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5-09-11 05:44周芳珍吕小平廖海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拉西脑电生物反馈

周芳珍 雷 黎 陆 强 吕小平 廖海岑

广西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 53000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社会适应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交技能及认知功能的缺陷,影响其生活质量[1]。临床上采用药物、脑电生物反馈、认知治疗等综合康复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干预,最大限度改善精神症状,恢复其社会功能[1,2]。笔者使用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为2014年6-1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10例,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慢性期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程至少持续2年),并经2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精神科医师同时复核诊断;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18项)评分≥36分。(2)年龄18~60岁;入组时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或服药3d以内。(3)获得患者或家属或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的书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有重大躯体疾病者;(2)不合作者和兴奋不安者;(3)头皮感染影响电极放置者;(4)脑出血、脑瘤等脑器质性病变者;(5)对齐拉西酮过敏者;(6)有明显心血管病史(如QT延长、近期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等)。本研究方案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住院号末位数字随机分为研究组(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和对照组(齐拉西酮治疗),各55例,持续治疗8周。因病情变化、治疗依从性差、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脱落2例和3例,两组脱落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脱落病例未进入统计分析。研究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1.83±9.64)岁;精神分裂症病期2~15年,平均病期(6.46±2.18)年。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2.62±9.03)岁;精神分裂症病期2~13年,平均病期(8.05±3.07)年。两组性别(χ2=0.081,P=0.776)、年 龄 (t= -0.304,P=0.668)、病期(t=-1.346,P=0.1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组后给予齐拉西酮胶囊口服,初始剂量为20~40mg/d,与餐同服,在10d内视病情增加剂量至120~160mg/d。研究组剂量为(128.56±30.70)mg/d,与 对 照 组 的 (129.50±31.21)mg/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1,P=0.904)。研究期间除了短时使用苯二氮卓类、抗胆碱能药物外,不得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物。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施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广东润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BBB-1A型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在治疗前进行放松训练,脑电生物反馈采用TMSI放大器的接线方法;选择治疗方案为精神和情绪上紊乱及治疗方案的软件模式,在C3进行β波与SMR波训练相结合,2次/周,20~30min/次,共8周。

1.3 量表评定 由经过训练的医师于入组前、后进行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经过训练的2名护士评定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3]。采用SSPI评定其社会功能缺陷状况。SSPI总分主要反映患者从生理、心理到社会需求的满足所应具备的各项功能和综合性社会功能情况。SSPI由3个因子组成,即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技能;各因子分之和为总分,总分<18分为重度缺陷,18~28分为中度缺陷,29~38分为轻度缺陷。采用5级评分法,即0级:功能缺乏;1级:需协助完成;2级:需监督完成;3级:能自行完成,但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4级:功能始终能保持良好。

1.4 判断疗效 以治疗后BPRS减分率<25%为无效,25%~49%为进步,50%~74%为显著进步,≥75%为痊愈;减分率≥25%为有效。总有效=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显效=痊愈+显著进步。量表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5~0.87)。

1.5 安全性评价 在治疗前、后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

1.6 统计分析 录入数据后,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及临床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BPRS评分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BPR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PRS总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在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BPRS总分为(21.09±6.5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P<0.01);对照组为(25.71±5.2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1,P<0.01)。在治疗2、4、6、8周末,研究组BPRS总分的减分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s,分)

项目 时间 研究组(n=53) 对照组(n=52) t P BPRS总分 治疗前 58.27±9.24 57.67±10.27 0.31 >0.05第2周 48.85±6.58 52.81±6.35 -2.01 <0.05第4周 36.36±6.81 47.14±7.50 -5.95 <0.01第6周 24.05±4.05 31.51±6.42 -3.20 <0.01第8周 21.09±6.53 25.71±5.28 -3.38 <0.01

2.2 两组BPRS减分率比较 治疗后2周两组BPRS减分率开始增分。在治疗2、4、6、8周末,研究组BPRS减分率的增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PRS减分率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PRS减分率比较(±s,分)

项目 时间 研究组(n=53) 对照组(n=52) t P BPRS减分率 第2周 29.62±5.27 22.38±4.95 3.28 <0.01第4周 43.76±7.52 34.31±5.27 3.24 <0.01第6周 57.32±10.37 49.74±7.75 2.48 <0.05第8周 66.71±13.68 57.30±10.51 2.54 <0.05

2.3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痊愈14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90%。对照组痊愈8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6,P=0.298)。研究组的显效率(64.15%)显著高于对照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18)。

2.4 两组SSPI评分结果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SSPI总分和各项因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周末,两组SSPI总分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研究组SSPI总分得分为(44.90±7.95)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2,P<0.01);对照组的 SSPI总分得分为(39.22±9.32)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P<0.01)。第8周末,研究组的SSPI总分、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药物不良反应评定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部分自然缓解或经处理后减轻。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副反应、食欲减退或厌食、口干、头痛、失眠等。治疗第8周末复查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SPI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SPI评分比较(±s,分)

时间 项目 研究组(n=53)对照组(n=52) t P治疗前 日常生活能力 7.68±2.67 7.72±3.15 -0.07 >0.05动性和交往情况 5.25±2.43 5.21±2.21 0.08 >0.05社会性活动技能 3.28±1.07 3.37±1.05 -0.25 >0.05总分 15.41±4.54 15.58±4.58 -0.19 >0.05治疗8 日常生活能力 11.05±4.32 10.87±4.64 0.18 >0.05周末 动性和交往情况 18.27±6.31 15.38±5.26 2.14 <0.05社会性活动技能 15.41±6.80 13.28±4.55 2.39 <0.05总分 44.90±7.95 39.22±9.32 3.36 <0.01

3 讨论

齐拉西酮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利培酮、奥氮平等药物相仿[4,5],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处理能力、接受信息能力、学习新知识能力、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缺陷[5,6],恢复患者 社 会 功 能[7],而 且 药 物 导 致 的 代 谢综合征、高泌乳血症等不良反应少,利于慢性分裂症患者的维持治疗。但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有它的极限性,慢性分裂症患者存在始动力差、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差和社会交往障碍等社会功能缺陷,导致患者无法回归社会,甚至出现精神残疾。现代的精神康复理念是康复和药物治疗同步,甚至康复先于药物治疗[1];精神疾病的康复包括功能训练、全面康复、回归社会。功能训练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和社会活动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1]。脑电生物反馈借助生物反馈仪,放大个体没能察觉到的一些心理生理活动,帮助受试者了解并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功能变化,恢复患者的大脑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技术和方法,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的康复[2]。当人的焦虑紧张等不良的情绪发生时,其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判断力等认知功能均明显受影响[8,9],而放松疗法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人体功能[8]。脑电生物反馈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躯体放松状态,以缓解焦虑、抑郁等症状;在这种精神、躯体放松状态,其心情愉快,思路清晰,注意力集中,脑功能得到恢复,认知功能障碍得到改善[9,10];除此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精神障碍者的主动性和沟通能力[11],促进其与人交往,提高参与活动的能力,消除其被动、退缩行为,改善社会功能,并通过交往减少负性情绪。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被动性治疗,需要患者配合或充分理解和掌握治疗方法或不受精神症状影响下才能充分发挥疗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不宜单独使用于分裂症患者,须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治疗。研究报道: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多种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和物质成瘾者的症状,在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等方面获得满意效果[1,11,12]。

本研究显示:两组在治疗8周末BPRS总分的减分较治疗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研究组的有效率84.90%与对照组的76.92%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报道的有效率72.6%相一致[13]。但在第2、4、6、8周末,研究组 BPRS总分的减分和BPRS减分率的增分较对照组明显;研究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齐拉西酮或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均能改善其病情,但研究组起效更快,疗效更佳。说明: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用齐拉西酮。

在第8周末,两组的SSPI的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齐拉西酮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且研究组的SSPI的总分、各因子(除外日常生活能力分)的增分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的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程度优于单用齐拉西酮治疗。这可能是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脑电生物反馈改善药物无法缓解的某些精神症状(如阴性症状、情绪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社会功能缺陷等,或药物和脑电生物反馈协调作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病情;联合治疗更能发挥药物和脑电生物反馈的疗效。因为只有在药物减轻部分精神症状的同时,患者不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情况下,更易于掌握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法,使得脑电生物反馈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使得患者了解其生理功能的变化、症状产生的原因,对治疗目的的理解,可以提高其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总之,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两者相辅相成,起到协调作用,最大限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纠正其社会功能的缺陷,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联合治疗的疗效和改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优于单用齐拉西酮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1]江开达.精神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

[2]周芳珍,雷黎.齐拉西酮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1):135-136.

[3]王善澄.实用康复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1-84.

[4]李学成,胡光涛,朱艳,等.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1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7):2862-2864.

[5]许志平,唐立岩,邓良华,等.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和执行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634-636.

[6]杨程青,朱玉华,范毅敏.齐拉西酮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20):20-21.

[7]刘秋英,李松波,郭平.齐拉西酮与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5):150-151.

[8]Siev J,Chambless DL.Specificity of treatment effete:cognitive therapy and relaxation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and panic disorders〔J〕.J Consuh Clin Psychol,2007,75(4):513-522.

[9]侯月,王玉平,詹淑琴,等.左右侧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随机对照开放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3):236-240.

[10]黎华柱,林卓毅,何海珍,等.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改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3):439-440.

[11]李荔.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物质依赖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22(2):81-84.

[12]黄珠晶,刘凤,谢雅芳.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4):234-235.

[13]邵利,尚卫东.奎硫平与齐拉西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284-1285.

猜你喜欢
拉西脑电生物反馈
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来自任务切换的脑电证据*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探讨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工作记忆负荷对反馈加工过程的影响: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冰糖葫芦
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中的脑电相干性分析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二氧化碳气腹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