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2015-09-10 07:22陈丽亚
考试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作用语文课堂

陈丽亚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加强阅读指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写作能力,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职能 语文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为语文教学从应试体制向素质体制的转变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如何在教学中切实贯彻这一思想呢?恐怕见仁见智。我结合语文的性质和语文教师的职能谈谈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传授激励、唤醒、鼓舞。”教学,顾名思义,指有教有学。我国古代的“教”为“上所施,下所效”;而“学”则为“效也”,“受人之教而效也”。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双方的活动。在升学应试的“高压”下,教师往往片面注重自身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教师的教课进度,轻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因此,相当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割裂了教与学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师的主导作用演变成了教师的“主讲”作用;而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天然主角却成了群众演员,甚至观众、听众,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

长此以往,角色的错位必然会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厌学情绪,消磨学生的个性特长,扼杀学生的创造力。特别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索积极开拓的勇气,缺乏创造的激情和灵感。久而久之,学生主体意识淡薄,主观能动作用减弱,这和我们努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为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情况为依据,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寻找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导学途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加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敢于发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世界,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不良心理。特别要善待成绩差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寻找他们的优势智力,激活他们的自信、自立、自主和自强意识,提高学习素质。学生要克服依赖性,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参与语文教学过程,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努力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优化认知结构。

二、加强阅读指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愿望,若不具备主动学习、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那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变教师传授知识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的讲授固然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从学生的发展观、人类的终身学习观出发,掌握科学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则重要得多,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无异于拿到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阅读和自学始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该能力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重要标志,自学能力、阅读效率极大影响学生的终身学习。学会学习现已成为学生认知的焦点,新知识的获得和信息的筛选,离不开发现问题和自学阅读。教师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和教学过程的调控者,要遵循阅读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其理、明其义、晓其道,揭示内在实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讲演者,满足于传授现成的答案,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积极的努力。”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既然学生是课堂阅读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学生阅读的辅助者,那么教师的活动就必须服务于学生的阅读学习,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充当“助手”和“学习辅导者”的角色,其职责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示范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阅读。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阅读目标和阅读方法等方面作一些必要的提示,但必须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语文教材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八年级下册)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并设计习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1.小说背景是什么?

2.小说主人公是谁?此外还有哪些人?

3.故事情节如何?

4.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5.找到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并体会其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的作用。

……

还让学生各自提出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这一节课,大家畅所欲言,从故乡的景象变化谈到故乡的人物变化,有的同学对闰土深表同情,有的同学痛惜“我”和闰土的那段友谊……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去分享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心理暗示,增强了主体意识,养成了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重视写作能力,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写作教学,甚至有从未开展过专门的写作教学的教学现象。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疏漏。对写作能力的漠视,必然给语文教学也给语文学习带来创伤,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写作常常被学生视为最头痛的事,他们积极性和兴趣不高,处于一种被迫作文的状态。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学生对周围的人、事、物观察不细,且不善于将看到的化为文字,不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不知道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第二,教师对写作教学的漠视和对写作缺少强有力的指导。第三,在训练学生作文时,惯于用一些假大空的东西(比如虚幻的思想内容强加于学生,没有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观念,没有说服力的情感评价,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等)和灌输一些固定僵化的写作模式,以及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不能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严重束缚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文题、作文要求等。我认为这是大多数学生畏惧作文讨厌作文的主要原因。

人是需要交流的,他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都需要与他人分享。语文教师如果把写作训练变换为一种情感交流方式和途径,那么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将从根本上改变。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作文本身必须能唤醒隐藏在学生身上的真情真感受和真实认知,以手中的笔真实展示自己眼中的世界,自己的情感世界,自己所熟知的生活。

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人的悟性,使人享受到最大的人生乐趣。”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价值当然不言而喻。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大胆地想象,尽情地把表现力、创造力释放出来。从命题的创新着手,给予学生写作自主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首先是命题内容贴近学生。命题应该站在学生的立脚点,替学生着想,什么材料是学生能写和所要写的。中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学习,活动,交往,街道见闻,商店橱窗,社会实践,神奇的大自然……作文命题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写熟识的、理解的,写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实物美景,写出真情实感。

其次是命题方式新颖多样。如不规定题目、半命题等,特别是“新概念作文”——自由命题,以新思维/新角度和真体验为出发点,对风格、题材、体裁都不作要求。凡是自己有兴趣的、感触深的,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展示想象力的都可以写。尤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喜欢说想说的话,表达真情实感。

由于放开了手脚,学生获得了充分的写作自由,因此在写作时神思飞扬,笔底生辉。每次作文,我都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笔下充满一道道独具魅力的风景,一幅幅别有情趣的生活画面,一簇簇睿智闪亮的思想火花……正是这样,学生才会尽情享受写作带来的愉悦。因此,我深切地体会到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以发展为宗旨”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010年1B.语文教学通讯.

[2]2009年7—8B.语文教学通讯.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作用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探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