史,以清廉敢言著称,到朱棣时仍是一个非常廉洁奉公的官员,而且办过不少贪官污吏,就是这样一个廉政楷模,到了明宣宗时任辽东巡抚却晚节不保,收受贿赂。当明宣宗问到刘观的问题时,“三杨”一致主张坚决查办。二是他恃才傲物。这也罢了,令同僚们不能忍受的是他自己品德有亏,却对同事们任何一点小缺点都看不惯,容忍不了,只要有机会必定敲打。这两条后来差一点断送了他。宣宗儿子英宗继位,宦官王振揽权,首先要扳倒“三杨”,打的旗号就是“反腐”,第一个就拿杨荣开刀,将其整倒。对杨荣可用一句话概括:“能人腐败”。然后,王振借杨士奇儿子犯了命案一事,迫使杨士奇闭嘴。杨士奇一生英名让儿子给败了。

说杨荣难处,最典型的莫过于他对待杨士奇的态度。有一次,明宣宗与杨士奇讨论边关战事,杨士奇对皇上说:“军事上的事,我不如杨荣,皇上问他好了。”明宣宗笑了,说道:“可你知道吗,杨荣可经常诋毁说你不好哦。”杨士奇答道:“那皇上就以我的宽容,来包容杨荣吧!”此事之后,宣宗更加敬重杨士奇,闻知此事的杨荣,也羞愧无比,收敛了不少,至少不再背后攻击杨士奇了。

既然杨荣是这样一个人,三代皇帝缘何还信任他?这是因为杨荣的长处远不止是多谋善断。他还有一个他人不及之处,就是善于顺势而为,这就使得平时也许无法规劝皇帝的事,他能在不经意处巧妙地让皇帝接受,让皇上赢得事成后的“圣明”。皇帝发火之时,群臣无不战栗,杨荣在此时总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或幽默语调一两句话就让皇帝息怒。有一次朱棣发怒,大臣个个战战兢兢,杨荣进来后,一看这场面明白皇上正在火头上,于是出其不意冒出了一句,朱棣一下就被他逗笑了。提心吊胆的大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杨荣之所以有这个本事,其实是因为他善于给朱棣“解梦”,朱棣特相信他,他才敢在皇帝面前幽默一把。这点恰恰是那二杨的短板,尤其是杨溥的短板。

杨溥是“三杨”中年龄最小的,却最以老成持重著称,凡事极其淡定,去世后的谥号都叫“文定”。明成祖时,他任太子朱高炽的东宫洗马,是老资格的太子近臣,汉王朱高煦构陷朱高炽时,杨溥受到牵连,整整坐了10年牢,一直到朱高炽做了皇帝,才被放了出来。在牢里,别的人唉声叹气,他却极其平静,别人坐牢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他却天天在里面读书,而且丝毫不以为苦。仁、宣两朝,他虽是内阁重臣,但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文化教育,国家大事很少建言,他认为杨士奇、杨荣对军政大事的识见、处置远甚于自己,遇到这类事往往以二杨意见为主,做好配合,但他并不盲从。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廉洁奉公。有一次,他的儿子从家乡来探望他,说一路受到所过州县的款待,唯独江陵知县范理既不送礼也不来迎送。杨溥听了很高兴,认为范理为官正派,不久之后推荐范理任德安知府,由正七品提为正四品,连升三级。后来,杨溥又推荐他出任贵州左布政使,成了一省之长。有人劝范理应向杨溥道谢,范理回答说:“宰相为朝廷用人,非私理也。”

对了的合力坚持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四子朱高爔早亡。朱高炽因体态肥胖,又是一个跛脚,行动迟钝,不仅不能随父皇南征北战,连跪拜也需人搀扶,大异于其父,故明成祖朱棣不怎么待见这个嫡长子,尽管有着“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内心却不想让他来接班,时不时流露出朱高炽多病一类看法。而次子朱高煦,武功高强,能征善战,深得朱棣的欢心,以为类己,以至于靖难之役酣战之际,轻许以后将立其为太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高炽与兄弟朱高煦、朱高燧之间,以及各自麾下的亲信臣僚们曾展开了一场长达20年之久的争储博弈。靖难功臣淇国公丘福、驸马都尉王宁等人都是主张册立朱高煦为太子的,理由是朱高煦在靖难中“功高”。但是,他们的主张遭到了“三杨”等人的反对,他们在朱棣面前列举历代立嫡故事,不赞成无视“嫡长子继承制”的违制行为。这批朝臣可称之为拥嫡派。为了说服皇上,拥嫡派鼓动朱棣的同母弟周王出面助一臂之力,不料朱棣根本不买这个账。朱棣的态度传递出来的信息,无疑助长了朱高煦夺嫡的邪念,使他加快了夺嫡步伐。由于朝臣们分成两派,朱棣也十分矛盾。有一次,朱棣征求解缙等人的意见,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不说话,解缙又补充了一句:“好皇孙”。这句话打动了朱棣,因为朱棣很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典型的隔代亲。朱瞻基是文武全才,朱棣曾出一上联是“万方玉帛风云会”,朱瞻基脱口而出“一统江山日月明”。这事喜得朱棣心花怒放。朱棣最终之所以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究其原因还真有点让今人难以认同,就是有相人术的大臣袁珙受命给朱高炽、朱高煦两兄弟算命,说朱高炽有“天子相”。朱棣还不死心,又让袁珙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相面,袁珙说朱瞻基是“万岁天子”。朱棣听了后沉默不语,又让另一个叫金忠(后任过兵部尚书)的大臣也给朱高炽、朱高煦兄弟俩算了一卦,卦象显示,朱高炽将开创大明盛世。就是这两次算命,再加上以“三杨”为首的一批大臣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朱棣才没有立朱高煦。有一次,朱棣命诸臣为一幅《虎彪图》题诗,图中画的是一只大老虎与几只小老虎,解缙心领神会,借题发挥,题诗道:“虎为百兽王,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朱棣大受感动。正是在这诸多因素的合力下,明成祖朱棣才在永乐二年勉强将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朱高煦被封汉王,却不甘心,无时不觊觎太子位。一次,朱棣命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与朱瞻基一同拜谒孝陵。朱高炽因体胖,又是瘸子而失足,朱高煦在其身后挖苦道:“前人失跌,后人知警。”朱瞻基听到后,立即回击:“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炽失惊语塞不敢接茬。

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首次北征,由太子朱高炽监国,次年回京,向杨士奇了解太子监国的情况。杨士奇回奏说太子孝敬,朱棣不语。杨士奇接着说:“殿下(指朱高炽)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永乐十年秋,朱高煦制造舆论说大理寺右丞耿通受太子之托,多次在皇帝面前为朱高炽开脱。话传到朱棣耳中,联系过去耿通确实多有维护太子的言论,于是下令都察院会同文武大臣将耿通鞫之午门,并说:“必杀通无赦!”群臣不敢拂旨,议定斩立决。但朱棣还嫌不解气,说耿通一味为太子说好话,坏了祖宗之法,离间我父子,不能饶恕,应当处以极刑。

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命太子朱高炽监国,令杨士奇、杨溥、黄淮、金问等人辅助皇太子。朱高煦趁朱棣不在京之际,“日夜谋嫡”,制造流言蜚语,中伤辅助太子监国诸臣。朱棣返京,以太子遣使迎驾迟缓,且奏书失辞,下令将辅佐监国的杨溥、黄淮、金问逮捕下狱。杨士奇当时外出不在,逃过一劫。但杨士奇回京后,朱棣立即召见,询问太子监国的情况。杨士奇回答:“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将责任揽了过来。朱棣这才没有再追究。但支持朱高煦的这派官员不罢休,奏说不能单独宽宥杨士奇。朱棣下令将杨士奇下狱,好在朱棣气已下去了,不久将杨士奇放了出来。可那几位一直关到朱棣去世,才放了出来,坐了整整10年牢。

永乐二十年,朱棣第三次北征,太子监国,又被人进谗,说张鹤朝参失仪,太子因他是礼部尚书吕震的女婿宽宥了他。朱棣大怒,严厉谴责杨士奇等辅政不力,杨士奇遭逮第二次下狱。抄家时,杨士奇家中仅有一些旧衣服,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抄家的人敬佩,连朱棣也感动了,说清廉如此。不久,朱棣念其平日忠心谨慎赦免了他,官复原职。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死于北征途中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东南、多伦北),杨荣随军在侧,认为精锐大军在外,都城皆老弱之兵,生怕有变,遂溶锡为椑(内棺),载以龙舆,将所有参与溶锡的锡工全部处死灭口,朝夕进膳如常,没有人知道皇帝已死。安排妥当后,杨荣与少监海寿星夜驰骋赶回京城报告太子朱高炽。八月,朱高炽释杨溥等出狱,随即继位,是为明仁宗(年号洪熙)。可是,十个月后洪熙帝朱高炽就驾崩了,其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

(作者系江苏省工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朱棣太子皇帝
朱棣“魂牵”建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汉字奇遇记
汉字奇遇记
《太子湾的春天》摄影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影帝』朱棣
北太子湖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