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能
“实践银行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初探*
余佳能
(浙江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近年来,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在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文章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与局限,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建立“实践银行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并阐述了这种创新模式的基本思路、具体实施途径及优势所在。
实践银行;社会实践;创新;模式
近年来,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日益凸显。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再次强调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相对于其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而言,它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深度与广度。现今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大多存在组织形式单一、时间过于集中、成果转化不足、评价体系不善等问题,[1](P128-130)[2](P72-7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育人作用的发挥。“实践银行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是指学生将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存入“实践银行”,通过审核评定,毕业时可以从中支取个人“实践账单”的创新实践模式。
为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课题组以杭州市下沙大学城为样本,随机抽取了各年级在校大学生40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率87%。
大学生社会实践从1983年开展以来,体系逐步健全,内容逐步完善,在推进大学生适应社会、提升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学生群体中认同感逐步提升。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拥有社会实践经历极其有必要,超过51%的学生已拥有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已成为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但当下社会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组织形式单一,实践群体不广 当今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社会实践仅是学生干部和低年级学生的“专利”。调研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绝对主力军,超过81%的学生仅在大学一年级参与社会实践,且参与实践时主要由学生干部主导。不足19%的学生在二、三年级仍选择参加实践,这部分学生几乎全部为学生干部。
2.实践时间集中,成果转化不佳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多集中在暑假开展。这种实践模式的弊端是学生很难与专业发展、职业规划有效挂钩,形成有效积累,达到不断优化实践效果的目的。调研结果表明,高年级学生不继续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实践内容与职业规划不匹配”上。超过35%的学生认为,实践内容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近20%的学生也因实习等更贴近本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安排放弃实践机会。
3.实践动机不明,学生认识不清 分析调研结果可知,“体验社会、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第一需求。希望通过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锻炼实践能力的学生占96%。但大学生参加实践的动因并不仅限于此。46%的学生期望通过社会实践方式取得学分,或在奖学金评定中取得优势;21%的学生希望借此增加求职“筹码”;17%的学生则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认为“学姐学长们都参加过,我也应该参加”。
4.过程监督不力,评价体系不善 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价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监督是否有力、评价是否科学,关键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监督评价体系是否完善。调查结果显示,12%的学生指出,凭借一张简单的社会实践登记表来评价社会实践成果是不科学的,组队实践中“搭便车”、分散实践中弄虚作假的情况时有发生;9%的学生提出,缺乏科学规范的社会实践监督评价体系,将严重挫伤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学校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践银行”,为学生集中办理记录4年实践经历的“银行卡”,鼓励学生突破时间阶段的局限,除寒暑假外,合理利用节假日、周末、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转“暑期社会实践”为“日常社会实践”,化“4年一次”为“一次4年”。同时,“实践银行”还有其信息发布、成果评价等功能。[3](P18-22)[4](P142-143)大学4年期间,学生可登陆“实践银行”,了解其他同学的实践动态,获取有效实习资源,这促进了学生间形成有效合作与良性竞争。毕业时,学生可自行登陆“实践银行”,打印个人“实践账单”,实现“实践银行”为学生记录实践经历,增加求职筹码的职能(参见图1)。
图1 传统实践模式与“实践银行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比较
(一)“实践银行”管理系统[5](P109)[6](P58-60)[7](P67-68)
开发“实践银行”管理系统。“实践银行”管理系统是负责记录、考核及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更好规划社会实践的系统平台,其具体实施途径如图2(参见图2)所示:
图2 “实践银行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具体实施途径
“实践银行”下设ATM中心、理“才”中心、竞赛中心与运营中心四大中心。其中ATM中心是其核心,其他三个中心为辅。ATM中心主要负责建立、记录、考核及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理“才”中心负责实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信息共享与双向互动;竞赛中心负责组织技能竞赛,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运营中心则负责“实践银行”的日常运营管理。
除四大中心各司其职、有效配合外,“实践银行”还需依靠高校、企业、社区三地联动实现。在“实践银行”运作过程中,高校主要采用组织保证、制度保障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持续式、渐进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成长成才;企业和社区则通过提供实习岗位、实践资源等方式实现双赢。
(二)“实践银行”各中心职能
“实践银行”四大中心具体职能为:
1.ATM中心 该中心是“实践银行”的核心部门,主要负责建立、记录、考核及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估体系,运用规范的制度、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形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和社会效应进行综合评估。学生每成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即可登录“实践银行”ATM中心进行“存款”,上网逐项填写实践经历、实践成果等内容,并邀请指导老师给予考核评价,通过后正式生成一条“存入记录”。学生可随时登陆中心查看个人实践记录,从而在大学期间合理规划自己参与实践。毕业时可通过ATM中心“取款”,经由学校审核认证生成个人“实践账单”。该“账单”可有效代替各类零散的社会实践荣誉证书,向招聘单位展示学生大学4年间的实践经历与成果,从而为学生求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2.理“才”中心 该中心主要负责搭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信息共享、双向互动的平台。该平台主要帮助大学生获取企业实习、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实践资源,并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在理“才”中心,学生可获取个人所需实践资源,并结合个人专业发展、职业规划更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理“才”中心开设“才”经要闻版块,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如何寻找社会实践机会、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凝练社会实践成果;开设“才”经聊天室版块,促进师生间就社会实践相关内容开展交流讨论。
3.竞赛中心 该中心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的形式,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提升能力。结合学校资源,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投身科技创新,引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生科技主体赛事,将学生科技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社会实践塑造成学生科技的试验田与孵化器,[8](P27-30)从而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
4.运营中心 该中心主要负责“实践银行”的日常运营管理。通过发布勤工助学岗位、面试选拔、岗前培训等环节,招募经济困难学生完成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三)“实践银行”外部环境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个系统工程,“实践银行”的有效运作需要高校、企业、社区三地联动、紧密配合。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在“实践银行”运作过程中,主要起到组织保证、制度保障的作用。高校应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健全制度设计支持。高校应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时数、次数、成果做出明确规定,加大社会实践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加大社会实践在评奖评优过程中所具的影响力,引导学生通过持续式、渐进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成长成才。
企业和社区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阵地,主要履行提供实践资源的职能。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高校可根据教育规律,联系企业与社区,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开启经常性实践的运行模式。企业可提供实地走访、实习岗位、校外兼职等资源,社区可提供社会工作、公益活动机会、活动场所等资源。这些资源的提供,有效地加快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为大学生走上社会、认识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大量涌入企业与社区实习实践的大学生,也从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缓解了企业与社区人手不足等问题。
[1]张绪忠.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
[2]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3,(3).
[3]罗公利.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研究[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7.
[4]荣文婷.“零存整取”式大学生社会实践银行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1).
[5]赵 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苏高教,2007,(12).
[6]邓迎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1).
[7]张秀芝.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社区化模式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2005,(3).
[8]江 波.从复旦模式探索民族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和管理[J].民族教育研究,2011,(4).
Explor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Social Practice Model of“Practice Bank”
YU Jia-ne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In recent years,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practical education,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social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which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limi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 practice,and puts forward the model of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ideas,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and advantages of this innovative model.
practice bank;social practice;innovation;model
G642.44
A
1672-2388(2015)04-0022-03
2015-09-08
本文系2015年度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创新研究》(4010KU2015090)的研究成果。
余佳能(1990-),女,浙江湖州人,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及社会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