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5-09-10 22:56邱媛
考试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邱媛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如何实施古诗教学是我们迫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汲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根据古诗的基本特点,我认为可以对古诗教学进行如下教学。

1.紧扣诗眼,提纲挈领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是一首诗的主旨所在,属画龙点睛之笔。只要抓住诗眼,鉴赏古诗时就能提纲挈领,准确理解诗义。一首诗因诗眼使人更觉灵动与透彻,透过诗眼可以洞悉诗人的内心,把握诗歌的精髓。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的“绿”字,经过诗人多次的捻须苦思,改动十多次,终究凝聚成全诗的“眼睛”,这一个“绿”字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千里江岸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又在这无限生机中隐约表达出了诗人奉诏回京的别样滋味。“绿”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外显,凸显了该诗的神韵,使这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

2.创设情境,让学生看一看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走进课堂,教师要借助这些媒体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使声、形、色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创造立体化环境,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信息传递的渠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再现诗文画面、感受诗的意境、感悟诗情都有莫大的帮助,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之意境。如在教学《登鹳雀楼》时,文未出,声画先行,学生眼前展现的是一幅诗人站在黄河边观赏美景的中国水墨画,耳边回响的是古琴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渔樵问答》。此时,学生仿佛置身诗人当时的情景之中,迫切地想知道当时诗人在想些什么,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学诗明理打好基础。

3.编成故事,让学生说一说

由于古诗的语言要求凝练,不能像散文那样细细表述,古诗中有跳脱的空白。这就给古诗以无限的张力,给读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间。想象力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们应该利用诗歌的优越条件,达到训练的目的。如《早发白帝城》一诗,诗人是如何“还”的?三峡旖旎风光使诗人陶醉其中?豪饮斗酒,诗兴大发,赋诗百篇?“人逢喜事精神爽”,与艄公对话?如此空白,都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驰骋于古诗文本所开垦的原野,把想象的结果编成故事说一说,充分体会诗人李白的喜悦之情。

4.体会思想情感

体会古诗感情,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有困难。如《春望》,其表达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式与今就很不相同。小学生年纪小,体会感情尤为困难,怎样引导学生克服体会古诗思想感情的心理障碍呢?(1)适当介绍诗人写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的情况。如教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南宋陆游的《示儿》、清人龚自珍的《杂诗》,就应该介绍诗作的时代背景,那么,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就降低了难度。(2)以情激情,促进学生的情感迁移,使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和亲人的感情,想象如果自己和亲人分处异地时,如何思亲,遇到过年过节一人独处,又会有什么滋味,再体会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就不难。(3)披文入情,从诗的内容探求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作蕴含的哲理。如《塞下曲》,抓住诗作内容——李广夜里误石为虎、射石没矢的情节进行分析,体会诗人对李广将军勇武的赞叹之情。(4)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品味,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诗作内容,在头脑中画画,反复吟味,体会思想感情。

5.拓展延伸,增强学习效果

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课本上,真正的语文学习,需要学生自学求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此,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就要对作者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知识生成和拓展的空白,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草》,在这个方面可称经典之范例。诗中“荣”、“枯”二字的理解是难点,于老师从一年有四个季节这一赏识入手,让学生先用简笔画画出每个季节小草的样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个季节小草的特点,然后于老师在黑板上用一条线将四季划分为春夏与秋冬两个时段,请学生各用诗中一个字概括每个时段小草的特点,最后连起来说说。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巧妙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语言积累和诗意、诗境和谐地形成“对接”,自然而然准确地理解“荣”与“枯”及整句诗的意思,体味文字所传达的意蕴。同时,于老师请学生自由上台,自由发挥对“春风吹又生”的理解。在活跃、充满生机的自主学习中,学生既理解了诗意,又感受了小草的欣欣向荣。

总之,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在古诗教学中,诗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最终还是要回到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在教古诗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一是朗读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三是诗的欣赏能力。因为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另一位先哲也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都说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古诗教学来说,它是十分重要的。总而言之,把握好以上三个环节,小学古诗教学就能达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兼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定华.初中古诗词教学应重视诵读和改写[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2]巫惠群.美的意境美的感受——《清平乐村居》教学谈[J].小学语文教学,2005(10).

[3]黄惠民.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J].师道,2005(12).

[4]徐华军.情感:古诗词教学的灵魂——小学古诗词教学片段与赏析[J].江西教育,2006(12).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踏青古诗词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