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芝
“语文素养”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年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当时并未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才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获得其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2003年4月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中的出现,显示其在当下母语教育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课程标准把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在此宏观目标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期其能适应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对这一词的解读,教育人士有不同的理解和分析,但对其本质的认识都是趋近一致的。
倪文锦教授在《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中指出:“‘语文素养’的含义,简而言之即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他把“语文素养”的解释与语文课程的性质结合起来,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里的修养实际指的就是人文性,而训练实际是工具性的另一种说法。兰瑞平老师认为,“语文素养”的目的是在用更恰当更科学的词语来表达课程标准的意图,概括语文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来表明学生学习语文该达到的高度。这是从其目的性来进行解说的。巢宗祺教授在《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文中将“语文素养”与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相联系,将其具体细化为“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笔者发现,“语文素养”很全面地解读了关于语文课程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且对中学两个阶段的要求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对高中阶段的要求重点放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如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民族精神、精神品格、健康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等。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语文课程的三个维度,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丰富的语言积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二,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语感的培养、思维的发展、语文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思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样理解,就能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具体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所传达的精神和目标,为学生制定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计划蓝本。
二、 “语文素养”的属性
“语文素养”是以三维目标为支撑的复合概念。通过以上对“语文素养”概念的界定,笔者将语文素养的属性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致性
“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和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相一致的。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其成长和发展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些都与“语文素养”的目标相一致。
(二)综合性
“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是集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审美情趣、语感、学习方法、人生态度、思维品质为一体,以语文能力为核心,贯穿始终的。它注重的是学生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发展,努力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和未来的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三)普适性
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语文素养”是每一个青年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语言知识、流畅清晰的表达能力、高尚的情操和人生态度也是他们走进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国人所必备且适用的。
(四)实践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母语教育,生活中的各方面都离不开它。大语文教育观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所传达的意思是,只要有人生活的时空,就有语文的学习,这就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和十分便利的条件。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不仅仅要读书,它能增强人的内在气质,同时也要行万里路,多多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拓宽知识的视野。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就是要求把语文的学习放入生活的实践中,同时也要把语文素养的形成纳入生活进行历练。
(五)延展性
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时间有限,后半生大部分的时间还得要靠自学。现在教师在学校中施行的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未来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学生对“语文素养”的学习延伸到未来的发展上。
三、 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势必要教会他们具体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也能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回归阅读
目前,学生对语文的系统学习大部分还是通过语文课堂这一载体。而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阅读训练又占了大部分。因此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要依赖文本的阅读。倪文锦教授在《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一文中把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必要路径视为对经典文本的阅读。通过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这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前提,同时对民族精神和情感的把握也要依赖基本的语言文字。王尚文先生也曾在《求同存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多次提及语文教育的原点和基准,即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显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最好的办法是基于文本,回归阅读。
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的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而言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后多阅读经典文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诗文135篇,规定学生9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选必修课和不同文体不同类型也做了相关的规定。学生应根据要求认真阅读,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背诵自己喜欢的名篇名作。哲学中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的变化。语文学习也是一样,不积累大量的语言文字,不积累优秀的语句是写不出好的文章,说不出深刻的话的。
(二)坚持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正确的教师观指的是要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教师的地位,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导”重在引导,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自我分析和理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学生观指的是要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有思想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他们能思考,会思考,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学生一个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学生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世界。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关注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已不再是教师独领话语权的场所,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需求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逐渐被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能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独立的思考,在探究性的活动中,能与同学进行合作性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和与人相处。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其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教育界整体的质量。
(四)与生活紧密相联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势必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大语文教育观也强调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杜威的“生活即教育”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即生活”都主张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这就为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生活的大舞台,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能有效提高其与人交往的能力,善于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悟的能力,同时也能拓宽其知识的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和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