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所有读书方法中的最主要一项,可以起到培养语感、感受情感的作用,如果我们明确朗读的目标,并以情感为维系纽带,带领学生走完朗读教学全程,那么学生将会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一、将朗读目标安置于教学活动之先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曾经说:非朗读则难以体味文章的音乐之美、铿锵之美,也难以体味文章的起承转合。但是教师必须注意避免给学生随意指出朗读任务,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甚理想。朗读之前,教师应当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带着要求的朗读,效果才能明显。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面,适于朗读的文本数量不少,古代和现代的诗歌、经典的散文小说,都可以用以朗读。
比如在进行巴金《繁星》的教学时,教师即可以给学生布置朗读任务,而朗读的要求是应以淡雅舒展的语调,并且在朗读时感受文本之美;而在进行老舍《济南的冬天》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提出的朗读要求则是: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品味出怀念的意味。值得注意的是:情感、意味这些任务的达成与否并不易把握,对此教师需要控制好学生的朗读速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让学生的情感体味更为深刻与丰沛。
二、将朗读时间安置于相关环节之中
虽然朗读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但它并非独立存在的个体,对于教师来说,不能盲目夸大朗读的作用,而使朗读独霸课堂,最好的做法是:将朗读时间安置于相关环节之中,让朗读与其他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共建完美和谐课堂。如果是以朗读内容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应把朗读视为主线,以其贯穿其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使学生感受、领悟、理解的多重目标。只有不同环节与朗读内容相互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文章的能力。
朗读之前,教师需要视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需要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比如课文解读时,教师先要做示范性朗读,此时学生处在倾听的状态,但任务也是明确的,即感受氛围、激发情感。而在文章分析之前,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试读的情境机会,以便让学生寻找到字音、词义的障碍并及时破除。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再次进行特定段落朗读是有必要的,朗读同理解相结合,会使学生主动对比两次朗读效果,加深对文本理解。文章学习之后,最后一次朗读则充溢着欣赏的味道,此时任务感变轻,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渐入佳境的感觉。比如在学习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时,初读、再读、三读所处的环节便各不相同,学生在初读时要扫清“缥缈”、“闲游”等词的障碍,再读时要尝试理解诗歌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到了三读时则要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前提下读出那种瑰丽神奇的味道。
三、将情感维系纽带定为教学全程之基
对于朗读教学而言,给学生传达和停顿、重音、语速等有关的朗读技巧,只是一个开端。学生能不能真正接受,并且将之运用到学习当中去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从接受到运用的过程,恰恰是学生情感深化的过程。所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正音能力,教师即应将教学目标调整成把握文本情感基调,亦即要将情感维系纽带定为教学全程之基。
以现代诗歌为例,不同的诗歌作品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内涵,在给学生提供朗读任务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寻找教材中的有关提示,如果没有提示或者提示不够充分,教师应让学生尝试感受与体会,以求朗读方式不发生偏差。比如徐志摩的经典名篇《再别康桥》,作品以优美的笔触写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感细腻委婉、想象丰富独特,诗中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一处处美妙的意境,都将作品的难度冲淡,而只余下脉脉诗香。对于教师来讲,重要的任务即是指导学生增加朗读时的情感体验度,让情感带动理解,再以理解促进朗读,达到二者的同步提高。
语文教学中出现过一个流行字眼:“语文味”,朗读能够让这味道更加浓郁,对于初中生来讲,给其制定明确的朗读目标,并且让朗读目标以情感纽带维系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最佳处理方案。
(作者单位: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