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十八九岁的高中生而言,花样的年龄,对未来满怀憧憬。但是,在此背景下,学生极易单纯、虚妄乃至固执。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培育,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当然使命。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帕斯卡尔认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在高中教材里不乏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作品,《我为什么而活着》就是其中的一篇。读完这篇课文,我们会惊叹于作者罗素的伟大。作为20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罗素的作品“多样且重要”,其中更是蕴含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以往,教到这一单元时,我总会小瞧这篇文章。有时不教,有时只是简单地梳理文章“总——分——总”的行文思路,让学生自学,一般化地了解文章内容。因为我有顾忌,总以为这类文章没味道。而且对于罗素为“对爱情的渴望”而活着心存顾虑,因为“谈恋爱”一直是高中阶段老师规避的词语。
前不久,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做了一番调整。就以“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课题为研究主题,让学生自主研读罗素的作品,并就其中的观点进行辩论;接着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的,然后在小组内、班级内进行交流;最后要求学生阅读毕淑敏的散文《精神的三间小屋》,动脑构筑属于自己的高尚的精神小屋,并写一篇感悟性文章。
这次教学的改变效果喜人,不再是沉闷的我说、学生记,而是我导引、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交流乃至辩论,逐渐使学生培育起良好的思想境界。对此,我有三点反思。
第一,不以个人喜好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各自的教学喜好也各不相同。有人喜欢教记叙文,有人喜欢教议论文或说明文;有人喜欢教现代文,有人喜欢教文言文……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必须做出改变,因为教师不能由于自身的喜好而给学生偏狭的教育。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引领学生培养基本的语言素养,还要培养其终身发展所必须的人文素养,这就是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要义所在。就拿《我为什么而活着》为例,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文章结构方式,鉴赏其中各种不同的语言结构方式(例如“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地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所用的比喻方式,就将抽象的“三种激情”描写得具体、形象而生动)。但是,文本研习仅此就结束,那么此文教学的核心、最应该出彩的地方——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被忽视了。
第二,先解放教师的思想,再培育学生的素养。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思想、个人的行为习惯都会成为学生自觉模仿的对象,会有意或无意地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中。就以罗素提到的对爱情的寻求言论为例,教师就不可禁锢自己的思想,进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你不提爱情,但它是青春期的热点话题,学生会在影视作品或者各类书籍、文章中主动涉猎。而这些粗浅的涉猎极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因为这些作品里的爱情并非学生效仿的理想对象。再以本文作者罗素为例,他的爱情经历纷繁复杂,曲折异常,本身就有很多争议的地方。执教这篇课文,教师有必要解放思想,大可引导学生排查罗素的爱情经历,更可以查找更多名人的爱情故事,自主探究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值得为之终身执着追求的,在辩论中明晰爱情的要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养。
第三,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培育健康的思想。以往的教学,我们往往忽略思想培育的重要性,总以为这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实际上,一篇优秀的文章必然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芒,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以本为本,深入挖掘其中隐含的思想价值,培养其终身发展所必须的宝贵财富——健康的思想。仍然以本文为例,罗素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就值得学生深入品味。如果前两种激情是内省的话,那么这种激情就是外向的,是能直接体现人类素养的。“饥饿的儿童”“无助的老人”等都应该是同情和关爱的对象。教师可以适时引入中国当今社会的一些冷眼面对苦难的现象,让学生结合罗素的思想,探讨应该培养起怎样健康的思想,今后应该怎样正确地面对这些苦难现象。
教材编写者可谓用尽心思,面对这些文本,我们语文教师要多花功夫,深入研习,解放思想,在培养学生语言素养之时,也高度注重思想素质的培养。
(作者单位:泗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