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洁鸿
[摘 要]和谐课堂是指课堂各种因素得到合理协调的高效课堂。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中,才能将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改进合作学习、构建师生关系这几种途径构建和谐课堂,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 和谐 情境 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25
“和谐课堂”是指教学中各种因素得到合理协调的高效课堂。只有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的潜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语文学科有自身特点,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如何调和这种差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达到一种和睦协调的状态,这已经成为我们课堂教学需要直面的课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活课堂学习气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来展开,形成不同的教学特点。语文课堂教学要抓住学科特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丰富课堂内涵,让学生融入课堂中,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很多方式,如利用典故、谜语、诗词、朗读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以及文本的特点等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如,一位教师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一文,他的导入就比较特别。他提前让学生写好课前作文,题目是《我和奶奶的故事》。上课后,教师问学生:“同学们,谁能讲一讲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学生都非常踊跃,想为大家讲述自己和奶奶的故事。随后,教师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习。教材中不少的文本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时空距离,让学生觉得陌生。如果教师生硬导入,可能无法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本文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讲述自身经历,然后自然地过渡到文本的学习,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课堂教学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二、改进合作学习,提升课堂交互水平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以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小学生年龄偏小,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尚未形成,不知道应该怎样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调研,并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教授北师大版《山沟里的孩子》一文,在学生已经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时,教师引导说:“课文不但写出了山沟里的孩子为了上学要克服重重困难,也写出了孩子美好的理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出孩子们上学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由于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也不够全面,因此需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增强他们对文本内容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构建师生关系,拉近课堂教学距离
和谐的课堂教学需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师生关系不应是传统教学中的“师道尊严”,教师的话也不应是“圣旨”。我们应该创建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学中是民主的,在情感上是互相尊重的。只有建立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师生之间共同交流、共同学习,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授北师大版《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教师首先通过谈话,创设特定的情境导入课文;然后让学生速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珍贵的教科书”主要“珍贵”在哪里?请勾画出表达“珍贵”含义的词句。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了教科书的珍贵。这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教科书是如此的珍贵,它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有一个学生提问说:“老师,那个时候没有教科书,他们不会去书店买吗?”看似荒唐可笑的问题,其实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没有嘲笑学生的无知,而是对其进行引导,给学生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引导,既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又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的课堂氛围当然是我们所要竭力追求的。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解放他们的头脑,让他们敢想敢做,学得愉快而有兴趣,这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改进合作学习、构建师生关系这几种途径创建的和谐课堂,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不仅能够完善课堂教学结构,还能有效调动孩子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孩子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让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责编 韦 雄)