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娟
语文课堂教学实质就是言意传导,实现语文工具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这门课就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一回事。”但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语文的本质属性,将很多“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放进课堂教学,不仅占据学习空间,还给学生造成误导。既然语文就是言意的融合,那么构建言意共生课堂,就是正本清源,实现语文本质回归。
一、清理“非语文”,明确语文本质属性
所谓“非语文”,是指语文本质属性概念内涵以外的东西,也可以称为语文外延的无限拓展。“非语文”带有一定的迷惑色彩,很多人并不会一下做出清晰认知。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抄写课文,这在小学阶段也许还有一定价值,但到中学就是不折不扣的“非语文”学习了。
语文课堂学习要体现学科特点,注意学习对象的言意性。在学习《三峡》时,有一位教师这样引导: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语言精练,有较强感染力。同学们要熟读并背诵课文,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这位教师的引导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其实不然,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现象知之甚少,疏通文意都有困难,知其言不知其意,如何能够感受文意之魅力呢?学生只好死记硬背,可其言意并不知晓。这种建立在不理解基础的背诵就是典型的“非语文”学习。学生不会因为完成背诵任务而提升了语文素质,也不会因为背诵了《三峡》就对三峡自然美景有全新认知,更不会受到心理触动,掌握写景手法。
二、矫正“泛语文”,促生言意课堂概念
语文概念具有广义性,大语文观自然诞生。但大语文不是“泛语文”,所谓大语文教学,是强调语文工具性特征,将语文实践和语文能力素质培养延伸开来,实现语文言意的共生和语文能力的迁移。而泛语文是由于对语文范围的模糊认识促生的偏执语文概念,“泛语文”认识将语文教学范围无原则拓展,教学效果甚微,教学失去正确方向。因此,要建立言意课堂新认知,需要对“泛语文”有清醒认识,厘清语文言意属性,唤醒语文工具性本质。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其应用范围可谓无限大,“泛语文”丛生也就不足为奇。在学习《端午日》时,有一位教师分析课文内容,谈到端午节习俗,忍不住要给学生讲自己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故事,他从风俗习惯讲到伙伴玩耍,从街头巷尾的热闹讲到看赛龙舟。教师滔滔不绝,学生也听得很专心。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教师的故事还没有讲完,要学生下回听他分解。
这位教师将语文课上成了故事课。虽然故事也属于“大语文”的范畴,但这样的课堂教学分明带有“泛语文”的味道,学生从教师故事中获得的语文信息太散乱,语文素质培养落空。“语文味”变淡,课堂教学走形。这样的语文课堂自然就没有什么言意共生意味。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抓住语文本质要义展开,而不是沾边的东西都需要集中精力来学习,一旦“泛语文”现象泛滥,语文教学效果自然是极低。
三、引入“真语文”,完善言意课堂体系
语文课堂教学是特定环境时空的语文学习,学什么怎么学,要达成什么教学目标,这应该是教师的基本认知。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学习形式的改革,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向,学生依然找不到学习的方向。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语文概念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促使语文言意融合,为构建言意课堂创造良好条件。
语文课堂教学含金量几何,取决于教师对语文言意特质的认知高低。在学习《天上的街市》时,从联想想象角度切入,让学生由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展开思维,再让学生将郭沫若笔下的“牛郎织女”故事与民间传说进行对比,体会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学生很快掌握整首诗的言意内涵。我又给学生示范赏析诗句,学生根据提示,掌握了赏析要领。
因为语文工具性运用极为广泛,导致更多人认为语文外延无界限的认知。从语文课堂教学角度来说,偏离语文教学主题,就是“非语文”“泛语文”,抓住语文学习目标不放松,语文本真特征就会凸显出来。
语文课堂言意共生是语文本质属性的回归,语文能力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言意感知融合。
(作者单位:江阴市周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