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本”之于“教材文本”的统整策略

2015-09-10 22:39朱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期
关键词:统整

朱俊

[摘 要]“作者文本”是作者创作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文字作品。作者文本在进入语文教材时,会经过编者的改造,从而生成了新的“教材文本”两者之间势必会存在差异。将两者统筹整合、比较阅读,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资源,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作者文本 教材文本 统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58

“作者文本”在进入教材时,经过编者的改造生成了新的“教材文本”。对于“作者文本”“教材文本”之间的差异,我们教师该如何抉择呢?我们可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其单独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差异,提升语感。

一、感受表达意蕴之别

1.品味遣词用字之妙

巴金《鸟的天堂》

作者文本: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树梢。一切都显得非常明亮。

教材文本: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

对比两处文本,可以看出“光明”不如“明亮”自然,“光明”重在写光线强烈带来的明亮的感觉,而“明亮”还能体现出阳光在树叶的反射下给人的整体感觉,有一种视觉上的愉悦感。“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树梢”这样的句式读上去有反复的意味,更多了一种节奏感。细细品味语言的差别,能够感受到文字运用的不同意味。

2.赏析辞格表达之韵

朱自清《春》

作者文本:水长起来了。

教材文本: 水涨起来了。

“长”与“涨”该如何取舍?正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涨”,会认为“长”可能是作者的笔误或文言中的词语,不合现代汉语的规范。但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文中提到“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些句子都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语意和情感上是和上下文承接的,如果改为“涨”,看似通顺,其实缺少了几分韵味。特别之处,也正是需要重点品悟之处。

二、推敲言语规范之美

在教学中,通过“作者文本”和“教材文本”的对比,掌握汉语的规范表达,可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1.明白通俗晓畅之简

袁鹰 《黄河的主人》

作者文本:啊,请你再定睛瞧一瞧吧,那上面还有人哩。

教材文本: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

师:读一读,品一品,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生:课文中的“啊”放在“定睛一瞧”的后面,语气上更加连贯、有力。用感叹号也更能表达作者的惊讶之情。

“教材文本”的文字虽然和“作者文本”看上去差别不大,但经过学生细细咀嚼,就能发现改后文章的脉络是以我的感受为主,思路更加清晰,文字更加紧凑,语气更加凝练,情感更加集中,更有利于小学生对规范文字的理解和习得。

2.感受文辞规范之美

由于早期现代白话文作家的生活环境和现在差别很大,他们大都受过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多作品是用“文言+白话”的形式创作的,有很多词语现在已经不经常使用,“教材文本”将其加以改变,变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白话文作品,方便了学生的阅读。也有作者因生长区域和生活习惯、信仰文化的差异,在文本创作中表达了一些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个人化理解,在进入“教材文本”时,使其规范化,更能够体现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桂花雨》一课删除了“作者文本”中礼佛、敬佛的段落,更改了封建社会对“长工”一词的称呼,让文本立意更集中,文辞更规范,方便了当下学生的学习,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风范。

三、品味风格表达之道

文字的表达习惯、文字的使用范围和特点等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作者而有很大差异,如何对待“作者文本”和“教材文本”的风格差异呢?

1.尊重作者风格特色

“有风格自成高格。”现当代很多名家名篇的作品都不自觉的带有时代的特色和地域的烙印。在进入“教材文本”时这些文字或多或少地被削减了个性,我们在教学过程还应该适当拓展,还原“作者文本”,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者的风格。“风格即是生命。”鲁迅的文字风格和老舍的文字风格能一样吗?沈从文和萧红的作品所体现的文字的地域特色也大不一样。作者的生活经历和表达习惯等因素造就了其独有的文字风格,也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艺术生命力。但在选入“教材文本”时,在不影响阅读、文辞规范的前提下应尽量尊重原文的表达。

2.理解改文表达因由

《月光启蒙》去掉了原文中的一些语句,如: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这样的歌谣包含的思想内容带有一些求取功名利禄的意味,“骑白马,挎腰刀”追求的是一种炫耀、显赫、富贵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是通过“八丈高月姥娘”带来的,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自己的勤奋才智拼搏出来的,所以在进入“教材文本”时被删除了。这类改写过的名家名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导读作用。

让“教材文本”和“作者文本”在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中对话,能生成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统整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STEM课程统整研究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以课程统整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
课程统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艺术教育「统整课程」初步探析
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足球”课程统整实效性探析
统整项目课程再解读
课程统整,台湾教育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